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推薦10篇)作文

篇一: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推薦1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丁,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丁。“丁”姓是什麼來的?歷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丁”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丁”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丁姓的來源:其始祖為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濱,於是以姜為姓。姜姓子孫經夏、商兩代,到周時有姜尚,俗稱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師,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今山東省北部、河南省東部)。其長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時為重臣,諡號為齊丁公,其子孫便以諡號為氏,稱為丁氏,並尊丁公伋為丁姓始祖。

丁姓的歷史名人:丁謂(公元966~公元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兩浙路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與王欽若等人並稱為五鬼。先後任參知政事(副相)、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相),封晉國公。前後共在相位七年。

丁姓的現狀:丁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四。

四、研究結論

1、丁侯為殷商諸侯。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丁侯因不從而被周所滅,其祖孫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為氏。

2、出自姜姓,為姜太公的後裔,其始祖為姜假,以諡號齊丁公為氏,稱為丁姓。

3、為孫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江表傳》雲:“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所以,後世的丁姓中國人之中,特別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為孫氏傳自周文王第八子康叔。

篇二: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姓丁的同學,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丁。“丁”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我對“丁”姓歷史和現狀做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丁”姓來源:出於高陽氏顓項之後。顓頊子稱,稱氏族居住在今河南東南的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化。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為六個大部落。陸終的第三子籛鏗,又稱丁祖氏,丁姓。

“丁”姓歷史名人:丁德文海洋生態醫學館;丁取忠近代數學專家;丁文華廣播電視專家;丁大釗核物理家;唐代詩人有:丁居晦、丁謂、丁澤……

“丁”姓現狀:當代丁姓的人口僅40萬人,佔全國0。43%並且“賈”性比“丁”性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丁”姓出於高氏之後,吳回之子陸中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為六個大部落。又稱丁祖氏,丁姓。

2、歷史上,“丁”姓名人輩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丁秋,戰國哲學家丁雲鵬……。

3、2018年,我國戶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丁”姓排名第四十八位。

篇三: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孟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提出

因為我姓孟,所以很想了解一下孟姓

二、研究方法

網上收集

三、資料整理

孟姓的起源,孟姓的來源

姓氏:孟

拼音:Meng

歷史:孟姓在臺灣未進入前一百大姓,在大陸,孟姓是第八十四大姓。孟姓最早的起源有三:一、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在魯恆公時被分封,稱仲孫氏,後來,魯國內亂,慶父連弒魯國國君子般和魯緡公兩位國君,當時民間有[慶父不死,魯難不已]的說法。後來仲孫慶父出逃到莒國,改稱孟孫氏,後被押送回魯國,途中自知罪孽深重而自殺,慶父死後,他的長子公孫敖攜帶他的屍體回到魯國,繼承爵位,仍然稱孟孫氏,數年後,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二、春秋時期,衛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就以他字中的“孟”為姓。三、另有記載說,衛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氏,後來,孟姓還可能來源於古代南中的少數民族,如三國時期有南中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武威兩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孟姓世稱昌平望,武威望。姓纂:魯有孟孫氏,魯桓公子慶父之後,以孟為氏。孟氏參照孔氏做法,也使用全國一致的輩序譜(昭穆):星、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孟字的字形演變:

孟氏名人有亞聖孟子,事母至孝“哭竹生筍”的孟宗,著名詩人孟浩然,名將孟珙,孟浩然、孟雲卿、孟郊、孟知祥、孟昶、孟稱舜、孟善等等。

歷史名人:哲學家孟子

孟軻,人名,即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

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姓現狀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佔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佈於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佔孟姓總人口的2l%。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迴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

孟字草書

四、研究結論

一、傳說“孟”姓起源有三

1、春秋時期,魯國莊公的庶兄魯恆公之子慶父,慶父連弒魯國國君,自知罪孽深重,將自己改稱孟孫氏,其後代又簡化孟孫姓為孟姓。

2、春秋時期衛國靈公有位庶兄縶,字公孟,他的後代子孫以他字中的孟為姓。

3、另有記載說衛國國君襄公的兒子叫公孟,他的子孫以公孟為姓,後來簡化為孟姓。

二、歷史上“孟”姓名人輩出。有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孟子。少數民族領袖孟獲。唐代著名詩人孟浩然………。因此,孟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昌平。

