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有感1000字作文

選擇與行動

觀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有感1000字作文

《我和我的父輩》是國慶三部曲中的第三部電影,它的四個故事《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按照時間的順序,分別講述了抗戰時期、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四個不同時期父輩的感人故事。

第一個故事《乘風》發生在1942年,講的是日軍對冀中平原展開大掃蕩的時候,冀中騎兵團的戰士馬乘風和他的團長父親馬仁興的故事。當時,騎兵團的電報訊號被日軍截獲,所以遭遇了日軍大部隊,雙方實力懸殊,而馬乘風正帶著發報機在外尋找政委等人,就在千鈞一髮之時,馬團長決定打訊號彈讓乘風發電報,引日軍圍攻騎兵小隊,他通過犧牲自己的孩子來保全大部隊和百姓的安全。也許有人會問,難道馬仁興就這麼忍心的利用自己的兒子來保全自己嗎?答案是“不”。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馬仁興要保全的是自己身後的冀中平原的百姓,他選擇用自己孩子的犧牲換來千千萬萬孩子的安全,因為他們需要騎兵團,需要共產黨,需要中國軍人來守護他們的安寧。

第二個故事《詩》以1969年我國研製長征一號火箭為背景,講的是一個父母都是火箭研究專家的特殊家庭的故事。當時,幾次測驗火箭助推器都發生了爆炸,如果想要知道失敗的原因,只能靠眼睛去觀察,但觀察員很有可能在爆炸中犧牲。但是父親為了儘快得到爆炸的原因選擇做了這個觀察員,卻不幸殉職。最終,研究團隊通過父親的觀察資料,經過不懈的努力,火箭試驗終於成功了。一邊是有可能犧牲自己卻可以讓祖國的科技進步,另一邊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最終父親選擇了前者。這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千千萬萬個科技工作者家庭的縮影,他們甘於奉獻和敢於犧牲的精神讓我們由衷的敬佩。

第三個故事《鴨先知》,發生在改革開放年代,講的是全中國第一個電視廣告的故事。父親在成為了藥酒店的銷售科科長之後,完了家裡幾百元錢,換來成堆的藥酒。父親與兒子在公交車上假裝不認識,推銷藥酒,卻被鄰居戳穿,生活過得灰頭土臉。但是父親沒有放棄推銷的行動,經過他多次的奔波竟然拍出了中國第一個廣告。後來他成了一名工程師,造出了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除了要相信自己、相信家人之外,更要相信只要有夢想、有創造力並且付出行動的人,必定會成功。

最後一個故事名叫《少年行》。講的是父親意外去世,由兒子小小設計的來自2050年的機器人穿越回來扮演他的“父親”。在學校自制飛行器比賽中,小小的飛機起火了,被同學嘲笑。後來,不甘失敗的小小到海邊繼續試驗飛機,卻依然失敗。雖然經過了許多失敗,但電影的最後,小小還是成功地研製出了能穿越的機器人。在電影中,兒子的父親曾說:“五千次的失敗才能做出我的偉大的產品。”是啊,如果才失敗了一兩次就放棄了,又能做成什麼呢?只有堅持不懈、不斷努力、永不言棄才能成功。

這部電影四個故事,時間從解放前到解放後,再到現在,跨越的時間雖然有些長,但它們卻有著相同的精神傳承。它們告訴我們,不僅要愛國愛家,還要願意付出、願意奉獻;不僅要有理想、有目標,更要有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