偷懶與經典作文

史博是19世紀最重要的德國音樂家之一。他從小熱愛音樂,18歲就進入了當時最為著名的柏林音樂學院,學習作曲與交響樂指揮。當時的音樂學院每天都有兩堂體力課,因為在這之前的100多年裡,指揮並沒有什麼象徵性的工具,有的樂隊指揮喜歡用腳蹬地,踏出節奏,有的則喜歡揮動手絹,而當時最為流行的是用一種大約5公斤重的鐵棒指揮,指揮師提著鐵棒按節奏捅地面,發出砰砰砰的聲音。

偷懶與經典

所以,當時的樂隊指揮每完成一場表演,都會累得腰痠臂痛,因此學院裡對學生們的體力訓練要求也非常高。每當老師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史博都會從內心裡討厭這根鐵棒——一個指揮師這麼大的力氣在這根鐵棒上,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他覺得這根鐵棒拿著這麼累,指揮師們哪還能聚精會神把精力全部用到音樂指揮上!

當史博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老師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他:“鐵棒是最神聖的指揮工具,哪個指揮家離得開它?”老師還告訴學生們說,法國有個音樂家曾經帶病指揮,結果體力不支,不小心把鐵棒砸到自己的腳背上,後來還因傷口感染而送了性命。

史博嘴上不迴應,心裡卻想:雖然那位音樂家的精神很值得肯定,遭遇很值得同情,但是他的犧牲值得嗎?史博心裡有自己的答案。

從那以後,每次大家在上臂力課時,史博就裝生病,躲在教室或者宿舍裡研究音樂。他的臂力雖然比不上同學們,但是因為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音樂上,所以他的造詣遠遠高過了其他同學。

畢業後,史博憑著自己高超的音樂才華,進入了德國最著名的交響樂團,成了一名小提琴演奏師和幕後的音樂創作者。

1820年,史博跟隨樂隊去英國倫敦進行一場皇家演出。剛一到英國,樂隊的指揮師就生病了,別說拎那麼重的一根鐵棒,就是站都站不穩。樂隊雖然有幾個替補的音樂師跟隨,可是指揮師卻只有一個,演出的計劃又不能因此而耽擱,怎麼辦?正在所有人都為此而憂心忡忡時,史博對指揮師說:“讓我來指揮吧。”

儘管指揮師對這個“懶惰”的年輕人有些排斥,但是身在異國,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答應了他。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表演的那天,史博並沒有拿著那根鐵棒上場,而是手執一根精心製作的小木棒作為指揮工具——這根小木棒非常輕盈,能夠在空中劃出非常優美的旋律線。因為身體不受鐵棒的束縛,他還配上了非常優美的肢體動作。

結果,史博的指揮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表演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這一次的成功表演,讓史博迅速成為樂隊的新指揮師,而史博就一直用這種質輕的韌性白色木棒作為指揮工具。這種指揮工具很快被全世界的指揮師借鑑和模仿,從此風靡世界樂壇,成了一個不朽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