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悠揚,漾人心作文1000字

憶一昔滄桑,品一段過往。漫步時光的小巷,有那樣的聲音,悠揚,映照了我的童年。——題記

聲悠揚,漾人心作文1000字

不是銅鑼,卻清脆響亮;不是情歌,卻幽遠綿長;不是天籟,卻悠揚動聽……循著那聲音,我又回到了童年。

吆喝之聲漾人心

小時候,還沒有那麼多各式各樣的店。要買東西,全靠小販在邊吆喝或是騎著一輛小三輪,車上駕著一個喇叭。而那賣饅頭的阿姨的叫賣聲最扣人心絃。

每天一大早,大概快6點,她總是會準時地騎著個三輪車,帶著饅頭和一個不大的小男孩,在這個小鎮裡轉悠。喇叭裡不斷重複著:“饅頭,老面饅頭。”睡得正香的我時常會被她喇叭聲給吵醒,但我似乎從來沒有過抱怨。和鄰家的幾個小孩爭先恐後地去買她的饅頭。滿足地吃。她也總是與我們逗趣,有時還會多塞給我們一塊小米果。當作來的快的獎賞。所以我們總是爭著當第一。

她家裡很窮,有一個讀國中的女兒和一個半大的兒子。他們的父親因為家裡窮,離家出走了。只剩她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地撫養他們倆。她每天起早貪黑,無論颳風下,早上她總是最早打破黎明的沉默。有一次,下著滂沱大雨,我本來失落地認為她不會來了,但她披著個雨衣,他兒子撐著把傘,饅頭上也蓋著一件雨衣,艱難地騎來。許多人都出來,買了比平常還多的饅頭,我也在其中。有人還請她到家裡喝一杯茶,讓她等雨小了一點再走。不到半小時,她就賣完了饅頭,她也很感動地笑了。

“饅頭,老面饅頭。”這個聲音會成為我童年清脆而響亮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老歌之聲漾人心

爺爺奶奶都很喜歡聽老歌。那老歌,貫穿著他們的一生。閒來無事,爺爺就在最喜歡哼那首。《濤聲依舊》。“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久違的你,一定儲存著那張笑臉。”每次聽到他哼這個曲子,我總是弄不明白爺爺為什麼這麼喜歡這首曲子。慢慢地,我懂了。

爺爺小時候家裡特別苦。早上起來要先打理好幾個弟弟再去上學。那時學校離家有好幾公里遠,爺爺就自己走路去上學。無論寒暑。他們沒錢買衣服,家裡的衣服總是哥哥穿了弟弟穿,弟弟穿了在小的弟弟穿。一年到頭就那麼兩套衣服。有的時候,小孩子長得快,夏天還合身的褲子,到了冬天就短了。但又有什麼辦法呢?家裡沒吃的,有的時候,一小碗醃菜夠一家人吃上個半年。爺爺時常和我談論起他的過去。他當年本科畢業。爺爺說當時的大學比現在的博士都更難考。我很震驚。也愈加明白了他為何鍾愛《濤聲依舊》。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會成為我童年幽遠而綿長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落石之聲漾人心

小時候,手機電腦還不那麼流行。家裡也就只有一臺電視可以看。我們當然要找樂子。於是,離家不遠處的一片小水塘,便成了我們玩耍的天地。我們經常撿起路邊的小石子,用力投入水中,看看誰打出的水最漂亮,誰打出的聲音最好聽。有時用力過猛,會濺起巨大的水花,水濺溼了一身,惹來大家無心的朝笑。極其好玩。

最有趣的莫過於“嚇魚”。水塘裡的水很清澈,而且不深。會有很多魚或是小蝌蚪。我們投石子投膩了。就用石子去打水中的魚。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打到魚來吃,不過貌似也打不到。我們只是為了嚇一下那些魚,看著它們狼狽地逃跑,也能讓我們快樂。只聽那石子落水,發出“嘣”的一聲響。那些魚受到驚嚇,立馬掉頭,以雙倍速度擺尾逃跑。久而久之,它們不再過來了。我們就到水塘的另一面打魚。石子不夠了,我們就去一些建築工地上撿。也很少捱罵。

“嘣”的石子落水聲會成為我童年清脆而響亮的曲,永遠儲存在時光的小巷。

黃昏的餘暉慵懶地躺在空中,先是深紅,逐漸又變成暗紅,最後只剩那麼一點點微光。但童年的聲音不老,它會日復一日地輪迴,永遠在時光的小巷裡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