三、據統計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7%。

篇四: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的提出

姓有很多,比如:林、陳、李……可是我們並不瞭解我們姓的來源,我要對我的姓展開一次大調查。

二、調查方法

上網查詢關於胡姓的資料。

爸爸瞭解我們家有多少人姓胡。

檢視書籍、報刊等。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資訊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網上

胡姓的來源

胡人呢,所居住的地方,都是以胡為地名,我們在地圖上可以查到,葫蘆河、胡亭……由於上古的時候把一些諸侯,封在以胡地命名的地區,就叫鬍子國,在古時候有兩個鬍子國,一個是後夔的後代,叫歸伯,在商代的時候封他為鬍子國,因此,他的後代呢,被楚國滅了以後,就以國名為姓,就叫胡氏,還有一支是,周武王滅殷的時候,他封他的同姓,姬胡為鬍子國,這個鬍子國後來也被楚國所消滅了,因此,他的子孫呢也改姓為胡。

爸爸的講述

歷史上的胡姓名人

胡璦、胡詢餘、胡剛中、胡敏、胡大昌胡奕防胡久山胡佐湘胡建明胡林翼……

四、結論

1、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他害怕六國貴族復辟,於是,就把十萬六國貴族,遷往到關中,但是,燕國有一個叫盧生,他還是認定秦國的一定是胡,所以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聽了以後呢,就讓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東胡,把胡人趕出了河南之地,還修了萬里長城,這都是跟胡人有關的歷史。最後,秦始皇死了以後,他的兒子秦二世叫胡駭也是跟胡有關,胡駭暴政天下,引起了陳勝、吳廣的揭竿起義,最後呢,終於滅亡了秦王朝,所以秦朝最終還是亡於胡手。

2、遠古時期,胡人是以遊牧為業的民族,特別善於騎射,為了行動方便,胡人製作的衣服,非常適用於作戰,黃帝時,胡人製衣就已出名,據說戰國時期,人們爭相效仿,因此,也就有了趙武靈王要改胡服騎射,可見胡人具有非凡的智慧。

3、胡人漢化以後,大多以族名為姓,許多少數民族在後來都改為胡氏了,除了漢族胡姓,我國的許多少數民族中也有胡姓,今天,胡姓在全國的人口有1000餘萬人,是住居中國第20位的大姓。

篇五: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孫”,我也有很多鄰居姓“孫”,“孫”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姓“孫”的名人有哪些?“孫”姓的現狀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孫”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或者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在網上查詢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評定武庚叛亂,封康叔衛封,建立衛國。康叔在當地統治有方,很快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國,成了衛國的始祖。春秋時,他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又稱孫仲,他的後代就以孫為姓。

歷史名人:

三國時期吳國的主人叫做孫權,在位24年。孫中山是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春秋末年孫武利用五行相剋的原理寫了《孫子兵法》。

現狀:

“孫”姓在全國三十多個省廣泛分佈,據2022年統計,全國一共有1848萬人姓“孫”,為全國排名12,與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四、研究結論

1、“孫”姓來源於商朝的“姬”姓,距今有較長的歷史。

2、姓“孫”的歷史名人有很多,例如孫權、孫武、孫中山等。

3、“孫”姓在全球排名第12,與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篇六: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2021-04-02閱讀169

一、問題的提出

之前,我經常聽到有些人拿姓氏開玩笑,說姓氏相同的人在很久以前是一家人,最近在學校裡,我們也在上課的時候學了一些關於姓氏的課文,因此激發了我的興趣,於是,我便對“呂”姓進行了一次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詢書籍資料。

