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滴石穿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水滴石穿”論

以水滴石穿為話題的作文600字

祖玥

“水滴石穿”往往是說持之以恆地去做某件事,就一定能成功,但有什麼辦法能在這基礎上“偷懶”一些呢?

假如水是從十分高的地方落下,受到的阻力就會變大,落在石頭上的力也會變大,所以在做事前需要十足的準備。

假如水落在石頭上的次數增加,也會縮短“石穿”的時間,加到很快時,水滴還會形成小水柱,所以做事要有連貫性。此外,水滴之間的團結合作也很重要。

假如水落下時形狀有不停地改變,上下兩端越來越細,是完美的流線型,速度就會加快,因此做事還當有這樣的態度與追求:不僅僅是完成,還要高質量地完成,認真用心去完成。

“水滴石穿”論

陶芃宇

如果有水滴不停地落在一塊石頭上,一天一天過去了,石頭那麼堅硬的東西都會被看似柔弱無比的水滴打穿。這一般用來比喻堅持就是勝利。可是,這個詞在我眼裡還有另外一個含義。

一滴水落在一塊石頭上,滴一點,石頭並沒什麼反應。滴一天,石頭也不會有什麼變化。滴一個月或許石頭表面會有微微一點下陷,但是絕不明顯。滴一年的話,可能會有一個明顯的小坑,但並不會把石頭滴穿。要滴上十年、二十年才有可能把石頭滴穿。

如果把情景換一下呢?一個人,今天熬夜玩手機,第二天對身體沒什麼影響;一個月裡天天熬夜玩手機,可能就要生一些小病了,如感冒、發燒等等;一年裡天天熬夜玩手機身,身體會出現明顯的免疫功能下降,各種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就會出現,視力也會下降。再繼續熬夜三五年試試,可能癌症、腫瘤等好多大病就來找你玩兒了,可能小命都不保了。

如果把情景再調換到我們學生身上。或許我們今天少背一段課文,明天少寫一項作業,並沒有什麼關係,短時間內成績也不會下降。但是,時間一長,成績就會慢慢下滑,直到老師找你談話找家長反應情況。如果還不改進,成績下滑到無力挽回時,就再也沒人找你了。

可見,我們平時把所有該做的事做到位,不讓不良的“水滴”落到我們這塊“石頭”上,這樣我們這群小石頭才能永遠保持完好。

“水滴石穿”論

蘇博南

水能滴穿石頭嗎?答案是肯定的。石頭真是因為水滴而穿的嗎?那也許就要另說了。

許多人現在用水滴石穿來比喻做事的長久堅持和孜孜不倦。可其本義真的如此嗎?我在查閱大量資料後,卻發現微小的水滴從高處掉落時受到重力加速度會急劇加速,可碰到石塊表面的一剎那卻會因為體積過於微小而瞬間破裂,動能迅速消散。的確這會對石頭產生衝擊力,可這微小的形變卻幾乎不用考慮。

那為什麼石頭日久了會有凹陷呢?在查閱資料後發現,大部分石頭的成分主要為碳酸鈣,而碳酸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產生的碳酸氫鈉極易溶於水。所以石頭的凹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被腐蝕而非被滴出來的。

看來許多看似"永垂不朽"的"事實"都偏離了事實,而許多彷彿被人們一致認可的就一定是真理嗎?也許我們需要保持一份謹慎和警惕。

“水滴石穿”論

朱林雄

當我在國小學習《水滴石穿》這篇課文時,我一直是半信半疑的,不相信滴久了的水可以將石頭滴穿,儘管老師放了很多張圖片來讓我們這幫“熊孩子”配合她上課。

到了國中以後,我們學習了物理,瞭解了物質的結構,我才明白“水滴石穿”是真的有可能,只不過需要漫長的等待。

“水滴石穿”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來形容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但是在我眼中“水滴石穿”等同於“黑馬”,等同於“異軍突起”。

