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通用10篇)作文

篇一:《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通用10篇)作文

李鵬凱

老舍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中透露著濃濃的市井氣息,言談舉止間都流露著地道的北京味兒。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的日常話語間的京味兒。

(一)

“你不用著急,我來是為你好!”偵探露出點狡猾的笑意。趕到高媽把門開開,他一腳邁進去:“勞駕勞駕!”沒等祥子和高媽過一句話,扯著他便往裡走,指著門房:“你在這兒住?”進了屋,他四下裡看了一眼:“小屋還怪乾淨呢!你的事兒不壞!”

“有事嗎?我忙!”祥子不能再聽這些閒盤兒。“沒告訴你嗎,有要緊的事!”孫偵探還笑著,可是語氣非常的嚴厲。“乾脆對你說吧,姓曹的是亂黨,拿住就槍斃,他還是跑不了!咱們總算有一面之交,在兵營裡你伺候過我;再說咱們又都是街面上的人,所以我擔著好大的處分來給你送個信!你要是晚跑一步,回來是堵窩兒掏,誰也跑不了。咱們賣力氣吃飯,跟他們打哪門子掛誤官司?這話對不對?”

(二)

“告訴你,祥子,擱在兜兒裡,一個子兒永遠是一個子兒!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沒錯兒,咱們的眼睛是幹什麼的?瞧準了再放錢,不能放禿尾巴鷹。當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話,他的美事得擱下,敢!打聽明白他們放餉的日子,堵窩掏;不還錢,新新!將一比十,放給誰,咱都得有個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鍋,那還行嗎?你聽我的,準保沒錯!”

這兩番話,乾脆利落、生動鮮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兒化語“沒錯兒、一個子兒、兜兒、事兒、這兒、閒盤兒”,北京方言中狹隘的四字語“禿尾巴鷹、海里摸鍋”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擱下”等,都從側面反映出老舍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語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徹,使語段充滿著濃郁的市井氣息,這些都是老舍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簡單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兒的語言寫出的值得世人讀的而且美好的句子,平易近人。

像洋夫的“拉晚兒”,又或是“將腰帶‘殺進腰’”,亦或是用來表示停車處的“車口而上”,如今雖然隨著北京話的逐漸普及,變得瀟灑隨意自然,但是這些傳統的日常用語正在消失,北京話中帶著許多歇後語,愛打比方,用了很多的俏皮話,像“肝兒顫”之類的比比皆是,在輕鬆的語言中敘述了一個拉洋車的車伕的悽慘故事,反襯了當時社會對底層人民的剝削,突出了社會的腐敗。在語言中的京味兒的學問,異常之多,依然需要我們去發現挖掘,不斷的去探索,才能更好地去運用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將語言變得更加生動,又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氣息,變得通俗易懂,又十分動人。

篇二:《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何夢曈

在假期裡,我閱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其中吸引我的並不是生動有趣的寫作手法和一個又一個引人深思的章節,而是書中深深的“京味兒”。

這本小說最大的特點是獨具北京特色的語言,這幾乎成了一種標誌性的東西,在《駱駝祥子》裡更是有淋漓盡致的展現。有湊個塊兒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飯食叫“嚼穀”;當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言語,如“來吊棒”便是調情之意,稱娼主為“老叉杆”。書中諸如此類北京方言俗語數不勝數,這種以北京話為基礎的俗白、凝練的文字,極富有市井色彩,充滿通俗的趣味。

提到北京話,我們通常會想到“吃了嗎,您吶?”、“勞駕”、“回見”、“哥們兒”、“今兒個”這些熟悉的日常用語,北京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大多數人的話語系統、語言習慣,說起這些詞兒,感覺特有範兒,帶著譜兒,有那麼點兒瀟灑、隨意、自在的意思。從中不難看出京腔或是京片子的一些特點:帶有明顯的兒話音,愛用象聲詞,有“稀里呼嚕”、“七嚓咔嚓”之類,愛打比方,愛說歇後語,如“羊上樹”,“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也有些俏皮話,什麼“肝兒顫”、“老頭鑽被窩”,還有一些詞尾讀輕聲,比如“大爺”的“爺”就讀輕聲等等……