2、詢問周邊呂姓的長者。

3、查詢百度。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呂姓出自於姜姓,是根據國號而來的姓氏,祖先是伯夷,在歷史上屬於炎帝的後代。

2、歷史上姓呂的人才輩出。有秦丞相呂不韋;漢高祖皇后呂雉;東吳名將呂蒙;唐朝哲學家、唯物主義者、音樂家、自然科學家呂材。在各個領域發出燦爛的光輝。

3、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中國姓氏中,呂姓居於第40位。

篇七: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郭,我也有好幾個同學姓郭。郭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郭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郭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郭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源於姬姓。西周時期,武王封其叔虢仲於陝西寶雞,稱西虢(guo)國(虢通“郭”)。周平王東遷時,西虢遷於河南,改稱南虢,春秋時滅於晉。周武王封其叔虢叔於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北。周平王東遷後,把東虢之地給予東遷有功的鄭國,東虢後裔虢序北遷山西平陸,史稱北虢,後滅於晉。西虢、東虢、南虢等三國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後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後的郭姓是中華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2、歷史名人。

郭子儀:

郭子儀(697年—781年),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人。唐朝傑出名將,政治家、軍事家。早年以武舉中第,入仕從軍,累遷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亂爆發後,拜朔方節度使,率兵勤王,收復河北和河東地區,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長安後,奉命調兵遣將,驅逐吐蕃敵軍。廣德二年(764年),僕固懷恩引領吐蕃和回紇入侵時,單騎說服回紇,合兵大破吐蕃。大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後,拜太尉、中書令,充皇陵使,賜號“尚父”,增加食邑,剝奪實權。

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師,諡號忠武,配饗代宗廟廷,陪葬建陵。

郭沫若:

(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1]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2]、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4]、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三、郭姓的現狀。

先秦時期,郭姓主要活動於河南、陝西、山西、山東、河北地區。秦漢時,郭姓已向南北擴散,北抵內蒙古、西至甘肅、東觸江蘇、西南入四川。三國兩晉時,郭姓已經分佈於長江南北的廣大地區。

篇八: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身邊有不少姓張的朋友。

心裡不由的產生了一些疑問:

‘張’姓氏的由來是什麼?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

我國現在姓張的人數排第幾名?

帶著疑問,我做了一份關於‘張’姓氏的歷史與現狀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從書籍、報刊和網路上查詢

2、詢問朋友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最早出自於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於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於青陽(今河北清河)。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張仲景、張衡、張遂、張旭、張擇端……

現狀: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張’姓來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於以職官稱謂為氏。

2、歷史上,姓張的名人輩出。如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

3、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篇九: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問題的提出

從古至今,我們都有一個關於自己的姓氏,但在這姓氏中間,還有什麼隱藏的祕密呢?為此,我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姓氏,“李”姓的起源和現狀。

二、調查方法

可以查閱與姓氏有關的書籍

可以詢問我們的長輩

還可以通過電子裝置來查閱與姓氏有關的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字的起源

古往今來,名人輩出,數都數不過來,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南唐後主悲催的那個末代皇帝李煜等等……在歷史上,理性的豪傑枚不勝舉,如:飛將軍李廣,婉約派代表李清照,《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等等看今天,香港李首富嘉誠,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功夫皇帝李小龍……從最早發現的甲骨文的“李”字到今天的“李”字,變化不大,讓人一目瞭然。

2、李字的歷史

李爾(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出生於今河南省鹿邑縣,其職務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周朝之前沒有李姓,李耳的祖上世代擔任大理一職。古代“理”和“李”聲音相同,由姓氏——李姓誕生了!

四、研究結論

“李”字在百家姓中排名於第四

在全球姓李的人有9276萬

姓李的名人有很多很多,需要進一步我們去查詢資料。

篇十:關於黃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

關於尹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有各種各樣的姓,可是隻有1個人姓尹,於是我就抱著好奇的心情查找了尹字的資料,查資料以前我提出了

(1)尹字的來源有哪些?

(2)歷史上姓尹歷史名人有那些?

