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作文800字(推薦15篇)

篇一:鄉情作文800字

鄉情作文800字(推薦15篇)

鄉情是什麼?是浪跡天涯遊子的慰藉,是不論走到哪,去到那,都會喚起漂泊在外遊子的久久不能釋懷的思念。我的家鄉——潮州,是永遠令我留念、神往的地方。

拿一件舊物,到敲著麥芽糖的老伯面前換一塊糖,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肚中飢餓的人,路過一家粉店,一碗熱熱騰騰的牛肉丸河粉,溫暖來來往往的路人的心……

汕頭靠近海,一有空便到海邊玩耍。一艘艘船隻漂在大海上,隨著翻滾的白色浪花起伏著,那一艘艘船上滿載著出海的海產品:鮮蝦、鮮魚、貝類、螃蟹……就如金山銀山般閃著亮光,這是汕頭一帶人致富的法寶。

潮汕著名的還有潮戲,古樸的勞動人民在臺下看:臺上一個個潮戲演員從頭到腳披著精緻的宮廷服飾,臉上化著濃妝,或紅或粉,一雙眉目如火如炬。表情更是多變,喜怒哀樂盡在臉上表達,匯聚一堂,如同一曲婉轉曲折的交響樂。每當我看到潮戲時,都會情不自禁想到我的家鄉,千絲萬縷纏繞著我的鄉情。

每當夕陽偏西了,最有趣的事是跑到外婆的菜園子幫外婆割菜。外婆摟著菜籃子,踏著花布鞋,邁著輕盈的腳步走進小菜園。成熟的荷蘭豆漲開了莢,咧開了嘴向外婆笑,豆蔓在晚風中搖啊搖,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輝,如金髮仙女那般的捲毛。卷得實實的包心菜像未開啟花瓣的花仙子,精靈地閃耀著新鮮的光芒。大白蘿蔔藏在地下,只露出自己的頭,顯得謙虛又樸實。外婆忙起來了,靈巧的手指撫著荷蘭豆,那豆子便像施了魔法般一個個蹦入菜筐,花兒般的包心菜整個移進了外婆的手裡,蘿蔔們也自覺地爬出土坑子。帶著滿滿一筐子的蔬菜。外婆忙起了晚餐。她給所有的菜都洗了個澡,用勤勞的雙手製作出了一桌子美味。那一頓家常菜裡包含的也是那濃濃的鄉情。

或許鄉情是一塊甜甜的麥芽糖,或許鄉情是一碗熱熱騰騰的牛肉丸河粉,但在我心中,鄉情是我心中永遠不能忘記得一部分。我就像新生兒眷念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眷念自己的家鄉,不論走到哪,去到哪,都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

我愛的家鄉——潮州,生我育我的地方,永遠令我留念、神往的地方。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如潮似水的鄉情。

篇二:鄉情作文800字

寧波的雪

侯睿涵

寧波潮溼,冬天是冷入骨子的。寧波的雪,是讓人期待的。

常看見大街上的人,裹著羽絨服,哆哆嗦嗦地走著,寒氣彷彿侵入骨頭。因這一分陰冷,寧波人才更期盼下雪。寧波的人們,不是在期待下雪,就是在短暫失望後,又開啟新一輪的期待。

寧波的雪是極少見的,不會出現“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雄壯之景。反之,寧波的雪是小氣的,斤斤計較,羞澀的。在某個冬日的夜晚,家家戶戶的菜香飄得很遠很遠。在門口豔紅春聯的映襯下顯得雪花分外地白。呀!雪就下起來了。雪片是小小的,星星點的兩三片,雪中比往日安靜。寧波人愛雪,愛玩雪,卻不愛破壞這份靜謐。寧波的雪,更像一位精緻的老太太,坐在自家院中,悠閒地搖著搖椅,安詳地面帶微笑。

寧波的雪,留不了過夜。夜晚,雪細細地下,白的雪,落到黑的樹木上,仿若一隻流著香甜芝麻豬油餡的湯圓。人們抓緊有雪的時光,有的甚至拿上了鏟沙的小鍬來玩雪。可是,雪都裝不滿一鍬。雪地裡是冷的,但是人們已盤算好了,回到家中,咪兩口老酒,塞幾顆茴香豆,也是快意的。第二天早上,雪就藏到土中去了,讓人生氣,來得少還不多留會!寧波人心頭的小埋怨正如對待忙碌的親友。心中想著至少也得待到元宵吧,缸鴨狗湯圓都不香了。嘿,真沒勁!然後又企盼著,期待著下一個雪天的到來。

寧波的雪,不止給人們留下了盼頭。寧波竹子多,公園裡、校園中,少不了綠竹的裝點。山裡,竹子特別多,立得整整齊齊,排得密密麻麻,莊重嚴容地迎接自己的朋友。雪飄下來了,沒甚麼聲音,柔柔地在竹葉上塗一層綠。綠的竹,白的雪。竹綠得讓人驚歎,雪白得扎人眼睛。竹林間瀰漫著竹的香。雪也是香的。

