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讀後感1000字作文

篇一:儒林外史讀後感

儒林外史讀後感1000字作文

謝霖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作者吳敬梓的一生波折起伏,嚐盡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在顛沛流離之際,以自身的經歷和當時的社會狀況為基礎,創作了這部優秀的諷刺小說

這部小說假借明代的故事,展現著清朝人們的社會生活,通過各階層人物的故事,揭露出當時社會的黑暗,批判了封建禮教制度對人性的磨滅以及科舉制度對人們思想的毒害。

在當時的社會,能有多少人能堅持本心?又能有多少人為徵求功名利祿而不折手段,人性發生了扭曲與蛻變?在這黑暗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思想被封建禮教壓制著,滿腦子都是“趕考”“做官”。在“八股文”的薰陶下,人們學會了迂腐、自大,不懂得變通,滿腦子的名與利。那些有自己想法的,不追求功名的人,卻被人們所唾棄,認為他們“愚蠢至極”。

真正有著真才實學的人,比不上一個阿諛奉承,能說會道的虛偽“名士”。真儒學士追求的是道德上的高尚,而人性扭曲的知識分子,只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人上人。王冕才識淵博,卻為了躲避朝廷的邀請而隱居會稽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牛浦郎,卻為了得到他人的賞識,得到榮華富貴,而冒充牛布衣,可惜他機關算盡,最終被人識破,潦草收場。

作者善於應用正面和反面人物進行對比,在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那崇高品質的映襯下,將貪吝刻薄的地主鄉紳,所謂的知識分子和虛偽名士這些人的醜惡嘴臉暴露得淋漓盡致,令人作嘔。他們表面上假裝自己有著“菩薩心腸”,卻在背地裡魚肉百姓,盡使些小人之計,又裝成道貌岸然,理所應當的樣子,讓人唏噓。

悲中含笑,笑中含淚。胸無點墨的人大番吹噓,彰顯自己的才學,不過只是些嘴上功夫。他們心心念唸的,也不外乎就是中舉,考取功名,認為只有得到了功名,便有無盡的財富。范進落了“中舉而瘋”的下場,又何嘗不是一件悲喜劇。

永葆初心,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稍有不慎,便跟匡超人一樣,逐漸偏離軌道,走上了不歸路。他從最初的孝順懂事,變成了見利忘義,對於曾經照顧過自己的潘三爺,在他被關進監獄時,當心牽扯到自己而推脫不去。在半家租的房子住時,遇到當地知縣的到來仍堅持讀書,而在最後,卻是在牛布衣面前大肆吹噓,令人嘆息。

讀書,並不是讀死書,也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的人格。這是作者的嚮往,也是我們的理念。

篇二:儒林外史讀後感

鄭宗浩

一本厚厚的《儒林外史》,讓我陷入了沉思,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他向我展示了封建社會的另一面,著實讓我有深刻的感悟。

這是一部古典諷刺小說,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更是一部會說話的經典。作者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娓娓述說著那個時代一個又一個故事,看似動聽美好,實則揭穿了一個黑暗的社會現實。

全書的開端就塑造了范進、周進這些老年中舉的人物,他們在科舉考試之中苦苦掙扎,不得解脫。他們的人生變得有些扭曲,成為一個迂腐、卑怯之人。

在他們中舉之前,可謂是前途黑暗,受到種種不公平對待。他們每天只能忍受著無盡的委屈與絕望,遭人嘲諷,受人欺凌,這就是那個時代沒有權勢之人的行為。一直到中舉以後,這樣的處境才發生改變,中舉以後,每天都有人來送禮,奉承、討好他們,對他們的態度,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這是何等的諷刺,在那個時代,追逐功名,攀附權貴已然成了一種常態,成了一種社會風氣,在不斷侵蝕著人們的心靈和根基。這一切源於什麼?我不斷尋找答案,最終有了結果。那是因為封建禮教、科舉制度對社會的殘害,就像層層黑暗,籠罩著整個世界,密不透風。

《儒林外史》用它犀利的筆觸,把現實展現成一個個虛偽的世界,研究、一字一句都在訴說著世間的不公平。周進撞號板、范進中舉而瘋,這是多麼諷刺的場景,多麼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每讀到這個時候,我的心頭總會湧起一股憤憤不平的情緒,以及對遭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的同情。

作者十分清楚自己的追求,他有精神上的自由,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理想的文人:有著真才實學,淡泊名利,不受拘束,樂於助人,尊重他人……書中的杜少卿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有著和作者極其相似的背景,寄託著作者的抱負與理想。他就像是黑暗之中閃爍的光芒,無論什麼都使他屈服,並始終懷著一顆善良、仁義的心靈,有著獨立的思想。這些就是他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即使力量薄弱,卻代表著希望,是我學習的榜樣。