水滴一直都是以渺小無力的形象示人,沒有人能想到這樣的一個形象,最終卻在“巨人”的身上打了一個孔,不就像黑馬嗎?一直不被看好,但有一天突然一鳴驚人;不就像異軍突起嗎?一直偏離主流,但有一天突然走上正軌,震驚四座。

萬物都有一種隱藏的強大爆發力,只不過只有堅持者才能擁有那強大的力量,成為黑馬。

“水滴石穿”論

人們常常把埋頭苦學卻不認真聽課的人與認真聽課卻不埋頭苦學的人做對比,說埋頭苦學的人好。殊不知一場考試,就能夠駁回他們所有的言論。

如果說那些頗有成就者是一棵棵參天大樹,那麼前面所述的兩者就是兩棵想要發芽的小樹苗。這兩者都想長成參天古樹,前者用盡渾身解數,想要快點長成樹,只不過卻沒有找到真正的水源,故而遲遲沒有進展;相比之下,後者因為找到了真正的水源——聽課,雖未埋頭苦學,卻能輕鬆學而有得。不能說前者不夠努力,相反,他為此拼盡了全力,只是放學寫完作業後埋頭刷題而已,只是週末上很多輔導課而已,只是認為這一切都沒有錯而已,只是忽略了課堂而已。殊不知“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一步錯,步步錯。

可見,滴水穿石,要仰賴正確的方法。

“水滴石穿”論

陸妍靜

當你去問一個孩子水滴石穿是什麼意思,他一定會流利地告訴你這個典故。但是在生活中,且不談孩子,又有多少成年人能夠甘心堅持做一滴小水珠去滴穿塊大石頭呢?“水滴石穿”想闡述的是堅持到底的道理。看似小小的一滴水,天長日久地滴在一塊堅硬的大石上把大石滴穿了,這就告訴我們經過點點滴滴的努力,再困難的問題也會被解決,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我認為在這背後還有三點值得思考。

1。專注於一件事。那一滴小水珠是一隻滴在一處並經過長年累月才把石頭穿破了,而並非打穿。根據物理知識,我們知道壓力相等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所以小水珠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最省力地穿石,我們在遇到困難時,也要從小處攻破,才能高效地解決問題。

2。團結、秩序。不知是否有人想過水滴石穿並非只是一滴水,而是千萬滴水連續不斷地滴,才穿破了石頭,若沒有秩序,小水珠們不團結,而全都好高騖遠,結成強大的水流沖刷石頭,石頭不會被穿破反而更加乾淨光滑。當我們遇到困難需要合作時,也不要自私地只顧自己,要齊心協力,各有分工,這樣才易成功。

3。壓力等於動力。更有趣的一點在於水滴們並非自己往下掉,而是因為涯壁太滑以及重力作用,才不由自主地滴落,我們在努力克服困難的時候,除了內因也需要適當的外力因素,有了壓力才能激發自身的動力。

“水滴石穿”僅僅四個字,卻包含這麼多的道理,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水滴石穿”論

李欣妍

石頭向來是高傲的,它從會讓連人踢上一腳都要喊疼的自己會屈服於小小的水滴之下。然而它終究是穿了,被一個個小水珠打出的洞口像一個永遠不會結痂的傷口,反反覆覆提醒著它,是自己敗了,自己的的確確是敗在了那個有著堅持和不怕死精神的團體之下。

習慣了這種挫敗感後,石頭忽又變的高傲了起來,它認為水滴是離不開自己的。沒有了它,水滴的功績將會化為煙雲,毫無證據。石頭得意地再次看向洞口,那似乎變成了一個榮耀獎狀,變成了它用來要挾水滴的法寶。於是它沾沾自喜,以為抓住了這個團體的軟肋。如果水滴會笑,那麼它一定會笑那石頭的愚昧。沒有了石頭,水滴照樣能“水滴木穿”“水滴土穿”,而誰又會在意那一顆石頭呢?那不過是水滴為自己偉大功績展覽館中增添的一筆。少掉了,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