雪融的時候,是不好去外面的。融雪時,風也變得凜冽。待在家中,坐在床上,捧著一本書,向外望,街上沒什麼人,連樹也只是點點幾枝。天地間,有一種無聲的莊重。

待街上熱鬧起來。蹦蹦跳跳的小孩子們,又裹成一隻只湯圓,高高興興地出來。汽車的喇叭聲響起來了。人們對雪的新的一輪期盼又開始了。

篇三:鄉情作文800字

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我沒有家,自然而然,家鄉也就漸漸的遠離了我的視野。

家鄉,一個多麼美麗,多麼深情的詞呀。以前,我總是從文字中讀到別人的家鄉:山是高峻的,水是浩淼的;鄉情總是質樸而又溫暖的;鄉俗總是神祕而又有趣的。後來,我才意識到,雖然我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有生我養我的家鄉。

說到我的家鄉,我出生的地方卻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你瞧,不遠處就堆著幾處荒山,她們老是一副木然的神情,山腳下倒是有一片湖水,你總是水波不興,絲毫不見活潑的模樣。她們沒有引人入勝的鄉俗,更沒有曲折離奇的鄉間故事,她不過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我一直沒有想過將它和家鄉這個美好的詞語聯絡在一起過。

所以,但凡以前要寫關於家鄉的作文,我就十分頭疼。

直到那一天,我在書上看見蒲松齡寫的《山市》,從書中,我領略到《山市》的奇妙之後,我走出家門,望著那座山,竟然和書上分毫不差,如此美麗的景象,為什麼我以前卻沒發現。

很久很久以前,那裡就有幾座高聳入雲的樓房在它上面突兀而起,幾盞忽明忽暗的燈光在他的上空如星點般黯然飄渺,然後這一切又消失的無影無蹤。現在看她時,我並不覺得木然了,相反,枯木殘枝愈見她的滄桑;荒草迷離,更平添了她的生命;散落在山頂草尖的石獸殘軀,彷彿正訴說著她曾經奇特的歷史。

從此,我開始細細打量自己的家鄉,開始試著尋找它獨有的魅力。於是,山下的湖水漸漸的變得生動。春天,她平靜的倒映著藍天,倒映著白雲,倒映著綠樹,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夏天,她活潑的盪漾起粼粼的波紋,輕輕的波浪顯得有些調皮;到了秋天,水中那些安靜的蝦、魚自由自在的在水裡游來游去;冬天來臨,它早早的結成了冰,再蓋上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一片,一望無際。

於是,那些曾讓我覺得土裡土氣的鄉俗也變得引人入勝了,每年正月國一,家家戶戶的小孩都會出去討糖吃,我曾以為這很土,現在看來,那時的小孩,個個臉上掛起的笑容,不知怎的,心裡也有種高興的感覺,於是每一張臉龐變得十分親切,於是每一句方言都變得有情有韻,耐人尋味。

我愛我的家鄉,我身體裡流淌著你的血液,不管你多麼普通,都會成為我美好記憶的源泉。

篇四:鄉情作文800字

蕭然大地,風光無限。山清水秀,景色旖旎。其文明之光如星月之璀璨,受萬人仰止;其民勤勉良善、勵志圖強、奔競不息之精神,彷如化身馬良之神筆,將蕭然面貌煥然一新。

蕭然東部,有一名山,一說王步山,又曰航塢山。山勢險峻,形態蜿蜒逶迤。山腳藏一公園,竹徑通幽,林茂花豔,溪澗潺潺。山之巔存有千年古剎白龍禪寺,始建於北宋年間,內有白龍井,活水清冽,常年不涸,堪稱一奇。城內百姓富庶,又因近年另闢新路,致往來香客絡繹不絕,廟宇香火鼎盛。

蕭然西部,有一湖泊,人稱“湘湖”。此湖因其山秀而疏,水澄而清,邑人謂景之勝若瀟湘然,遂得名。清代詩人周起莘稱之為“涵虛天鏡落靈湖”。晚晴舉人周易藻先生曾駕一葉扁舟,瀏覽湘湖,窮幽探隱,日夕始返,歷經6月,終編成《蕭山湘湖志》8卷,後又續編一卷。湘湖青山環繞,景色宜人,曾有30多座古寺、古庵和10多座亭閣鑲嵌于山間湖畔,然歲月滄桑,寺廟亭閣惜毀,湖邊雜草叢生,致使遊客甚少來此遊玩,後經有關部門修葺、改造,堪比仙境,若得浮生半日閒,此乃上佳去處也:或泛舟湖上,聞芰荷飄香;或午後漫步,賞芭蕉肥碩;或於迴廊處小憩,聽松風入弦窗;或邀青山入座,看白雲慵起……湖畔之跨湖橋文化遺址,將浙江文明史追溯至8000年前。回首八千年,蕭然先祖劈波斬浪之豪情與勇氣令人讚歎,其留與後人之跨湖橋文化更顯彌足珍貴。城山之巔,存有古城牆,乃越王勾踐屯兵抗吳之重要軍事堡壘,較之萬里長城仍早200餘年,素有“周朝勝蹟,越代名山”之稱。

然蕭然勝狀不在山水之間,在乎民也。民者,蕭然人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復始,尤為勤業也。時人又恰遇改革浪潮,則順勢而為,遂有四十年之鉅變。君且看高樓平地起,霓虹引人醉,車流如長龍,萬家燈火似繁星。又有志氣甚高者,如魯公、徐公之輩,敢為天下先,勇立改革潮頭,奔競不息,書蕭然傳奇,創人間奇蹟!亦或有那心地至純至善之人,幾十年裡堅持日行一善,聚沙成塔,砌築蕭然精神之高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吾當以此為座右銘,發奮學習,為明日蕭然之繁榮貢獻綿薄之力!

