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精選8篇)作文

篇一: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精選8篇)作文

六月的仲夏,草長鶯飛,萬物競綠,麥黃杏熟。因為參加由xx省民委、xx省教育廳、共青團xx省委、xx省文聯等單位共同組織的在全省範圍內舉辦“石榴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徵文活動,需要前去我縣xx鎮一個名叫白楊樹壩的村子走訪,因白楊樹壩是x縣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聚集村而家喻戶曉,多少年以來這個被大山所環繞的村落生活著回漢兩個民族群眾,大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為擺脫貧困面貌、建設美好家鄉、過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著。在這個普通的村落,讓人們見證和體現著“民族團結一家親,鄉村盛開幸福花”的真實境況。鑑於此,我滿懷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離x縣xx鎮東北角,有七公里遠的路程的白楊樹壩少數民族村落尋訪。此時的白楊樹壩村安靜祥和,靜臥在那青山綠水中,依稀在向世人默默訴說那千百年來的往事與風雨。

夏至節氣過後第三天,天氣晴朗,碧空如洗。我懷著訪幽覽勝的喜悅心情走進了這個x縣唯一一個漢回聚集的村落。這個村子我早在九十年代就知曉的,因為那個時代有個在這個村子的國小擔任領導職務的熊校長,他的女兒嫁給了我所在單位白楊財政所的同事王永巨集做夫妻,通過熊校長的女兒的簡單敘述知道了在咱們x縣境內xx鎮有個名叫白楊樹壩的這個村名。後來也跟隨他們兩個去了這所簡陋的村學熊校長的家做客光顧了一下,而這個村落只是路過而已,村容村貌依稀不得了。後來才知道白楊樹壩是x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住村,在xx鎮境內,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翻過一個有名的菜籽埡,順著寬闊、彎曲的G567國道而行,眼前隨著山峰的後移漸漸地開闊了起來。忽然一轉頭看見公路左側有很多人家,也發現眼前藍底白字的路牌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白楊樹壩”四個字。這就是我要尋訪的白楊樹壩啊!既然我又一次專門來到了這裡,是要去尋訪的。它的舊貌一去不復返了,在我的記憶深處未留下任何痕跡。想著想著,師傅把車緩緩停靠在路旁,再一次以一個陌生客人的身份重新打量和認識這個村子的真容吧!

路旁右側是一塊大小不一的河灘,還生長著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人戶大多集中這裡。看得出來,這個位居國道旁的自然小組名叫白楊樹壩社,全部是新近幾年修建的住房,除了個別僅一層平房而外,大部分都已加蓋成了兩層樓房。瓷磚牆面光潔明亮,各色門窗精緻優雅。庭前統一用青磚砌起半人高的花窗子隔欄,形成了既分出內外又不顯封閉的小院。院裡有花有草,盆栽的,就地種植的,均打理得整整齊齊生機勃勃。腳底下能硬化的都硬化了,環境乾淨漂亮。一條小溪在村子中間流過,涓涓又潺潺,依依楊柳夾道,連綿青山環繞,空氣純淨,鳥聲如洗。白楊樹壩村因為此村周圍白楊樹多而得名。今日重新得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遠眺四周,崇山蒼翠,綠水淙淙。山澗裡,薄霧繚繞,百鳥放歌。給人一種漫步仙山之感。走進村子,感覺空氣都是純淨的、綠色的。整齊的村莊,漂亮的樓房,寬闊的活動廣場,古樸典雅的“團結亭”在一排白楊樹的掩映中,充滿勃勃生機,更有些許詩情畫意。小村子裡道路不寬,路邊的鮮花在微風中綻放,嬌豔欲滴色彩繽紛。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小的院落,種滿了應季的蔬菜。院子旁邊是汩汩流淌的水渠,在陽光下清澈見底。小小的村莊一塵不染。在兩邊青山下,白楊樹壩村的白牆青瓦新樓鱗次櫛比,簷廊閣相接,猶如一群擁擠在山溝裡憩息的大雁,顯得生氣盎然。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少數民族聚居村——白楊樹壩村。