北京的文化厚重而深邃,又不乏親切可愛,像鐵石一樣深深的吸引著我。希望大家可以認真閱讀這本書,用心體會書中的京味兒。

篇三:《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覃思欽

老舍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也是京味兒十足的。

首先,書中的京味兒就是體現在語言文字中了。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方言、兒化音和口語表達,例如“拉晚兒”、“車份兒”和“嚼穀”。使得文章的語言更加活潑,京味兒更加濃厚。

其次,作者寫出來大量的北京真是存在的地名,例如西安門大街、南北長街、西山等等。除此之外,作者還對北海、積水潭等景色進行了細緻的描寫,使老北京在我們心中變得真實、親切,彷彿自己已置身其中。

最後,就是書中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特點,體現了老北京的文化特徵,就比如祥子給劉四爺送禮的描寫,“他想好,破出塊兒八毛的,得給劉四爺買點禮物送去。禮輕人意重,他必須拿著點東西去,一來為的是道歉,他這些日子沒能去看老頭兒,因為宅裡很忙;二來可以就手要出那三十多塊錢來。”儘管祥子省吃儉用來攢錢買車,可他依然為劉四爺送禮。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舉動,突出了北京人這種豪爽、好面子的性格,讓我們對老北京人有了更深的瞭解。

老舍先生筆下的駱駝祥子是如此的真實,京味兒優勢如此的濃厚,這樣的一本書,誰能不被它所陶醉呢?

篇四:《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孫凡茜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伕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祥子的悲慘生活深深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反映了當時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老舍在語言的運用上,得力於其對北京市民語言的熟悉,形形色色的人物語言通俗樸實、生動鮮明、京味十足。小說人物的語言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老舍習慣運用北京市民俗白、簡潔的方言,用老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把平凡的話調動的生動有力,燒出白話的原味兒來。”

如祥子的語言,厚實而樸拙,他在第一次買車時,由於心情激動,只會說:“我要這輛車!”賣車的車主誇耀車好,希望加價時,祥子還是那句話:“我要這輛車!”從祥子的語言中,突出祥子的憨厚和淳樸。高媽勸祥子放錢:“告訴你,祥子,擱在兜兒裡,一個子兒永遠是一個子兒!放出去呢,錢就會下錢?沒錯兒,咱們的眼睛是幹什麼的?瞧準了再放錢,不能放禿尾巴鷹。當巡警的到時候不給利,或是不歸本,找他的巡警去!一句話他的美事得擱下,敢!打聽他們放餉的日子,豬窩掏;不還錢,新鮮!將一比十,放給誰,咱都得有個老底;好,放出去,海里摸鍋,那還行嗎?你聽我的,準保沒錯!”這番話,乾脆利落、生動鮮明,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兒話語“沒錯兒、一個子兒、兜兒”,北京方言中狹隘的四字語“禿尾巴鷹、海里摸鍋”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擱下”等,都從側面反映出老舍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語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徹。再看虎妞:“不出臭汗去心裡癢癢,你個賤骨頭!我給你炒下的菜,你回來不吃,繞世界胡塞去舒服?”以及下面的對話:“上哪兒啦,你?”她一邊盛菜,一邊問。“洗澡去了。”他把長袍脫下來。“啊,以後出去言語一聲!別這麼大大咧咧的甩手一走?”

這些都是老舍創造性的運用北京市民俗白、淺易的口語,用簡單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兒的語言寫出的值得世人讀的而且美好的句子,乾淨利索,平易近人而不粗俗,就像北京的人、建築以及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也跟特有的歷史有關。

篇五:《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賴卿艦

京味兒,北京味兒,北京語言的味兒。要評析這玩意兒,對於我這個南方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既然我對北京方言瞭解甚少,那我就另闢蹊徑,不如從相聲這一塊兒入手,這樣也許會事半功倍啦!

首先,關注這個“兒”化音,比如:京味兒、內味兒,車口兒,大雜院兒……都是加了“兒”字的,仔細斟酌,推敲,把“兒”字去掉:京味、內味、車口,大雜院。你會發現,去掉了“兒”字,節奏就不再明快了。

還有,有時會在“兒”的後面加上一個輕聲的“個”,例如:今兒個,明兒個,昨兒個……你沒完全必要探究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這完全是為了押韻,為了節奏,為了音韻。

再來,愛用擬聲詞,如:“七叉誇叉”幹完了活兒、“唏哩呼嚕”地吃了一碗麵兒,“稀里嘩啦”地撒了一地。這就讓語言更有地方特色,讓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更有畫面感。