相比起杜少卿,那些自詡正義、沽名釣譽的“名士”可就虛偽多了。他們的內心世界,才是真正的虛無與荒涼,除了功名利祿,其餘的統統沒有。他們整日帶著一副假面具,迷惑眾生有何意義,不過只是空虛的人生。

我也希望我能有博大的胸襟,明靜的心靈,在《儒林外史》之中得到更多的啟發,成為成功的人。

篇三:儒林外史讀後感

林凱衡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物件,以生動真實的描寫,為我們展示出封建社會後期中國的社會面貌,揭露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人性的醜惡。

全書雖然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情節,但科舉制度的腐敗這一中心思想卻將各個人物與段落串連起來。記得書中有句話“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擾的讀書人。為了金錢、為了地位,他們廢寢忘食地讀書,甚至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像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朝中榜喜極而病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落得壞下場的又豈止這幾個?依我看,讀書的真正目的是學有所成,強調的更是學習的過程。可儒林中的那些人,一心只為功名,單看這第一步就已經錯了。讀書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得到榮華富貴的工具罷了,一旦得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

這不禁令我懷疑,在當時的社會,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守初心?又有多少人能不被這腐朽的制度所迷惑?難道就只有王冕這樣的極少數人能真正為了學習而學習嗎?在那個時候,難道所有人都被封建禮教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所戕害了?更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當人們受遍了這奇葩制度的“薰陶”,腦子裡全是自私迂腐,竟認為那些有自己想法,不追求功名的人是錯的。這些正確之人只能被唾棄,還被人說成“愚蠢之人”。殊不知,從說出這種話的那刻起,那些人自己就已經成為真正的愚蠢之人。

《儒林外史》之所以為流傳,我想可能有一定的原因:首先,這本書諷刺的矛頭雖然直接落在某一個人身上,但卻總能使人感到那罪惡的根源來自於社會。例如周進看到號板一頭撞倒、范進聽見中舉突然發瘋,都使人感到是那個社會造成的。其次,這本書中除了諷刺外,還包含了誇張。像嚴監生為了一盞燈遲遲不肯嚥氣,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等情節,若是放在生活中,肯定不太正常。可這一切放在吳敬梓的筆下,卻顯得那麼正常,且還增添了幾分諷刺意味。第三,這本書的結構獨特,它沒有貫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分別由或幾個人物為中心來組成故事,每個故事隨著有關人物的出現而展開,又隨著人為的隱去而結束。當你開始讀這本書時,可能會認為他們毫無前後聯絡,可當你讀到最後才會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絡便是那腐敗的科舉。

我認為,我們應該永遠保持著有追求,有獨立的思想,而不應該沉迷於功名利祿,且一定要保持思想自由。

篇四:儒林外史讀後感

張樹瀚

在一個暖和的午後,我靜靜地坐在書旁仰視陽光。心中有許多不解與感悟,都源於那本《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說實話,我還挺欽佩他的勇氣。他擁有著巨大的勇氣,竟敢於批評當時的社會。

初讀此書,我有很多我不懂的話,也有很多疑惑。看完之後,我總有很多不明白。書中的人們把讀書當了敲門磚,卻無視了讀書的真正用途。讀書對那時的人們竟只是求富貴的工具,為自己謀求財富,自己卻麻木了。比如,范進考了幾十年終於中榜,卻因歡喜而瘋,便沒有了意義。我認為讀書是一個求知的過程,而一味地苦讀八股文是沒有任何用處的,這使社會裡的人變得麻木不仁。讀書是一個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吸收。而在《儒林外史》中,許多學子為了中舉而讀書,給自己的腦子源源不斷地注入一切一成不變的東西。我覺得,即便是因此而得到了大富大貴,也不會覺得痛快。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麻木的。杜少卿的命運由他自己做主,他看透了社會的黑暗,因此他才能看破科舉制的腐敗與對人心的摧殘,他才能無慾無求地過著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王冕也是心如止水,他多次拒絕做官。大官來向他索畫,他卻不為所動。有人來請王冕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他別無所長,就會舞文弄墨,但我卻十分欽佩他這種清高和不為所動的行為。在這世上,也許沒有什麼可以動搖他的心。

那些刻薄的人,我也願意相信這本不是他們的錯。人之初,性本善。他們也只是因為黑暗的社會而捲入了這場腥風之中。我只痛恨那黑暗而腐朽、不人道的社會。

如今早已沒有當時的黑暗,我為自己生在這和平幸福的社會感到慶幸,也為那時的人們感到惋惜。吳敬梓那入木三分的語言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我會承他的志願,努力地去創造一個美好的社會。即便不能改造社會,我也要守好自己的心,不讓他人改變我的意志。