篇五:鄉情作文800字

星月皎潔,明河在天。抬頭凝視著那在霧中忽隱忽現的月亮,手捧著那從家鄉帶來的茶葉泡出的茶,眼中瀰漫著因茶香而散發的水霧,水霧氤氳著旖旎的茶香,空中的孤月更顯得朦朧,殘缺。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有太多的牽掛,對於遊子,故鄉是最能依靠的港灣,我雖非遊子,但一直對故鄉有一種濃濃的思戀。

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小鎮。小橋流水,書聲琅琅,一道道幽靜小路,門前的爆竹碎片,還有棗紅的涼亭,都是小鎮可愛的樣子。記得在小的時候,我經常去涼亭,亭尖深沉的棗紅;亭柱古老的墨綠;石桌、石椅幻想的灰白,組成一副美麗的圖畫。亭旁綠樹掩映,流水潺潺,蜂歌蝶舞,猶如走進仙境一般。清風拂面,和好朋友在亭中小憩,回憶起幼年時幼稚的快樂……走進亭中,拂面吹來旖旎的香;坐在亭中,撫摸著涼亭的牆壁,感受著歲月的痕跡。那涼亭,雖已年長,但仍然健在。

不過,小的時候去涼亭只是為了看長輩唱戲,《霸王別姬》《牡丹亭》《西廂記》《大登殿》都是我常聽到的曲目。有時忍不住會上前同他們一起唱,雖然唱的不怎麼樣,但會受到長輩們的鼓勵。那個涼亭也是夏天晚飯後我消遣時光,觀賞小鎮晚景的地方。

在外婆家的旁邊有一條小河,清澈見底,河中住著一群小魚它們經常在一起玩耍,開心的吐著泡泡。我還有兩條狗狗,我經常領著它們拿著饅頭去河邊餵魚。那小河不寬,幾塊青石板和兩個橋墩便連線了河的兩岸。小橋流淌著歲月的痕跡,橋墩已經佈滿了青苔,為小橋增添了一抹生機。那小橋,雖已年長,但仍然健在。

這些美好的時光一直持續到2017年冬天。國家實行新農村改造,小鎮也成為了改造的物件。2018年夏天,我回到了那個久違的地方。但是,我卻沒有聞到那旖旎的花香,沒有聽到那熟悉的唱戲聲,沒有看到那已經累彎了腰的小橋。往日棗紅、墨綠的涼亭,卻變成了殘磚斷瓦;往日灰色的小橋,卻變成了幾塊石塊;往日清澈的小河,卻變成了渾濁不堪的泥漿。那個夏天的記憶,充滿了回憶的小鎮,半年之隔,卻變成了廢墟。

現在,那個小鎮已經不復存在了。然而,小鎮的美好、古老、悠閒、靜謐不會因為小鎮的消失而消失。我的記憶會一直定格在那年夏天,那個美好的地方。

篇六:鄉情作文800字

今年的春節很特別,沒有鞭炮,沒有拜年,春運的火車一動不動,只有老師隔著螢幕傳來的認真講課聲,彷彿穿越到了一個新世界。在充實的線上生活中,我品出了一份對去年春節的懷念。

在故鄉過的春節總是和在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東陽比杭州冷一點,但仍帶著些江南特有的溫潤氣息。郊外的樓房沒什麼規矩,像野草似的橫七豎八堆在地上,屋前掛著的不是火腿就是鹹肉,顏色豔的風都刮不走遠,看去像成串的火焰。泡在水裡的東白茶,是彎腰的翡翠,香榧則是鑲嵌在枝條上的祖母綠,還有那柳條般的席草,清甜的青棗,紅色的花生,沾著土裡的元胡,醇香的鹿血酒,幽深的社姆山,這裡的每一種景物都有著獨特的聲音,他們朝著我低吟高歌,一踏上這片土地,我就會感到一種從心底長出的快樂,這是一片讓我魂牽夢縈的土地。

每年春節回老家,我總纏著姨婆要幫她洗菜,說白了就是去爐子邊取暖,客廳大暖氣又不足,總有好些人不能沐浴在溫暖裡。“姨婆我來幫你做菜吧。”姨婆從來不點破我,又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在邊上幹看,多少有點慚愧。“不用了,你們小孩手嫰,可別切到手啊,這種危險的事還是交給我吧。”姨婆笑著摸我的頭。“姨婆,一年就見你這幾天,不幫你們做做菜,也沒什麼好幫的了,哪能再麻煩你們呢。”我的心忽然被名為關愛的只芽碰了一下,動靜不大,卻久久沒能散去。