第二、疊詞詞尾音,如:奶奶——奶耐、姐姐——姐介、哥哥——哥個等等。每個詞的最後一個字要變成輕聲。讀起來更加輕快了。

總結一下,北京方言中的特點都是為了讓語言跟加輕快,押韻,明亮,獨有一方特色,體現北方同胞們乾脆利落爽快的性格。

現在你收穫的應該不少了,最後,做一個練習。如果你可以順利的讀出來,那麼,你離“北京人”就更進一步了。“今兒個擱車口兒,你姐介一下子唏哩呼嚕的吃了一大碗麵兒,瞧這給她餓的。”大聲讀,奧祕就在其中。

篇六:《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劉芮彤

京味兒文學是對北京文化的闡釋,是作家、學者們對北京樸素而直觀的理解。老舍是京味文學的代表,他創作的小說和話劇成就很高,他寫的《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和《龍鬚溝》等作品至今都影響深遠,它們都是京味兒文學的代表。

特有的方言就是一種京味兒文學,在《駱駝祥子》中出現了很多,比如洋車伕所說的“拉晚兒”,就是指晚上跑夜班車;“殺進腰”就是勒緊褲腰帶,打起精神;“車口兒”就是停車處;“嚼穀”就是管飯食的地方。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的粗俗言語,像這樣的北京俗語書中數不勝數。這些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文字極富有市井色彩,充滿了通俗的趣味。

《駱駝祥子》中還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如文中的衚衕、四合院、大雜院、白塔寺、廠甸以及小酒鋪、天橋、茶館等等都浸透著一種獨特的鄉土氣息。它給人們展現出一種獨具個性的人文、社會、歷史,處處都與舊時的北京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巧妙運用北京話可以使文章的語言充滿魅力。《駱駝祥子》中的語言讓我們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主人公此時此刻的感受。在讀《駱駝祥子》的時候,這些兒化音、北京話,讓我們身當其境的感受到祥子當時的心情。讓《駱駝祥子》增添了一抹厚重的色彩。

《駱駝祥子》這篇文章是沉重的,老舍在文中所用的北京兒話讓這篇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狀態的文章更加沉重。

篇七:《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駱駝祥子》講述了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名叫祥子的車伕本對人生充滿希望,對生活充滿憧憬,最後卻變得墮落的悲慘故事。

祥子只是一個當時社會的底層人民,過著成天拉車的生活,被剝削成了他永久的標籤。一次次的努力,只為過幸福日子,結果卻還是功虧一簣。希望的光被社會的黑暗所熄滅。如同被玻璃罩蓋著的蚱蜢,跳上天空的夢想永遠被泯滅,一次又一次撞擊玻璃罩後的失敗告訴他,安逸地躺著是最好的選擇;如同被動物園關著的鳥兒,無論如何遐想與努力,也不會有翱翔藍天的鳥兒那樣自在快樂了。

沒有夢想的人,只是一副活屍罷了,祥子的想要幸福的想法真的根本沒有一點錯,可社會的黑暗,卻讓白也變成了黑,對的也成了錯的。

在語言風格方面,老舍的《駱駝祥子》創造性地運用了北京人兒的口語,“把頂平實的話調動的生動有力”,給通俗樸素的文字又增添了“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使人一讀就能感受到小說親切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老舍的這種語言風格,我仔細閱讀了第4章中,老舍對車廠老闆劉四爺的介紹

人和車廠的老闆劉四爺快七十歲了;人老,心可不老實。年輕的時候他當過庫兵設過賭場,買賣過人口,放過閻王賬。幹這些營生所應有的資格與本領力氣路,手段,交際,字號等等一一劉四爺都有。

這段文字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呢?那就是:簡潔、凝練,沒有一點兒“拖泥帶水”!然而,老舍先生的文字雖然簡短,但劉四爺的人物形象卻並不模糊。通過這麼小段話,一個苛刻凶狠、老練、剛強的人物形象便”一覽無遺”了。

尤其是”人老,心可不老實”這句話,筒練之中內含對比,短短七個字,把劉四爺的年紀和性格都寫了出來,可謂是功力深厚。這種寫作手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也就是說,有的時候,我們寫作並不需要太多的鋪墊,直陳其事,直接寫到最關鍵的資訊就可以了。