縱使此時,我讀不懂如此深刻的語言,我也會守好本心。不知多年後再讀《儒林外史》,又有什麼感覺。

篇五:儒林外史讀後感

餘得洋

《儒林外史》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諷刺性的小說,書中各式各樣的人物表現出的不同風氣。書中的人物因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使得他們在社會中的遭遇不同。

沈瓊枝是一個見識、大膽、勇敢的人。她被騙為商人的小妾後,仍不卑不亢、沉著冷靜。她找到了合適的時機後,把商人家中的金銀財寶盡裹囊中。以此作為報復,她還買通了丫環,偷偷跑到了南京。從這裡可以看出她的有勇有謀,在那時的社會上,男尊女卑,女性僅靠自己一人難以在社會上立足,但沈瓊枝堅信做人貴在自強自立,她不貪鹽商的奢華生活,並大膽出逃選擇了自由。她靠自己的雙手生活,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她是一位令我敬佩的人。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舊道德、舊禮教深深地腐蝕著人們的思想。女性缺乏自尊心,所以常受壓迫。沈瓊枝敢於打破舊傳統,可以看出她的勇敢。

在當今社會中,只有像沈瓊枝這樣自強自立的人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我們不能依靠著當今的幸福生活和家庭背景,而忘記了人生拼搏奮鬥的目標,那是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即使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依然不可忘記我們的目標:學習再學習,靠奮鬥去貢獻,為了社會也是為了自己。

而那些依靠家庭背景吃飯的人,未來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現在大多數人的家庭條件較好,但自強自立的精神一定要傳承下來,它會引導你在社會上站穩腳根、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這個美好的時代,是許多的人用血汗換來的,前車之鑑警示我們要居安思危,以免重蹈覆轍。

有人為國防嘔心瀝血,日夜科研。有人為我們的溫飽著想,幾十年如一日地在田地中研究水稻。有人為我們的健康著想,與最可怕的病毒抗爭。但時間不留人,他們總會從拼搏的一線撤下來,這時候就需要新一代人替補上去。

古人的前車之鑑便是《儒林外史》。這一部諷刺小說也在警示人們,應學會獨立自主、創新革新,為未來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篇六:儒林外史讀後感

郭芷伶

今天,我讀完了吳敬梓先生寫的《儒林外史》。合上書,書中的精彩情節仍在我頭腦裡打轉。明朝深受科舉制度與封建禮教摧殘的人們,吝嗇愛財的地主鄉紳,與仍有理想又清高的學士們,讓人無不浮想聯翩。

在《儒林外史》之中,各色各樣的人物自然很多,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鮑文卿。在書中,鮑文卿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戲子,但是他的古道熱腸、急公好義讓我印象深刻。在他幫助向鼎的時候,純粹是因為自小仰慕,又對讀書人有著一份敬重,絕無任何圖謀,內心是十分純潔的。雖然不為名士卻有名士的風範。他的善良,樂於助人,純潔使我深深地記住了他。

但不幸的是,在鮑文卿逝世後,鮑姓一家對鮑文卿收養的小兒子鮑延璽的態度急轉直下,可以看出在當時社會冷暖,人性冷漠。而嫁給鮑延璽的王太太也只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庸俗婦人。小小的人物故事,卻能揭露當時腐敗的社會風氣。

吳敬梓筆下之人,無不活靈活現,讓人忍俊不禁,而當達到了喜劇性的效果時,那一個個搞笑機靈的人物也才顯露出本來真實的一面。看似名門學士,實則腦子裡一片荒蕪,只剩下麻木;看似慷慨的地主鄉紳,實則愛慕虛榮,愛財貪財。笑中帶淚的雙重效果,渲染了整個諷刺的效果,從而揭露出最本分,最真實的腐朽社會形態。

讀書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在封建科舉制的渲染下,讀書僅僅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從七尺男兒學到白髮蒼蒼,為了財富,為了利益,不惜犧牲一切,日日夜夜麻木揹著“四書五經”。在不知不覺中,封建“吃人禮教”將他們一點一點地吞噬。

通過《儒林外史》,我懂得了學習一定要講究方法,不能只靠死讀書,要學會靈活運用轉變知識,使知識成為個人的精神!

篇七:儒林外史讀後感

陳子薈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物件的長篇小說,堪稱我國古代諷刺小說中的傑出代表。吳敬梓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市無賴等各類人物真實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一幅18世紀的中國社會風俗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書中很多人為了科舉心心念念,十分重視,精神狀態幾乎破壞(如迂腐不堪的周進和范進)。還有些人是假裝“名士”,以博得官宦公子的青睞,然而他們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卻時時顯露出來。

國小時,接觸過《臨死前的嚴監生》,當時覺得他是吝嗇鬼,可嚴監生怎麼可能是吝嗇鬼?他對妻子王氏的兩個兄弟出手闊綽,他哥哥嚴貢生惹怒了官司,是他出錢打點周旋……看完第五回,我認為嚴監生非但不吝嗇,反而慷慨大方得很。就因為臨死前的那兩個指頭,我們便認為他是古今中外數一數二的“吝嗇鬼”,豈不冤枉了嚴監生?那燈盞裡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這也可以看作節約。

