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精選2篇)作文

篇一: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精選2篇)作文

我十分佩服我的表哥。因為他對歷史有著很深的理解。每次遇到他,他總是拉著我,給我講歷史。他講的內容很廣泛,有古代的諸侯王公、聖賢君王,有威震天下的項羽,有勇敢機智的管仲,有昏庸無道的天啟皇帝。在他的講解下,我也萌發了對歷史的興趣,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明朝那些事兒》。

這裡面有一個故事深深震撼了我,講的是嘉慶時期,嚴嵩當政,他貪汙國財,陰險狠毒。有很多人上書彈劾嚴嵩,但結果要麼是杳無音訊,要麼是被流放偏遠地區。其中有一個人,他受夠了國家的衰敗,十分氣憤,於是做出了一個決定,死劾嚴嵩。死劾的意思是拿出自己的生命去彈劾嚴嵩,他知道這樣自己肯定是死路一條,但他還是這麼去做了,他的名字叫楊繼盛。

死劾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但他沒有其他辦法。他沒有財富與勢力,沒有良好的背景和升職的希望,更沒有嚴嵩和徐階的權謀,他擁有的只有他的性命。

他經過了嚴嵩的誣告、錦衣衛的拷打、牢獄的長期關押,在這樣的環境裡,只會十死無生,但他還是選擇這麼做。在蠅蟲滿天的牢獄裡,身上的傷口發炎腐爛,他用不鋒利的瓦片割掉那些腐肉,疼痛是無法想象的。深夜裡,那瓦片擱在骨頭上的聲音在宮裡響著,那是一種勇敢而堅強的聲音。

楊繼盛最後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刑場。他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上了斷頭臺,他驕傲的反倒不像是上刑場,而是像被表彰了的戰士一樣,他像一座高山矗立在臺上。楊繼盛低頭望著那些貪官汙吏,突然仰天大笑。最後,冰冷的刀刺入了他的脖子,一股熱血一下子噴了出來,染紅了萬丈的白綢絲綸,滾燙的頭顱從高臺上滑落下來,血濺到了貪官的衣服上,竟是那麼的刺眼。

楊繼盛,你是當之無愧的愛國英雄,你雖然已經死了,但你的精神將銘刻在我們的腦海中。

篇二: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老師推薦的《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作者是當年明月。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在參考歷史資料的基礎上,作者用幽默的筆法,刻畫了二百多個栩栩如生的明朝重要人物。我彷彿身臨其境,與這些歷史人物展開了一場有趣的對話。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各有特點。有節儉愛民的帝王,有捨生取義的文臣,有驍勇善戰的武將,還有運籌帷幄的謀士,當然也有見利忘義的小人……而我最喜歡的是大明航海第一人——鄭和。

鄭和的個人命運跌宕起伏。他出生於雲南一個官宦家庭,原名馬和。洪武十四年,明軍平定了雲南全境,戰後很多兒童成為了戰俘並被閹割成為了太監。年僅11歲的馬和正是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員,從此這個年僅11歲的少年,開始跟隨明軍征戰四方,一路顛沛流離、多次死裡逃生,北方的風雪,大漠的黃沙,處處都留下了他的行跡。悲慘遭遇不但沒有磨滅他心中的希望和信念,反而讓他成為一個意志頑強的人。後來他遇到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燕王一眼就看中了這個沉默寡言卻目光堅定的少年,挑選他做了貼身侍衛,並在之後的靖難之役中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後,授予馬和內官的最高官職,又給予他更大的榮耀——賜姓“鄭”,之後他就改名為鄭和。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鄭和在福建五虎門起航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遠航征程。鑑於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歷史意義,2005年國務院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中國航海日“。為什麼皇帝會把這一重任交付鄭和一個太監呢?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是最合適的人選。除了皇帝的信任,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可忽視:他不僅有豐富的航海知識,還有很高的軍事素養。最主要的就是鄭和性格堅毅、沉穩,顧全大局,擔得起尋找建文帝和威服四海,胸懷遠人的使命。

據統計,鄭和出海帶的將士總共兩萬七千八百餘人,駕駛的寶船相當於現如今的航空母艦。鄭和曾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主要目的已經轉變為和平交流和官方貿易,促進了明朝和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區和國家的和平交流,並向他們展示了一個強大,開明的國家的真實面貌。所到之處沒有戰爭和鮮血,只有和平和友善。強而不欺,威而不霸,展現了是一個偉大國家和民族的氣度與底蘊。和後來的西方殖民者到了那邊,帶去的是搶劫和屠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鄭和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了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所寫的一段話:“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在所難免。如果我們把挫折看作是天降大任的前兆,藉此磨練意志,增強能力,保持樂觀的心態,那麼挫折不但不是進步的絆腳石,還會成為進步的踏腳石。

開卷有益。像鄭和這樣的勵志故事在《明朝那些事兒》中還有很多,大家趕緊來讀,一起分享心得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