回家過年對我來說是對老人的陪伴,是烏鴉反哺,對常年住在鄉下的姨婆來說,卻是餘下生命中最後一點光,是行將就木的太陽在發光。

我搶過姨婆手中的盤子,端上餐桌,貓兒偷腥先嚐了一口,菜是很普通很傳統的樣式,和做菜的人一樣,平日總會被時代拋棄,但在這樣的寒冷冬日,卻也含著一口熱氣,能給疲累的旅人們一個港灣,小憩一會兒,把體貼塞進每個人的懷裡。大概這就是故鄉的味道吧。

一部電影中說過,“世界是虛無的,人們活在彼此的心中”。那麼我想故鄉本身也應該是個虛無的地方,真正存在過的是那些像家一樣守護、支援我們的人,是曾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的東西和事情。我們總是被快節奏的生活裹挾著向前,往往看不見過去,但是那些重要的不重要的過去,一直都在。

借這次疫情,大家都放慢了生活的步伐,那麼去看看故鄉背後那些更深層次的記憶吧。

篇七:鄉情作文800字

牟鑫榮

“怎麼樣,甜嗎?”我大口地吃著奶奶釀的蜜,只顧著一個勁的點頭,“哈哈,你真是個小饞貓!”

奶奶喜歡槐花,喜歡那香甜的味道,更喜歡槐花隨風飄零時那輕柔的感覺。奶奶時常與我說起槐花,說起她少時在老槐樹下與夥伴玩耍的美好時光,說起自己的童年是多麼純真、爛漫,說起自己的曾經是多麼美好、爛漫,說起自己的家鄉是多麼令人留戀

每到草長鶯飛之時便是槐花漫天飛舞的最好時節,各家各戶都會拿起簸箕,到院子裡面拾槐花。在記憶中,奶奶釀的槐花蜜永遠是最香甜的。我時常把槐花蜜塗抹在麵包上吃,咬一口,那味道在口腔中爆發,味蕾中有種說不出的震撼,真可謂是回味無窮。就連路過的鄰居都忍不住來嘗上兩口,飽一飽口福。

奶奶告訴我說,這配方是我曾外婆告訴她的,她從小便幫著曾外婆釀蜜,那步驟她再熟悉不過了。

剛摘過的槐花不能擱久了,趁著這股新鮮勁兒,要抓緊放到涼水裡打溼,浸泡兩個小時。浸泡完了的槐花要瀝乾水分,奶奶往往會卯足了勁兒,憋得滿臉通紅,費好大力氣才把槐花瀝乾,在完成這一步驟後,她便會坐在板凳上,長舒一口氣,把槐花擺到我的面前,彷彿是在展示她的勞動成果。只見她的動作乾脆利落,三下五除二地把槐花放到鍋裡翻炒,沒有一絲的猶豫,翻炒過後要加三遍白糖,而且要嚴格地把控好時間,這樣槐花嚐起來才會更香甜。等到槐花翻炒呈焦糖色,便可以盛出晾涼了。她會把槐花蜜放到冰箱裡冷藏,這樣可以更長時間的儲存。

奶奶趕忙把槐花蜜端出來給我吃,“怎麼樣?好吃吧!”“嗯!奶奶,太香啦!”奶奶聽到我這麼說,把嘴咧到了耳朵根,臉上的皺紋像海上的波浪,忽上忽下,忽高忽低。奶奶也拿起勺子,輕輕抿了一口,“嗯,當年你曾外婆釀的蜜也是這個味道,只可惜……哎”,奶奶說著說著,眉宇之間彷彿在回憶著什麼。

歲月如書,記錄著人生的點點滴滴,流年斑駁,儘管雙鬢已白,但她卻仍然喜歡在槐花樹下,想起故鄉,想起自己的曾經……

槐花樹下的小女孩已經變成了滿頭青絲的老婆婆了,不變的是心中對故鄉的熱忱,對故鄉的熱愛,對故鄉的留戀。

篇八:鄉情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因水得名,依水而興。記憶中對它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那濃厚的底蘊。

小時候,家中有個笛子。姐姐告訴我,笛子最早出現在我們家鄉。她用輕柔的聲音給我講述著:“在人類剛剛進化時,便有猿人用鶴骨製成骨笛。笛子清朗的音色在那時就飄蕩著。有的骨笛儲存下來,被發現時,笛身已經有了裂紋。現在最早的骨笛,是在我們家鄉發現的。”聽到這,我驚歎地問,那我們家鄉豈不是很厲害?姐姐笑著點點頭。

家鄉的歷史從遠古開始記錄,悠久的歷史在我幼小時已經陪在我身邊。很小的時候,我對家鄉的情感,寄託在它的骨笛中。

後來長大,去看商橋。媽媽與我走著說著:“你知道麼,商橋是天下第一橋。”我凝望著那座拱橋,疑惑地問:“一座石頭做的拱橋,有何特殊?”媽媽點了點我的頭:“別看它平平無奇,絲毫不出彩,這可是第一座拱橋啊。”我心中驚詫。商橋來歷這麼大,年代定是久遠,卻儲存如此完整。沉重歲月遊走於古樸雕刻,它見證王朝的興榮更替,這是在家鄉的沉默者。我再看商橋,心中感想已截然不同。它竟是第一座拱橋,是岳飛的得力下屬楊再興死亡地,是岳飛做出《滿江紅》的地方。