白楊樹壩村是少數民族村,位於xx鎮東北部,距離鎮政府七公里,國道567從村內通過。全村有常住人口二百零六戶六百八十三人,其中:回族五十八戶一百七十三人,轄六個社(白楊樹壩社、溝門社、董溝社、李山社、張灣社、談山社)。全村耕地面積為一千四百七十五畝,林地面積為四千四百四十三點九畝。有勞動能力三百六十人。全村以勞務輸轉、種植、養殖業為主要經濟發展支柱。其中大黃和中蜂養殖為該村的特色產業。

在綠樹掩映的村邊的民族活動廣場上,三四孩子和兩位戴著白色圓帽的老人,在古樸典雅的“團結亭”裡悠閒地玩樂,不時傳來一片歡聲笑語。我輕輕走過去,跟一位八十八歲的頭戴白帽的回族老人聊聊。老人說他們村子現在變化可大了,什麼都有,超市啊,快遞站啊,衛生室啊。老人說的超市和快遞站,我在轉悠時發現的,都在不遠處的公路邊上,既方便物流,也方便群眾。我不禁感嘆,村裡條件確實改善的不錯啊!老人接過話茬:“這些年到處都發展的快,變化都挺大的,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更是關心和重視,現在民宗局還負責給我們修復清真寺,與以前相比,的確是享福了。”老人越說越興奮:“過爾德節時,縣委書記還親臨和我們歡聚在一起,給我們講民族團結的政策,謀劃村莊建設和經濟發展。”她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說,共產黨確實好!

在村裡遊轉時,碰巧見到了居住在白楊樹壩村白壩社村民張康英,他孃家原來在xx鎮權壩村,本來是漢族,嫁到白楊樹壩村後,改為回族。其子馬江林,今年三十歲,妻子是該鎮高石村人,現在也是回族。“二十年前,我們村裡矛盾不斷,但隨著漢回通婚,本社的二十戶漢族也主動放棄了養豬;平時都互相幫助、一起勞動,漢族家裡辦酒席也請我們回族廚師,慢慢的關係都很融洽了。”張康英笑著說。

漢回一家親。漢族村民張喜梅告訴我,“在我們村漢族和回族都很親,都是鄰居,平時你來我往的,關係都很好。我老公的大哥就上門到回族家裡,現在也是回族,現在在xx鎮街道上修建了兩棟樓房,他又是‘牙行’(牲畜經紀人),一年能掙不少錢,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我們白楊樹壩村二百零六戶,其中有回族人家五十八戶,白楊樹壩社三十八戶、黑溝門社五戶,其他社十五戶,大家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為建設美好家鄉、過上幸福生活努力奮鬥,如今的村子是越來越好,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村黨支部書記李康銀笑著說。

行走在白楊樹壩村,一條條鄉間小路整潔通暢,一座座農家小院煥發新顏,水泥路平坦乾淨,安居房整齊美觀,房前屋後綠樹掩映。昔日路上隨處可見的毛驢、騾子已經不見了,電動車、小汽車在水泥路上穿梭;姑娘、小夥兒穿著時尚又講究……

白楊樹壩村貧困人口六十六戶二百六十九人到二零二零年實現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三十三點二四百下降為零,如期實現村出列、戶脫貧,告別了千百年來困擾群眾的絕對貧困問題。現在“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理念深入人心,全村群眾從脫貧攻堅中親眼看見了家鄉的變化,親身體會到生產生活的提升,發自肺腑地感恩黨,他們將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同源共流奮進新時代邁向新生活。

xx鎮緊緊扭住中央和省市縣關於民族團結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脫貧鞏固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漢回一家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據上了年紀的村民回憶,當初村裡自然條件差,糧食歉收,村民生活窘迫,鄰里糾紛不斷。後來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整個xx河,帶來了各類扶貧惠農政策,村“兩委”班子帶頭修路建房,在全村推廣花椒種植、加工產業。通過先富帶後富,白楊樹壩村實現了富民強村,走出了民族團結的新路子。在幾十年的共同勞動生活中,兩族人民關係融洽緊密團結,相互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同舟共濟、團結友愛局面的形成,得益於白楊樹壩深厚悠久的歷史傳統,更得益於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人心。

xx鎮準確把握“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鮮明特徵,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堅定不移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把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新時代新xx,有了新目標新任務,也要有新作為。為了加強多民族互嵌式發展建設,xx鎮從就業、就學、就醫等方面入手,積極構建各民族在xx區域交往交流交融的社會條件,推動互嵌式的社會結構和環境,讓民族團結之花在中路河畔絢麗綻放。