此外,我注意到了一個在這本書裡似乎並不怎麼起眼兒的人物。在語文課堂裡,大家也並未多提。我嘗試著細讀第10章“車伕老馬”這一人物形象。也有一些小小的發現。

“車伕老馬”的這個形象,不僅起到了揭示當時社會背景的作用,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後續情節的發展,成為祥子人生態度轉變的關鍵因素之一。

車伕老馬在緩過神來之後,善良的祥子買來了10個羊肉包子請老馬和他的小孫子小馬兒吃。

最後,在茶館裡眾人的幫助之下,老馬帶著小馬兒,準備回家去了。

這時祥子呆呆地立在門外,看著這一老和那輛破車,心中感到一種向來沒有過的難受。在小馬兒身上,他似乎看見了自己的過去;在老馬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將來!

“那輛破車”就是老馬自己的車。前面提到,祥子一直以來的人生執念就是一一有一輛自己的車。但是,老馬的出現讓他突然感到即使有一輛自己的車又怎麼樣呢?有一輛自己的車,他祥子不是一樣會重蹈老馬的人生悲劇嗎?就這樣,祥子的人生信念與“價值支撐”悄悄地崩塌了,這也許就為他在後文的墮落作了鋪墊。

所以,“老馬”這個人物其實就跟祥子一樣,揭示了勤苦而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勞動者的共同命運,揭露了不讓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會現實。

我覺得在第十章中,這個人物形象刻畫的是非常巧妙的。既揭露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又推動了相應的情節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主旨,算是“一石三鳥”。

歷經了種種劫難之後,祥子不僅吸菸,有時也賭博、喝酒,“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現在他都覺得有些意思。“他也不再想買車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合群,而是設法向大家表示他很合群。後來,他到一位夏先生的家裡去拉包月了。

至此,那個勤勞苦幹、積極向上的祥子已不復存在了,接下來的祥子,便只是一個“得過且過,渾渾噩噩”的祥子了。

祥子自己似乎也想明白了:買什麼車呢?“買,丟了;再買,賣出去;三起三落,像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

來大概總結一下,我們在之前說過,《駱駝祥子》這本書講的就是祥子人生中的”三起三落”。而這本書後面的內容,主要講的就是祥子人生中的“第三起和第三落”。祥子拿虎妞的錢買了生命中的最後一輛車,卻又因埋葬虎妞而賣掉了生命中的最後一輛車。在經歷了這生命中的“第三起第三落”之後,祥子終於墮落了。他抽菸、賭博、喝酒,他不再渴望買車,不再渴望改變。

這正應了一句話:舊社會,把人變成鬼。

篇八:《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王悠雅

在《駱駝祥子》中我發現了許多帶有老北京味道的文字,其中帶有兒化音的詞尤其得多,這是老北京特有的韻律,令人一聽就知道是老北京的土特產。除了詞語,我眼中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一共分成三個方面:

一、對人物的描寫

在開篇,作者老舍有這麼一段對祥子的描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麼寬,多麼威嚴!……”這段文章中用了許多的老北京的詞語,用這些白話描寫像祥子一樣的車伕,真是恰到好處。

還有對人物的語言描寫,“怨不得你躲著我呢,敢情這兒有個小妖精似的小老媽兒;我早就知道你不是玩藝,別看傻大黑粗的,韃子拔菸袋,不傻假充傻!她的聲音又高了起去。”

這是對虎妞的語言描寫其中也有許多老北京的土話,但這些北京話就更直觀的直接寫出人物的特徵了(虎妞的潑辣)

二、老北京的特產

文章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裡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溼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再來一碗!”看完這段話,我的腦子裡一直想著這句話,那一碗“頂香”的老豆腐見證了祥子的再次興起,和投向祥子的那束光。讀到這部分也讓身為吃貨的我“哈喇子”直流呢。在《駱駝祥子》這樣沉重的題材背後,也少不了像老豆腐、熱燒餅夾爆羊肉、薰醬肉這讓的老北京傳統美食呢。

三、當時社會的腐敗

《駱駝祥子》中的京味兒,不止表露在文化、特產方面,也表露在當時的黑暗社會方面。世世代代住在北平的人,不論底層人民還是普通市民,他們的惡習是從小浸染出來的,在大雜院裡嚼舌根子,肆意傳播謠言,或撒潑罵街。像祥子這樣來城市謀生的,在北平只能幹髒活累活,也最終會成為一群地痞無賴。即使是祥子這樣要強、正直、體面的人最終也在腐敗的環境裡墮落了。這是北平市民獨有的醜陋陰暗心理,這也正是老舍作品中對文化的批判與民族性的關注。