二、研究方法

1、找身邊姓尹的人尋找資料。

2、上網查詢資料。

3、在圖書館尋找資料。

三、資料整理

“尹”姓的來源: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其來源及其複雜。據考證尹姓分別源自少昊,西周作冊尹佚,官名兮甲,少數民族漢化。

1、源於少昊,殷封尹城。

出自少昊的後代,以邑為姓。唐代張九齡所撰譜牒《姓源韻譜》記載:少昊的兒子殷,執掌工正,被冊封在尹城,他的後代子孫都以此為氏。

另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所載,據說少昊為古代東夷族的首領,號金天氏。

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相傳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少昊之子為工正,主制工失,被封於尹城,世稱尹殷。子孫世掌其官職。殷的後代多用封邑名“尹”作為姓氏,周朝時尹氏子孫的封地一直在尹這個地方。是為河南尹氏和山西尹氏。

2、源於西周作冊尹佚,官尹始祖。

《清華簡》記為“作冊逸”,尹佚,也稱史佚,曾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曆法並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

尹佚死後,“作冊尹”就成為了西周沿襲商朝所設的王宮內廷史官官僚機構,職責為幫助周天子起草文書,主持策命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職。西周滅亡後,尹氏獲封邑,稱“尹邑”(河南宜陽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

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

3、出自兮甲,以官為氏。

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擔任的官職是內史。西周時內史又稱“內史尹”或“作冊尹”,簡稱“尹”,世稱兮伯吉甫為“尹吉甫”。

兮伯吉甫死後,嫡子伯封承襲了官職。西周滅亡後,伯封跟隨周平王東遷獲得了封邑,稱“尹邑”(今河南新安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

4、源流四:出自少數民族漢化。

出自少數民族漢化。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尹姓分佈。

歷史上姓“尹”的名人:1、尹繼倫,開封浚儀人。宋初為殿直,先後參加攻滅南漢、南唐、北漢等戰,升至緣邊都巡檢使。端拱二年(989)七月,遼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精騎數萬南襲,企圖攔劫宋護糧軍,他率千人巡邊,遼軍置之不顧,繼續前進。

他乘休哥不備,命士卒趁夜悄隨其後,次日拂曉,進至唐河、徐河(今河北徐水西南)間,乘遼軍早飯,襲擊休哥駐地,殺其大將一人。休哥受傷,乘馬先遁,餘眾潰散,死傷甚眾。以功升長州團練使。因其面黑,遼軍每每相戒當避“黑麵大王”。

至道二年,太宗命他為靈、慶兵馬副都部署,率軍攻西夏,至慶州(今甘肅慶陽),病卒。

2、尹洙(1001~1047年),字師魯,河南府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散文家。

天聖二年,考中進士,授正平主簿,遷河南戶曹,選為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貶經略判官。後期,遷右司諫、渭州知州、兼領涇原路經略公事,因事再貶均州酒稅。

慶曆七年,去世,私諡河南先生。提倡古文運動,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傳於世。

尹洙論文,尊崇孟子、韓愈;他說,為文章,當“務求古之道”。歐陽修謂“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是是非非,務盡其道理,不苟止而妄隨”,范仲淹亦稱“其文謹嚴,辭約而理精”。

然尹洙所作多章奏記序,一般質樸無文,成就不高。尹洙雖尊崇韓愈,卻不排斥佛老,在《送李侍禁序》中說李君“樂於佛氏之說”,“非取其所謂報施因果,樂其博愛而已”。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二卷等傳世。

3、尹焞[宋](1071年—1142年)字彥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陽)人。靖康(一一二六——一一二七)初召至京師,不欲留,賜號和靖處士。

紹興四年(一一三四)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說書。八年(一一三八)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工書,嘗手書歐陽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傳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於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書院。

四、研究結論

尹姓在當今已經是姓氏排行榜第91名大姓,人口較多約是全國漢族人的100%0。19,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古時候姓尹的人,小部分都是一些有實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