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難出大師作文800字

巨人牛頓將自己視為海濱玩耍的小孩,此番評價叩問著我們這個時代及世人——為何再難出大師。

中國為何難出大師作文800字

曾幾何時,中國也經歷過大師雲集的時代。魯迅、康有為、梅蘭芳、“三錢”……從科學至人文領域無不星光璀璨,然而時代走入現代,再無大師閃耀人心。這又是何緣由?事實上,此時代的“大師”正是缺乏牛頓那般自我卑視,那般對靈魂的滌盪。

想起周國平對人的比喻:“世界是大海,人都只是只容量確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裡的水,我看見許多可憐的小碗拼命在海里翻騰,為的只是舀到更多的水。”生活之海,名利之水,激盪翻騰。很多時候,我們的“大師”就像這些碗一樣,不知自己的容量,更沒有對以往的自我有過否定。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大師之所以成大師,正是大師們能夠通過不斷觀照,反省自我的內心,認清自我以及客觀世界的極限,確定自己這隻“碗”的容量,從而確定自我發展的方向,不斷獲取新的生命,新的發展。

然而,牛頓那般對自我的揚棄並非許多人想象的那樣簡單而灑脫。人易被困難,挫折擊退,無法前行,這於今天的時代猶甚。因此大師更需要有勇氣來對自我作深入骨髓式的反省與詰問,完成自我救贖。託翁便借小說《復活》中聶赫留朵夫的自我救贖,藉以來對自我人性作出一記有力的叩問。如此,不難說明大師總為靈魂圈起一塊生存的綠地。

牛頓自喻海濱玩耍的小孩亦讓我想起中國畫史上最著名的畫,書、印“三絕”的齊白石。然而,你可知齊老也是一位低姿態的謙謙君子?文人相輕是同行的通病,而齊老卻記懷謙卑之心,以低姿態視之。張大千辦畫展時,他第一個捧場,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畫家,以詩明志:“我願九泉為走,三家門下轉輪來”。如此低姿態令人佩服,更令人肅然起敬。

不難理解,此般低姿態亦是一種大師對自我的卑視。其實,大師的風範並不在於他強勢的外表與斐然的成績,而在於他成熟外表下,有一顆充盈的種子,圓潤晶瑩,能夠在人間深處的土壤中深深紮根,發芽開發飽滿的來,驕傲綻放人生全部的光榮與信仰,繁榮與夢想。

為何再難出大師?或許真缺少自我卑視。我們期待一位位如牛頓般的巨人,共同撐起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