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密匙作文800字

回想自己曾經學習拼音的時候,已經是隔了七八個年頭了。曾記我初見拼音時,滿目懵懂,只覺“它和英語好像呀”。曾經的我以為這是巧合,而數年後的我卻能回答這個曾讓我疑惑難解的問題了。

漢字密匙作文800字

在近代時,中國面對列強的巨大壓力,一直處於“救亡圖存”的風雲中,民族自信心低落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開始逐漸的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

於是,在新文化運動時,以魯迅、陳獨秀等人為代表,提出了“廢除漢字”。漢字在當時被打成是造成中國落後於西方的罪魁禍首,令人感嘆。

既然廢了漢字,那當然就要找另一種文字來代替。找什麼呢?1920年代,趙元任提出國語羅馬字;1930年代瞿秋白提出拉丁化新文字,還有錢玄同主張借用世界語,其本質都是想用字母文字來取代象形會意的方塊漢字。

但今天的我們知道漢字並未被代替,不然,你我在這試卷上能看到的就只能有一串串難懂的字元了。那它們去哪了?它們便是我們現在的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的形成可謂頗為坎坷,在沒有拼音時,人們想要註明一個字的讀音,通常使用直音、讀若、反切法等。但前二者雖簡易明瞭,可若無同音字可注,或者用來注音的字更為深僻、複雜時,這些方法就派不上用場。魏晉時發明的反切法相較之前的注音法的確為一大進步,但此法過於複雜且不好掌握,對初學者來說著實不友好。而在建國之後,讓國民能普遍識字已是迫在眉睫,用一種簡易好學的方法來註明漢字讀音也是不容再拖。

於是,《漢語拼音方案》誕生了。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為什麼要用拉丁文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而不是漢字呢?

這件事在漢字注音史上有過激烈的爭論,與其時代背景也有一定的關聯。其一,作為注音工具,符號應簡單,使用才方便。而漢字筆畫結構十分複雜,認識一個漢字已經不易,再用作注音符號,掌握起來就更為困難。其二,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字母。當今世界上大量的科技出版物都由英文書寫,計算機語言幾乎無一例外都由英文編寫——這些離我們普羅大眾太遠,我舉個實際點的例子:曾有外國友人認為我們的鍵盤像個架子鼓,上面鋪滿了密密麻麻的方塊漢字。打字時就用一個好似打鼓棒的東西在上面敲敲打打。這不符實際的畫面著實令人發笑,但同時也令人深思:若沒有拼音,那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