老北京特色厚重深邃,兼有雅俗,又不乏親切可愛,像磁石深深的吸引著我,讓我們有強烈的歸屬感,獲得心靈的安穩和愉悅,這永遠是我們棲息的樂土。讀《駱駝祥子》,讓我體會到了濃濃的老北京氣息。

篇九:《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林家亦

在閱讀駱駝祥子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裡充滿了濃濃的“京味兒”色彩。

每當我一“頭扎進”書中時,我總能被裡面的一些京味兒話給逗笑,如洋車伕的“拉晚兒”,就如同今北京跑夜班車;還有將腰帶”殺進腰”,就是緊緊腰帶,打起精神,好去賣力拉車的意思;“車口兒上”就是停車處,好比現在火車站外邊計程車拉客的地方……等等等等。這種老北京語言,在駱駝祥子裡似乎形成了一種標誌一般,獨具特色。

老舍先生不光把語言方面描寫的淋漓盡致,飲食文化方面也是描繪的津津有味。

關於老北京的吃食,書中也有不少描寫:祥子從軍隊裡跑回來,便吃了碗老豆腐,澆上點醋,花椒油,韭菜末,頂香!和虎妞吃燻肉幹,喝白乾。小攤子上來碗餛飩,撒點香菜,就著個熱燒餅加夾爆羊肉,那叫一個美味!這些都讓讀者有種“邊看邊流口水”的感覺。

駱駝祥子中的京味是老北京的一種文化,這本書也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點象徵,希望大家都能仔細品讀這本書,品味這本書中的“老北京”。

篇十:《駱駝祥子》品析京味兒

張祺然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小說,老舍用北京話寫出了京味兒。主要內容是在舊社會中國北平的一個拉車伕祥子從農村走出來,為人善良淳樸,老實健壯,能吃苦。他不斷掙錢希望能買一輛車,但每次都破滅。最終在這種環境下變得麻木,貧困潦倒,愛佔便宜,自暴自棄的人。當時的京城是處於戰亂中的,但在老舍先生的筆下仍然字裡行間的透露出濃濃京味兒。

首先,老舍先生用了很多充滿京味兒的詞。像“打鼓兒的”,是指老北京收舊貨的小販;“小過節兒”是指細節,小規矩;“擱著這個碴兒”是指暫不瞭解,以後再說。這些詞很多帶著“兒”“的”,是老北京話,我們現在都不常用,是老舍先生在充滿京味兒的《駱駝祥子》中才會用到的。

其次,老舍先生的文章再現瞭解放前老北京市井街道的模樣。在老舍的筆下,北平的街道是擁鬧的,街道上有茶館和小店,裡面各行各業的人,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大到豪門富家少爺小姐,小到貧困潦倒的小販和車伕都可以在休息時落個腳。茶館裡有個掌櫃,鋪面整齊,可以終日暢飲也可以飲一小杯就走。街上還有天橋,各色的貨攤,賣藝的場子,有說相聲的,耍雜技的,變戲法的,一圈圈的人擁上去,圍著看著笑著。街道本身就很擁擠喧鬧,很多小販擺著鋪,叫賣著,吆喝著,很多車伕跑著,還有一些車伕在路邊等著。街上的人來來往往,有車伕拉車,也有坐洋車的。人的吆喝聲,嬉鬧聲和車的喇叭聲,摩擦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了北平擁鬧的街道。

在《駱駝祥子》中,老舍先生還把當時北平的社會狀況生動再現。當時的北平,有富人和窮人之分。有錢的當然就是豪門富家,出門有私家車伕拉車,穿的也體面講究。住在大豪宅裡,有僕人收拾屋子整理家務帶小孩,不愁吃喝玩樂。他們是店主或廠主,極其愛護自己,愛錢如命。沒錢的,就是拉車的,打工當僕人的,叫賣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收入。住的屋子一修再修,已經沒了個樣。在富人家裡打工要時刻看著人家的臉色,要會討人喜,一不小心就只能走人。那些人身體不好,總是感覺只剩一口氣,受了委屈說不出口,只能自己憋著。有的人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早早的就見了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