家鄉歷史的文物,一直在我身邊。我對家鄉的情感,寄託在它的商橋中。

再大些,我去看望奶奶。人上了年紀,大抵是都喜歡看一些書的。奶奶拉著我坐下,告訴我:“最開始是沒有文字的,後來逐漸有文字。現在的字典收錄了所有的漢字。最開始的字典是許慎的《說文解字》。”奶奶絮絮叨叨地說著,“許慎的說文解字意義重大,沒有《說文解字》,也許現在部分文字不會出現,沒有《說文解字》,古代的文字,許多也無法得知其義。《說文解字》使中華漢字的形、音、義趨於規範和統一。我們尊稱許慎為‘字聖’。”我聽著,油然而生出敬佩之情。得知許慎是漯河人,我對家鄉的底蘊刮目相看,對家鄉有一個新的認識。原來家鄉在歷史上如此了不起。

長大的我將對家鄉的情感,寄託在《說文解字》中。

逐漸長大,家鄉的記憶有些已經模糊,但那些與承載歲月的文物相關的記憶始終清晰。那些歷史見證者,也見證著我對家鄉的鄉情。

篇九:鄉情作文800字

故鄉,一個多麼美妙而又溫暖的名字。這是每個人都難以忘懷的地方;是每個人都心之所向的地方;是每個人心中最美的地方。

我的故鄉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模糊的影像。因為從我記事起,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縣城裡,只有到逢年過節或寒暑假的時候,才會回到老家小住幾天。但是,它在我心裡卻是一個有山、有水、有田、有地、有貓、有狗、有紅包、有年飯的“開心驛站”。在每次回到老家時,我極其享受地沉浸在故鄉的懷抱中。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子照舊回老家,因為老家的廚房要翻新,父母都很忙碌。下午兩點多,我和弟弟趁著這個無人管束的時間裡,穿著拖鞋拿著水桶去小水溝裡撿蚌殼回家做“蚌殼項鍊”。我們來到小水溝旁,小水溝並不寬,8歲的弟弟都能夠輕而易舉地跨過去。夏天小水溝裡的水緩緩地流著,“嘩嘩”聲與遠處竹林發出的“沙沙”聲互相應和著,好像在演奏一首“夏之歌”。聽!樹上的蟬兒也來湊熱鬧了,發出“知知了”的歌唱聲。我和弟弟沉浸在這悅耳的歌聲中,甚是享受。我們把雙腳踏入清涼的水流中,在觸碰水流的一瞬間,我愣住了,這種感覺——涼涼的、滑滑的。這種感覺是我在縣城裡從未有過的,這種感覺我一輩子也不會忘卻的!我們穩穩地站在水裡,彎著腰、低著頭來尋找小蚌殼。突然,我腳底一滑“噗嗤!”一聲跌倒在水裡,濺起了很大的水花,灑到了一旁的弟弟身上,弟弟說:“姐姐你……啊!”說著,他也摔了一跤,我倆指著對方哈哈大笑了起來。後來,我想:反正衣服已經溼了,不如我倆來打水仗,好好地玩一場吧!我們打了一場又有趣又激烈的水仗。累了的時候,坐在水溝旁邊的大石頭上歇息,把腳放在了水溝裡……就這樣,我們一直玩到了傍晚,還是奶奶來叫我們回去吃晚飯的呢!

故鄉,可能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也可能是賈平凹先生文中的醜石;也有可能是詩仙李白詩中的碎葉城。而我的故鄉,是一個風景如畫、山清水秀的地方。

鄉情並不只是代表著愁與思,鄉情是一種熱愛,這種情感會一直印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篇十:鄉情作文800字

長江有情,長江有韻。

漫步於長江之畔,頭頂的大雁疾飛,夕陽西下,岸邊幾排白淨樸素的平房儼然而立。一道道曲折的泥濘的小路婉轉而下;小草在暖暖的風中佇立,偶爾有幾頭悠然自得的黃牛映入眼簾,帶著天邊的朝陽,送入人們的心房。

家鄉的油菜花有種不可言喻的美。春天,當樹葉重新投入母親的懷抱,滿心歡喜地被染上綠色時,家鄉的油菜花悄然開放,金黃的身子,羞澀地低下了頭。在鳥鳴的呼喚下,油菜花在沉睡中甦醒,日復一日,就那樣靜靜地佇立著。它們沒有百花那樣妖嬈;沒有蝴蝶那樣繁華;但它們卻永久地烙印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油菜花的香氣瀰漫指間耳際,迎接清風的撫摸……

家鄉的長江有一種造福人民的美。夏天,當樹葉齊刷刷地染上墨綠;當一大片一大片的陰涼地上聚滿了人們,長江這座巨大寶庫正等待著他們。這是水中的生物最活躍的季節,琳琅滿目的品種出現在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當刺眼的光鍍在江面上,與河岸交相輝映,這時,總有一層薄霧,朦朦朧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難以捉摸。此時此刻,讓我童心氾濫。

