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操到譚嗣同作文800字

從曹操到譚嗣同,從一個自稱英雄的統領者到被一貶再貶、愈挫愈勇的革新者,再到一個一生主張抗金卻一直任職文臣的小官,最後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郎。他們生活的時代不同,所處社會地位不一樣。但是有一點他們是一樣的,都懷有雄心壯志。

從曹操到譚嗣同作文800字

曹操的《觀滄海》中所言的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樣子難道不正是他那寬廣的心胸,想心懷天下的寫照嗎?

劉禹錫在《秋詞》中說“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寫盡他那顆熊熊燃燒的想要推開阻礙、完成變法的心。

總之,這些人當中,不論是誰,不論地位高低,都心繫國家,為國為民,渴望勇往直前、建功立業。他們都有一顆“雄心壯志”,無論是十幾歲的少年還是生命垂危的日老人,這顆心永不會變。

但他們也有不同,豪情壯志細分開來也是有好多種的。比如曹操和陸游。

曹操有憂,但更多的是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他是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他想要的是一統天下。

那陸游呢?他是心繫國家,憂國憂民的。他的詩與其說是豪壯,不如說是悲壯。他在孤村僵臥,想的不是自己的處境如何淒涼,人生如何落魄,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他的夢裡都是“鐵馬冰河”。國家沒統一,感覺他就算死,也會覺得有點兒“死不瞑目”。就像他寫給兒子的詩《示兒》所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至死牽掛著收復失地、平定中原。這與曹操的統治天下就不一樣,陸游是“位卑未敢忘憂國”。

至於我對此的理解,我覺得“豪情壯志”不僅是心中所想,還要按心中的“豪情壯志”去努力。曹操一生幾乎都在努力他的豪情壯志。劉禹錫無論怎麼被貶,都支援變法,也是隻為心中的豪情壯志,希望國家更好。陸游呢?確實是想打仗想瘋了,可他對祖國統一的念念不忘、至死牽掛實在難得!

不過,並非懷有豪情壯志並努力後,就會有好結果。從曹操到譚嗣同,留下了不少遺憾。曹操一統天下了嗎?沒有,他一生都處在國家的四分五裂之中。劉禹錫變法成功了嗎?沒有,他從未真正得到施展抱負的機會。

但是,我認為,胸懷豪情壯志並不是為了最後的美好結局,而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我有過豪情壯志,我有努力過,即便最後結果並不完美,也會覺得沒什麼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