真正吝嗇的,是他的哥哥嚴貢生。他對百姓的敲詐看出之他吝嗇貪婪,霸道,無賴,刁鑽惡毒、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在嚴監生屍骨未寒之際便奪取弟弟的房產可見他見忘義貪利,虛偽。

世上並無桃花源,那麼在俗世裡做個俗人,便是大多數人的宿命了。在儒林外史中,尚有一股清流存在——萬貫家財散盡,功名富貴不求,這也是吳敬梓寄寓的人生理想,在這混沌的世界上仍在一些光亮。但這些人在歷史上終是縣花一現,他們故去後,社會風氣越來越差。因此,作者提出了他自己無法回答的問題:難道至今以後,就沒有一個賢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他最後在憤懣懷疑中窮極一生。

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篇八:儒林外史讀後感

陳欣彤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在我看來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雖然這幾句話已經是老生常談,可如若真正能明白的人多一些,在小說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儒林人士在讀書的道路上第一步就走錯了。他們一心只為功名利祿,卻忘了讀書真正意義在於領悟、意會、學以致用、提高自身修養。讀書對他們來說,僅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

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可以轉化成自身力量。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十幾年一朝中榜,歡喜而瘋的范進……儒林中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曾經把封建禮教比作為吃人的禮教,那麼封建科舉制度也就是名副其實的吃人制度了。

然而,在這黑暗的科舉制度下,作者極力歌頌出淤泥而不染、行為中有些離經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義的成分的真儒名賢杜少卿。

杜少卿這個形象,許多研究者都指出這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因之也成為書中花費筆墨最多、個性最豐滿、給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他蔑視權貴,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包了頭裝病不去。他的言行與《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風氣恰成鮮明的對比。其實,杜少卿在許多地方突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在封建社會那個窒息的時代,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勇敢地拉著妻子的手遊山飲酒。他力排眾議,稱讚沈瓊枝的反抗行為。

作者理想的人物是既有傳統儒家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風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華互補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將這些都寄託在了杜少卿身上,而在當時那個吃人的社會裡,能夠保持這些品質的人又是多麼難得。

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學習不應該為了名利,而是為了祖國將來的繁榮富強。我們更應該學習杜少卿,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放棄,不受他人,把受外界的干擾,這樣,即使我們身處濁世之中,也能保持心中的那片淨土!

篇九:儒林外史讀後感

陳軒

《儒林外史》——一部以其傑出的諷刺藝術而聞名於世的著作,書中描繪的一系列人物都令我印象深刻。他們被當時黑暗的科舉制度所影響,或迂腐壓抑,或熱衷功名,或道德敗壞,他們深陷在科舉制度的深淵裡,一去不復返。而匡超人,正是他們之中的一個典例。

前期的匡超人,是一個孝順乖巧的人。一回到家中,他不僅親自侍奉病重的父親,還主動承擔起養家的重擔。他勤奮刻苦,堅持不懈地讀書。到了後期,他開始接觸到社會上追逐功名富貴的虛偽名士,黑暗的社會現實和追名逐利的社會風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他竟做出與潘三合作做槍手、欺騙老師自己未婚、潘三被捉後翻臉不認人等惡劣行為,與前期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匡超人的墮落與蛻變令人惋惜,但同時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匡超人的蛻變?是黑暗的社會現實,還是他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以及對於權力金錢的貪圖慾望?我想,二者都應該是其主要原因。正是因為他的性格不夠堅定,對社會沒有清晰和正確的認識。當他面對金錢與權力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被拖入黑暗的社會現實的泥潭之中,使自己的人生不再像以前那樣充滿希望,而是變得黑暗與空虛。

匡超人的蛻變,不僅僅是諷刺了令人掙扎其中、不得解脫的科舉制度,還警醒我們一個道理:在成長過程中,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當我們走上社會,將會有無數看似美好的利益誘惑著我們,我們是選擇像杜少卿那樣淡泊功名保持思想自由,還是像匡超人那樣一步步墮落下去?我們都希望做前者,但是又有多少人為了功名富貴最後淪落末路?當我們面對這樣的選擇時,不妨問問自己是否擁有執著的信念和不慕名利的品質,在不良的社會環境中是否能保持獨立的自我。“只有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我們要通過自己勤奮刻苦、默默無聞的努力去取得優異的成就,做一個實事求是、勤勤懇懇、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現在的我們,正處於風華正茂的少年時期,正如同前期的匡超人一樣,勤奮刻苦地學習。我想,面對誘惑的我們,一定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保持獨立的人格,在不斷成長中蛻變,向著美好的未來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