家鄉的菱角有一種倔強的美。秋天,當樹葉打著旋兒慢慢地飄落下來,踩著便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菱角在家家戶戶院子的池塘裡誕生,它們有著堅硬的外表,但卻有著柔軟的內心。四根尖尖的刺在它身上分佈,隨時抵禦敵人的入侵。但真正吃到時,口齒留香,回味無窮。雖然沒有板栗的甜味沁人心脾,但卻蘊含豐富的營養。土壤的博大,孕育著農民的辛勤勞動果實,泥土甘甜清香的味道,豐收的季節,透著大自然無限的靈動。

家鄉的人們有一種熱情而堅韌的美。冬天,當房簷披上銀白皮襖,樹木傲然頂著雪,光禿禿地屹立在田地間,銀裝素裹。可小島上的人們不以為然,在奔流、氣勢洶湧的長江上運輸、捕魚……或在小路上掃掃雪,方便出行。儘管天氣多麼惡劣,刺骨的江風令人哆哆嗦嗦,小島上的人們也要堅持下去,因為他們懂得“功夫不負有心人”的道理,暮然回首……

一個人知道去哪兒,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他的人生不需任何人為他下定義。就像長江,堅定不移的一瀉千里,留下一個思鄉的背影。

不需華麗的修飾,只需氣勢與魄力,我心中的長江,就屹立世俗!

篇十一:鄉情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位於中國的最西部,幅員遼闊並且環境優美,那就是新疆。風景和美食是新疆最吸引我的地方。

從姥爺家驅車向東,路途中經過大片的森林、一望無際的美麗草原、寸草不生的戈壁沙灘,當眼前出現瞭如碧玉般的湖面時,喀納斯湖就到了。喀納斯湖水十分清澈,即使在湖最深之處,一望也能看見湖底光滑的鵝卵石。湖中還有若干美麗的小島,都被綠樹紅花所覆蓋。我和父母每次去喀納斯湖都會打水漂,用一塊扁圓形的石頭以特別的角度切入水中,使之能在水中潛下去再蹦出來。我的動作不是很熟練,石頭在水面上也就一個來回便落入湖中;而爸爸就不同了,他的手法出神入化,石頭有五六個來回都不在話下的。那飛出的石頭就好像一隻輕盈的小龍,在水面上躍起再回落躍起再回落。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拍手叫好!啊,那個帶給我快樂的喀納斯!有時我會想,如果能在喀納斯湖岸邊架起一堆火,支起一頂帳篷,再吃上一個烤全羊,那樣的生活該會多好呀!

家鄉好吃的可多了。在夏天,我去新疆必吃葡萄。那兒的葡萄有很多種:白的、紫的、青的;細長的、短胖的、豆形的;有籽的沒籽的……各有各的特點,都十分美味。我站在葡萄藤下,伸手從那沉甸甸的葡萄串上摘下一顆,還沒有放到嘴裡,就已經感到那沁人心脾的氣味。葡萄入口後,滑到舌邊,用牙齒輕輕一咬,清脆的一聲“啪——”,葡萄的汁一下子爆裂出來,清甜的葡萄汁從各個角度衝擊著我的味蕾,一種邊塞所特有的香甜順著嗓子,流進我的心扉,讓我久久沉醉於其中。

最好的美食還是在家裡。每次回到新疆,姥爺總要給我們做抓飯。飽滿的米粒;紅的胡蘿蔔;紫的洋蔥;還有新鮮的羊肉,一定要選帶骨頭的羊後腿肉——四者混在一起蒸煮。不一會兒,米飯的清香味混著濃郁的羊肉味就飄滿了房間。終於,姥爺把裝著抓飯的蒸鍋端上了桌,我便迫不及待地把鍋蓋開啟。一股熱騰騰的水蒸汽撲面而來,伴隨著抓飯的香味,讓人食慾大增。洋蔥早已不見蹤影,羊肉更是骨肉分離。再看米粒,一顆顆亮晶晶的,已被染成了金黃色。我總要翻到鍋底,那硬硬的、金燦燦的鍋巴才是我的最愛。

新疆的美景讓我流連忘返,新疆的美食讓我味蕾大開,新疆讓我的心永遠留駐在這裡。我愛我的家鄉——新疆。

篇十二:鄉情作文800字

家鄉的田埂是雜草的天地,或疏或密、橫七豎八、東倒七歪,頗似傷兵殘將。然而,那田埂卻是奶奶的最愛。

農閒時,奶奶總愛坐在田埂上,並讓我依偎著她坐下。奶奶不像別的老人喜歡嘮嘮叨叨,她喜歡用粗糙的大手輕輕地摩挲我的頭,或是靜靜地攬著我的肩。我卻不喜歡田埂,很少乖乖地坐在那裡。密密的草叢中偶爾會竄出幾隻小蟲,悄悄地爬上手背。有時還會附贈幾個小小的紅斑點,這些著實讓我不喜歡。

後來,父親接我去城裡上學。我哭著不願走,奶奶卻說:“傻孩子,你能在奶奶身邊一輩子嗎?好好學習哈!”我看見她轉過身,偷偷地抹了一把臉。我最終拗不過父親,拎著奶奶收拾的大包小包的東西跟著父親往外走。