近年來,x縣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工作,把關心少數民族生活,推進少數民族經濟發展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二零二一年八月,縣委書記李廷俊帶領財政、交通、發改、扶貧、水保等部門負責人實地調研後,召開書記現場辦公會議,專題安排部署了白楊樹壩村建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工作,落實各類幫扶經費三十六點五萬元。在每年的爾德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春節等重大節日節點,縣委主要領導和四大班子分管領導帶頭深入少數民族群眾中,關心生活,瞭解困難問題,檢視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危房改造等方面惠民政策落實情況,推動少數民族經濟不斷髮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據瞭解,自二零一八年以來,x縣在白楊樹壩村已落實各類發展專案資金五百五十九點四四萬元,有效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更好地解決好了飲水、看病、公共服務設施等民生實事,大大地提高了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遠在千里之外的援建單位山東李滄區,以極大的熱情和擔當、責任組織統一戰線參與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工作,二零一九年為xx隴南x縣xx鎮白楊樹壩少數民族村定向捐款二十五萬元,發動各界人士拓寬少數民族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竹青丹紅梅花偉,龍騰虎躍鳳凰飛。其寓意不言而喻。我們堅信: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白楊樹壩村落的神韻將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白楊樹壩村落的各種奇特景觀,無不吸引著全省各地的遊客競相前往。是的,不管你是隴南人,還是xx人,甚是是省外人,為一睹白楊樹壩村落的美麗神奇的風采,都不懼迢迢萬里,慕名蜂湧而至。神奇白楊樹壩,傳說繽紛;古韻白楊樹壩,文脈流長;大美白楊樹壩,景色秀麗;璀璨白楊樹壩,傳統文化藝術的奇葩。待到山中桃花盛開時,我們會再來。

我離白楊樹壩時,午後的太陽依然炎熱,回頭瞅了瞅這個特殊而美麗的地方。豔陽下,山疊翠,水泛波,樹影婆娑。暖風中,村容俏,百姓安,一派溫馨祥和。大片的石榴已經成熟,露出了紅寶石一樣的籽粒,它們一粒一粒緊緊地抱在一起,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在這裡集中展示了白楊樹壩回漢兩族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風貌,體現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喜人局面。

篇二: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新時代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如同個體成員會不斷追問自我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一般,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需要時時省思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目標定位與理想追求。

一方面,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可以映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縮影。也就是說,小我之個體的觀念意識與行動取向,會深刻地影響大我之整體的形象、面貌與走向。另一方面,這滴水又會跟隨大江大河匯入大海,流向遠方。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瞭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不管您身在何方,身居何職,身事何業,您都在懷念著故鄉的的山水,牽掛著故鄉的親人,關注著故鄉的發展。春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每年年三十談家溝村的每位村民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墓地去祭拜祖先親人,可是通往墳墓的那條小路崎嶇,尤其是雨雪天氣,更是路滑難行。2018年11月6日,在王壩鎮黨委政府和苟家莊村級兩委的關心支援下。談家溝社社長鄭小紅同志通過召開全社村民會議,徵的全體村民的同意,達成一致,為談家溝社通往墓地修建一座板橋。在王壩鎮黨委政府的支援、村領導班子的領導、以及我村村民的齊心協力下,修橋補路這一工作於2018年11月7日正式展開。每家每戶不管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最大程度的給予了相應的支援。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山路中充滿了歡聲笑語,更多的還是團結在一起的幹勁。不管是年邁的老奶奶還是婦女都拿出了巾幗英雄的氣概,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能夠團結一致,只為能建設好自己的家鄉而努力、堅持不懈。在大家的的共同努力下,小橋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本項工作共耗時兩天,於2018年11月8日圓滿完工。

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因生計在外務工的村民,每家每戶都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通過大家的齊心協力,本項工作也圓滿完工。本項工作不僅促進了村民之間、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之誼,也更加彰顯了在為家鄉建設做貢獻之時每個人的大無私奉獻精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相信在未來,在王壩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村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以及全村各民族群眾對各項工作的積極配合下,我們談家溝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明天更加輝煌!