奶奶送我到田埂後,便駐足在那裡,遙遙地凝望。我回頭,便看到那佝僂的身影,她努力地衝我揮手。再回頭,她依然在那裡,那彎曲的腰背在風中微顫。站在田埂上的她,與腳下的枯草一起凝成一道思念的影。

那之後,每年回去,總會看見田埂上奶奶的身影。遠遠地,遠遠地,她就衝我揮手,那興奮中竟透出孩童的稚氣。我的眼睛不禁有些酸澀。

那時,我總在想,奶奶在田埂上眺望時是怎樣的心境?是孤寂還是欣喜?沒有人告訴我答案。

終於,我有了一次親自體驗的機會。

那天,奶奶去看望姨奶,父親讓我等奶奶回來。田埂,自然是最佳的等候地點。田埂還是那樣,雜草叢生,偶有蟲子穿行,可我已長大,早已不再懼怕。田地是綠色的海洋,秧苗似波浪湧來。馬路上只有呼嘯而過的汽車和三三兩兩的行人,時而也會有電動車載著笑聲駛離,卻不見奶奶的身影。太陽已經偏西,我的心莫名地染上了幾縷焦灼。我不停地跳起來,想看看更遠的地方是否有奶奶趕路的身影。

終於,我看見了。在小路與公路交接的地方出現了那個熟悉的佝僂的身影,她提著東西步履匆匆。我欣喜地跑下田埂,奔向了奶奶,攙著奶奶往家走。不知什麼時候,我已經超過了奶奶的個頭。清風拂過,我看見奶奶的笑容如花開般明麗。

家鄉的田埂,不再只有一雙滄桑的腳印。因為,那裡,我也來過。在那裡,我看到了世上最美的風景,那風景璀璨了時光;在那裡,我珍藏著世上最美的鄉情,那鄉情美麗了流年。

篇十三:鄉情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在河北省靈壽縣,靈壽縣城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戰國時期,中山夾居燕、趙、齊三大國之間,是個“方百五里”的小國。東依東嶺崗,西靠赤岸嶺,南瀕河,北枕坡,其形若箕,城居箕裡,整個城池為鳳凰展翅,朝陽騰翔。中山國其疆域雖小,武力卻很強盛,地位僅次於七雄,而與東周、宋、衛並稱“千乘之國”;中山國其疆域雖小,但當年的建築規模巨集大,裝飾十分奢華;中山國其疆域雖小,但手工業技術非常精湛,陶器、青銅器、鐵器、骨器、玉器、貨幣鑄造等技術都十分醇熟;當然,這些考古成果,讓我對家鄉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文字上。真正讓我喜歡上她,愛上她的,還是她淳樸的民風和濃郁的鄉情。

前年,爸爸媽媽在靈壽城關鎮的老宅基地上蓋起了二層樓房,這也讓我和家鄉有了肌膚之親。每次回老家,剛下車,坐在衚衕口的奶奶大娘就會熱情地招呼我們,幫我們把東西搬下車、扛進家。不一會兒,就會有人送來剛剛採摘下來的新鮮蔬菜,或者哪位嬸子大娘剛蒸好出鍋的熱氣騰騰的包子。每當這時候,媽媽總是不好意思地推脫,可是爸爸總會說:“拿著吧,鄉里鄉親的,有啥不好意思的。”媽媽也會把我們帶回去的零食、玩具分給左鄰右舍的小孩子。

蓋房子時,爸爸想把房頂充分利用,開闢成菜園。可是種菜的土運上去、平整好了,卻犯愁了:我們不能每天回去,菜種上了,誰來管理?正在爸爸一籌莫展之際,鄰居大娘似乎看出了爸爸的心思,跟爸爸說:“三兒,別犯難,我守得近,替你們照看著。”這回輪到爸爸不好意思了,可大娘說:“也就是一早一晚的事兒,有啥嘛!”有了大娘的照看,一年來,我家房頂的小菜園鬱鬱蔥蔥,生機盎然!我第一次知道了,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我第一次知道了韭菜可以一茬接一茬地長;我第一次知道了圓白菜和菜花需要人工捉蟲;我第一次知道了西紅柿、黃瓜、豆角都需要搭架;我還知道了採摘茄子時最好用剪刀剪下,不然很容易被扎到手……

每次在那一片蔥鬱的菜園裡穿梭,腳下的泥土都會把家鄉的氣息傳遞給我;每次把新鮮的蔬菜拿回石家莊的家裡,心心念唸的都是家鄉人粗糙的手掌和爽朗的笑聲。

篇十四:鄉情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不大,在環山圍成的搖籃中安靜地躺著,一座高架橋衝出大山的懷抱。蜿蜒的小河穿梭於一磚一瓦間,耕地依水而墾。“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站在河岸上,鄉情如那潺潺小溪般汩汩流動。