篇三: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民族團結同抗疫石榴花開見真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迷壩鄉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我們看到了鄉黨委政府科學精準的決策部署,看到了白衣天使勇敢逆行的大愛精神,看到了志願者們一線奔波的辛勞付出,同時,也看到了各族群眾凝心聚力、共同抗疫的團結互助。連日來,迷壩鄉少數民族群眾心繫疫情、守望相助,勇擔社會責任,自發捐款捐物,民族團結之花綻放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有些志願者可能不太熟悉這邊少數民族居民的生活習慣,所以我在這也能發揮聯絡域內回民一起參與抗疫的作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時,迷壩鄉馬蓮咀村土家族群眾劉羽丹第一時間報名志願者,迅速投入到抗疫一線,每天行走在馬蓮咀村的山間小路,宣傳防疫的重要性,積極勸導村民少出門,多居家,讓迷壩鄉真正的“靜下來”。每天迎著朝陽出門,夜幕降臨時才歸家,儘管如此辛苦,她卻仍舊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只為將防疫知識宣傳到每家每戶,她用腳步、用行動、用擔當參與構建聯防聯控的人民防線。

回族村民楊紅霞在執行防疫任務以外,還肩負著八羅村村民的民生保障工作,她每天通過電話、微信及時瞭解並記錄村民生活情況和訴求,統一進行採購後,提前將購買菜品分揀消毒,挨家挨戶上門配送,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志願者的責任與擔當,為家鄉的百姓提供了生活保障。

苗族村民熊桂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抗疫志願工作。每輪核酸檢測工作中,她都是第一個到達檢測點位進行準備工作,最後一個完成收尾工作;每輪核酸檢測工作中,她盡職盡責的維持村民秩序,讓大家保持一米線的安全距離;在等待中產生怨言的村民,她也會耐心的安撫村民情緒,使村民瞭解核酸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保證迷壩鄉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吆喝的一聲聲抗疫宣傳音,讓群眾自覺築牢防疫的“安全網”,送去的一份份美味可口的“民族”特色飯菜,讓群眾吃在嘴裡,暖在心裡;分發的一件件分量滿滿的支援物資,讓辛苦緊張的抗疫一線充滿愛與希望。這些溫暖聚滴成雨,聚水成河,澆灌了盛開在“疫”線的民族團結之花,驅散了疫情的陰霾。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迷壩鄉各族群眾緊密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共克時艱,他們以平凡微小的舉動為這場艱苦的疫情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這片民族團結滋潤過的熱土上,在這場戰“疫”裡,彰顯著抗疫鬥爭中淬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凡人之舉彙集小城大愛,用涓涓細流彰顯出民族團結的巨大精神張力,共同繪就迷壩鄉各民族同胞心手相牽的壯美團結“畫卷”。

篇四: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讓民族團結之歌響徹祖國大江南北》

亙古綿延的群山上,長城,在這裡,抒寫雄壯;廣袤無垠的原野上,長江,在這裡,凝聚力量;潔白神聖的高原上,珠穆朗瑪峰,在這裡,演繹輝煌。這一切,都在同一塊版圖上,用千百年的時間,勾勒著同一幅畫——中國。

中國,這條盤踞於世界東方的巨龍,經久不息,不斷繁榮富強。正是56個民族團結的力量,創造了這樣的奇蹟!

民族團結——在五千年的歷史長卷中積澱了這樣的一個詞語。在和平年代,我們感受了這個詞語的魅力,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親促進了唐朝和吐蕃的關係,昭君出塞密切了西漢王朝與匈奴的聯絡,孝文帝遷都洛陽促進了民族融合……

在歷史的烽煙裡,我們更領略了這個詞語的力量,苗族豪俠項從周率領漢族、苗族、壯族筆少數民族人民英勇抗擊法國侵略者;回族愛國將領馬福祿率領回族騎兵在北京外圍與八國聯軍激戰;壯漢兩族組成黑旗軍抗法援越,以及左宗棠收復新疆時的寸士必爭、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的無畏無懼……這一切,都詮釋了同一個主題——民族團結。

我們也許來自不同的民族,也許我們的語言不同、文字不同、信仰不同,但我們屬於同一個國家——中國!

展望未來,盤踞在世界東方的那條巨龍必然更加強大,五星紅旗定會在更高的上空飄揚,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同一個信念——民族團結!

篇五: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在白楊樹壩》

翻過菜籽埡,往大堡方向走,兩邊的山好像很熱情似的接連圍攏來。剛吃過午飯,有點困,想把車停下歇一歇,卻找不到比較寬敞的地方,就悶悶地往前開。

“禾禾,你不知道,這附近有個地方叫白楊樹壩,那裡有個孩子是跟你同一天出生的。當時在縣醫院,我們兩家住在一個房間,你生得早一點,生下大概兩小時那個孩子也出生了。他爸和我拉談時說,他們是回族,家就住在白楊樹壩。”為了驅趕濃重的睡意,我沒話找話地對同行的兒子說。

繞過一個山頭,前方終於開闊起來,我的精神也隨之一振,感覺頭腦清醒了不少。剛看見公路左側有很多人家,就發現眼前藍底白字的路牌上清清楚楚地寫著“白楊樹壩”幾個字。這就是白楊樹壩啊,那個回族孩子就在這兒?既然到了跟前,是不是可以去探訪探訪?他應該和我家孩子一樣高了。這樣想著,我就把車緩緩停靠在路旁。

路旁有一塊不大不小的河灘,還有一排高大的白楊樹,人戶也集中這裡。看得出,全部是近幾年新修的住房,除了個別僅一層而外,較多的都已加蓋成了兩層。瓷磚牆面光潔明亮,各色門窗精緻優雅。庭前統一用青磚砌起半人高的花窗子隔欄,形成了既分出內外又不顯封閉的小院。院裡有花有草,盆栽的,就地種植的,均打理得整整齊齊生機勃勃。腳底下能硬化的都硬化了,環境乾淨漂亮。一條小溪在村子中間流過,涓涓又潺潺,依依楊柳夾道,連綿青山環繞,空氣純淨,鳥聲如洗。我知道白楊樹壩是康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聚住村,隸屬長壩鎮,風景秀麗,氣候溫和。今得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在綠樹掩映裡,村邊的活動廣場上,幾個孩子和兩位戴著白色圓帽的老人,正在古樸典雅的“團結亭”裡悠閒地玩樂,不時飛起一片歡聲笑語。我輕輕走過去,跟一位拄著拐的老人打問情況,孩子們覺得插不上話就跑開了。我不知道想找的人叫什麼姓名,只能大致描述了一番我們認識的淵源。老人聽後先問我是哪裡人,然後又瞅瞅跟在我身邊的兒子,這才告訴我:“你找的那家人可能是我們後院的。”說著還給我指了指那家人在莊裡的具體位置。但他馬上又說,我來的不是時間,那一家人今天都去城裡了,一早就走的,門都上著鎖。

儘管有些遺憾,但我仍然很高興,好像一個模糊的牽掛瞬間被落實了大半。我一邊感謝著老人,一邊又跟老人聊了些家常。他說年輕人都忙著掙錢去了,自己年齡大沒什麼力氣,就在家經管孫子。我問孫子上學了沒,他說小的在村裡上,大的已經去縣裡讀高中了。我有點疑惑,咱村裡也有學校嗎?他又給我指著前面說,那就是他們村的學校。這時我才發現,幾百米外的國道邊上矗立著一座淡藍色的樓房,樓房頂上豎著幾個金色大字,因為是週末,校園裡沒有學生活動的身影,但可以大略望見校園的佈置色彩豐富,充滿活力與朝氣。老人還說他們村現在什麼都有,超市啊,快遞站啊,衛生室啊。老人說的超市和快遞站,我也很快發現了,都在不遠處的公路邊上,既方便物流,也方便群眾。我不禁感嘆,村裡條件不錯啊!老人接過話茬:“這些年到處發展都快,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更是關心和重視,現在民宗局還負責給我們修復清真寺,與以前相比,的確是享福了。”老人越說越興奮:“過爾德節時,縣委書記還和我們歡聚在一起,給我們講民族團結的政策,謀劃村莊建設和經濟發展。”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像是總結似地說,共產黨確實好!