早晨,一片祥和,幾聲雞鳴忽起,打破了這份寧靜。瓦藍瓦藍的天空雲薄霧未散,與漸漸升起的炊煙相撞,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晨日的光芒照在山頭,把山頭鑲上金邊。太陽漸漸升高,很快的照亮了家鄉的每一個角落,趕跑了花叢中沉睡一夜的露珠,催促著樹林中睡眼朦朧的鳥兒的歌聲。小溪潺潺流動,悅耳的流水聲像是給鳥們伴奏。迎著晨光,張開雙臂,伸個懶腰,美好的一天開始了。

中午,太陽高掛,但父老鄉親的勞動勁剛剛開始。夏季,熱烈的太陽炙烤著,風混著熱浪撲面而來,也混著滿滿的麥香。藏於土中的萌芽,積蓄了幾季節的力量,於驕陽下展示自己飽滿的一面,映襯著鄉親們燦爛的面容,人們這才感受到勞動的甘甜、豐收的喜悅。秋季,水面倒映著“綠樹”的影,仔細瞧,樹葉間露出一張張金黃的笑臉,玉米成熟了,像一片樹林,又像黃色的海洋。

傍晚,夕陽已慢慢西墜,散發出的最後幾縷霞光灑落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水面波光粼粼。勞作了一天,但鄉親們的熱情還是沒有絲毫減退。吃過飯,大人們三三兩兩坐在樹前下,臺沿上,搖著芭蕉扇,或噓寒問暖,或比拼棋技。而我們最愜意的,是在村頭大樹下躺著,嬉笑著,大人不免總是吆喝著“看你身上弄得”而被趕回。於是又跑到溪水邊,水藻映的溪水碧綠碧綠的,霞光映的水面波光粼粼,把水中石頭染的五彩斑斕。小魚小蝦穿梭在石頭上下,我們屏住呼吸,時刻準備逮住這群游泳健將,魚卻總是像抹了油般滑。最後,往往是空手而歸,但卻也並不失落,因為周圍是一片歡聲笑語。

月夜,銀白的光撒向這座縣城,似乎要與令人眼花繚亂的霓虹燈相媲美,卻稍遜風騷。抬頭,好像有“舉頭望明月”的意境,不免想起鄉下小家。銀光也撒滿了這片土地,單調,樸實,純真。遠去了純樸的小村,卻忘不了小村的景,物,人。我想,此刻家鄉人們一定也在賞這輪明月。

我的鄉情,沒有“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愁悶;沒有“仍憐故鄉水”的委婉;沒有“故園東望路漫漫”的惆悵,但猶如那潺潺小溪,清澈而悠長。

篇十五:鄉情作文800字

街角,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拐進那個不起眼的小岔口,綠樹成陰,就是那兒了,記憶中,我在老家安徽待過的第一個地方,也是我永遠懷念的一個地方。

總不知為什麼,第一次到老家以後,我的記憶才漸漸成了形,像陣兒風一樣,掠過我的生活,卻總在老家小宅徘徊許久,再不肯前進。

那屋子不大,雖談不上小,但也只剛好容下一家五個人,親戚們來了,便嫌擠。但我還是愛那座房子,那兒有一個大院子,是我的樂園,是植物的樂園。

最不敢忘的就是午後清閒的時光,周圍的房子全部安靜下來,和家裡的人一樣,打起了盹兒。太陽很刺眼,但不晒,讓整個世界變得慵懶起來。這個時候,就是我的天地。寂寞的空城給我快感,溫柔的太陽撫摸大地,誰會來打擾城市裡渺小的我?誰又忍心攪亂我的快樂時光?蟬在成陰的樹上高聲鳴叫,使焦躁的人憤怒,卻讓安閒的我放鬆,滿樹的尋找讓它們收起安眠曲般的聲音,令我失落又佩服,卻又在我灰心喪氣時重新發出聲音。

我肆意地在院子裡玩樂,永遠也不會玩膩。看見小貓就追,看見鳥兒就撿石頭扔,一時間,貓叫、鳥撲稜翅膀的聲音和枝葉折斷、石頭落地的響聲混雜在一塊兒,驚嚇了路人,卻讓我感到無比動聽。

院裡有一棵山楂樹,摘山楂便是每次回鄉最期待的節目。我慢慢地爬上梯子,腿微微顫抖,小心翼翼地用剪刀用力剪下山楂。偶爾被身旁的枝子劃傷,我總氣憤地折下“罪魁禍首”,扔在地上。媽媽告訴我,我若隨意折下樹枝,以後就再也摘不到山楂了,我總慌忙而又後悔地望著被我折下的樹枝。山楂摘完,剩了幾顆小的給鳥吃,奶奶就去洗山楂。洗好的山楂晶瑩剔透,胖胖的,像穿了紅襖的胖娃娃。我總是嫌酸,吃一口便去清點我在院子裡搜刮了一圈的“戰利品”了。

又回老家,這座大院子小宅裡住了別人,爺爺把家搬到了繁華街區的高層。那種愉悅的生活從此淡出了我的人生。只有鬧市的喧囂在我身邊環繞。偶爾擁有一個愜意的時光,我總會無比地珍惜,並想起老家小宅裡被歲月埋藏的時光。

若再有那樣的溫馨,我一定微笑著跟它打招呼。我不敢奢望,只能在腦海中迴圈播放那段令人沉醉的輕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