我們這樣交談時,旁邊另一位老人雖然沒說一句話,但始終是笑盈盈的。那幾個孩子玩累了,又跑回來躺倒在亭子另一端的長椅上。其中一個大點的女孩子高聲給同伴兒提問:“你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沒人迴應,她就撇撇嘴:“連這個都不知道,我們班的學生都能背哩,還有《康縣文明十八條》。”我想聽這個孩子接下來會怎麼背,但她再沒作聲,休息了一陣又帶著夥伴們朝廣場那邊的健身器奔過去。

就在我也準備起身時,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人提著個小袋子,從廣場後面徑直走過來,對著亭子裡的兩位老人說:“馬伯最近身體好嗎?我來給你們量一下血壓。”剛才和我說話的老人笑著對他說:“王大夫,你對伯太好了,三天兩頭操心我們的身體。”那人笑著回道:“不客氣,這就是我們乾的工作嘛。”

疲憊已經完全消散,一種莫名的歡喜和快樂注滿了我的心頭。儘管沒能見到曾經的有緣人,但我已經很開心。跟兩位老人,還有那個王大夫打了聲招呼後,我就決定撤了。

當車子駛離白楊樹壩時,我忍不住又回頭瞅了瞅這個特殊而美麗的地方。陽光下,山疊翠,水泛波,樹影婆娑。暖風中,村容俏,百姓安,一派祥和。大片的石榴已經成熟,露出了紅寶石一樣的籽粒,它們一粒一粒緊緊地抱在一起,閃爍著迷人的光彩。

篇六: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黨旗下的一條心,手牽手的一家人》

xx月xx日,xx縣一例省外返鄉人員初篩陽性,讓這座原本熱鬧喧囂的小縣城安靜了下來,工人停工,商鋪歇業,學生停課,好像全縣人都停止了活動,又好像沒有,物資源源不斷的被送進來,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進行著,各個路口的堵卡點不分晝夜運轉,封鎖的小區、村社有人送物資、送溫暖。疫情讓我們在空間上保持了距離,卻讓心的距離貼得更近,在這場嚴峻鬥爭中,各族人民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萬眾一心戰疫情,守望相助鬥病毒,築牢了守護萬家燈火的安全防線。

黨旗鮮豔,先鋒出動,為民定心神。“如果顏色有奇蹟,那一定是中國紅”這是我聽過最動人的告白。當我們從喊著武漢加油、吉林加油、上海加油、中國加油到現在的xx縣加油時,這片土地上的我們也在不停努力著。面對嚴峻複雜的防疫形勢,岸門口鎮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號召,聞令而動、聽黨指揮、衝鋒在前、擔當作為,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在最短時間集中最大力量阻斷疫情傳播,為疫情阻擊戰築起一道道牢固的“紅色防火牆”。

岸門口鎮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全面壓實各防疫戰線,織密防疫工作網,確保措施精準,防控有效。全鎮共6個設控卡點118名值守人員、262名網格員入戶聯防聯控,“你好,請出示的健康碼、出行碼,配合我們進行體溫檢測”、“你好,非必要請不要外出”、“你好,請問是xx嗎,請問你最近外出過什麼地方,做過核酸檢測了嗎”、“你好,請不要聚集、戴好口罩”“你好,我們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請配合我們做好人員資訊核查工作”這些每天重複百遍的話語是全體鎮村幹部疫情防控工作期間最真實的工作寫照。

丁少巨集老師,回族,岸門口鎮許家河國小教師,在2022年初疫情形勢嚴峻的時候,他毅然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者,為全鎮防疫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他所說:“家鄉正處在抗疫最艱難的時期,無論在哪裡,我都會為抗疫出一份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定會戰勝疫情。”彰顯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體現。

溫暖同行,攜手互助,患難見真情,攜手渡難關。中華民族本就是一個共同體,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全鎮人民緊密團結了起來,也讓整個中華民族團結了起來。疫情之下的一個個讓人破防的瞬間,一幕幕暖人心窩的畫面,已經沒有比這些更能說明我們是一家人的了。“我們本是一家人,守住家鄉,守護家裡的每一個人。”在這場疫情之下,這句話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終點,也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滋養著岸門口這片土地上開出的最鮮豔的團結之花。

篇七: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黨堅勢盛,築牢民族之樑》

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必要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堅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只有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推動民族團結事業進步,才能發揮人民群眾的巨大力量,共同建設偉大祖國。

“團結”是一個團隊的生命,是一個團隊不斷進步的保證。從戰國時期“將相和”的美談到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國共合作,無不說明團結給予團隊強大的生命力,使一個團隊能夠戰勝眼前的困難,打破陰霾。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的分佈形式體現了我國民族大融居的特點。這更要求我國民族要不斷加強團結意識,這不僅僅是各族人民強大的民族向心力推動,也是祖國繁榮穩定的必然要求。

推動民族團結,努力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強化在校學生文化教育。2019年我國香港發生了修例風波。在這場風波中,大量學生成為反華勢力的傀儡,聽從反華勢力錯誤的觀念,加入社會暴亂行動中,使整個香港社會動盪不安。因此推動民族團結,我國應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建設傳播陣地,加大對在校學生教科書的稽核制度,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為在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文化觀、馬克斯主義國家觀。同時,通過多樣化渠道如短視訊、雙微一端等方式做好文化宣傳,堅定各民族文化自信,增強文化榮譽感、獲得感,相互尊重,互相學習,增強民族間的文化認同感,築牢思想之基。

推動民族團結,提升國力,發揚大國風範。所謂“弱國無外交”,在國家交流中若沒有強勁的實力便無法掌握話語權。當一個國家在國際中沒有話語權,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國民,境外黑惡勢力一旦深入挑撥國家內部關係,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迅速分崩離析。西藏問題一直是我國的重點,尤其是2008年發生的拉薩“3。14”事件更是令人心驚,然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高鐵技術”等科技力量的顯著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本質的提升,如今達賴在國際上所產生的的不良影響從越來越小,變成再無音訊。這正說明大國崛起的重要性,民族團結作用於社會發展,同樣的,社會發展也會反促進於民族團結。

推動民族團結,以人為本,提升人民幸福感。2012年中央臺調查節目中就曾以“你幸福嗎?”作為採訪話題,走進民間,傾聽群眾的聲音。幸福感關乎人民福祉,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目標。一個社會的穩定靠人民來維持,只有關注人民在意的民生問題,才能徹底解決社會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辦好就業、住房、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等問題,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保證。讓各項政策惠及於民,發揮政策最大化效益,提升群眾滿意度,保障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促進國家高質量發展。

民族團結是一個社會乃至國家的立足之本,只有同時提升國家硬實力和軟實力,著眼民生問題,切實解決人民需求,將民生工作放在首位,才能不斷加強民族團結,推動民族大融合,保障國家繁榮穩定,為我國的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篇八:民族團結徵文一等獎

《山水大堡共促民族團結》

東嶽山,大霧滿布,烈陽暗藏

山風顫慄,抖落油菜花上的一顆露珠

滋養續斷根脈橫長

巍峨的山門,聳立

險要山峰,承載

仙體之輕。一道梯田,

承受麥苗抽穗之重

黃飛虎是黃土的兒子,敬仰

他的鄉親們,用泥巴塑造金身。

端坐山巔,守護四方生民。

雲開霧散,一隻雛鳥

在山寺古柏間,覓食尋親

如洗。昨夜的雨

擦拭天空。雲把凡間的炊煙

聚集起來,剪裁。

山的最高處,有祥雲。

古柏的根系繁盛,主脈

扎得最深。慈眉善目的佛陀

保持一貫緘默。

蒼鷹在雲裡,吟唱經文

按照各自的軌跡生長,穀雨

桑葚,戴勝鳥

憨憨地啄食。

一地包菜,蔥花鼎盛。

順著竹竿或繩子彎曲延生的

豇豆,結緣整座大棚。

覓春人,把香椿樹上的

最後一滴露珠,交付母親

萬物皆慈。寄生於

厚重的黃土地,終有善緣。

淨慧長老說,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戴著露珠枷鎖的蜜蜂,蜷縮在

一朵花後,等待陽光,

結個善緣。

一株邂逅石巖的幼柏,破石入土,

幾顆乾癟柏實,與佛有關。

慈能生儉,不敢為天下先。

在黃土地操勞的人,

根於斯,魂於斯,生死皆於斯。

一束從雲霧裡穿梭的陽光,

傳承了黃土地的衣缽,護佑芸芸。

一張土紙,就是一個生命。

李家山,紙坊溝,

用構樹皮造紙,用清泉滌塵。

化於佛殿和祖先墳前的每一張紙

都試圖救贖春天,安撫生靈。

不要糾結真假。按人的紋理,

心的電波就是最好歸宿。

張三的長髮,戴在李四的頭上,

都是安頓生活。

塑造佛像的黃泥巴,和種苞谷的

黃土一樣,單純,慈悲

生長希冀和莊稼。

躬身耕耘,柔順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