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春秋讀後感(精選13篇)作文

篇一: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君子的春秋讀後感(精選13篇)作文

潛煦城

春秋是霸主的時代,也是君子的時代。那個時代的君子周遊列國,一面面戰鼓敲響了熱烈的戰爭。

這個時代有許多能力超群的將相王侯,那怎樣能算上君子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鄭莊公、秦穆公、孔子的故事吧!

君子是有禮的。比如鄭莊公,他的弟弟和媽媽背叛他,鄭莊公並沒有趕盡殺絕,又把他們迎接回來。他的盟友突然襲擊他,他也把盟友打敗後又把城邑還給盟友。周天子攻打他,他打敗周天子後並沒有侮辱他。在別人對他無禮時,他依然會對別人有禮。

君子是仁德的。比如秦穆公,他的千里馬被一群野人吃了。秦穆公不但不怪他們還給了他們幾袋酒。來秦晉打仗,泰穆公眼看要被刺死了,突然那野人衝了過來救出秦穆公。他愛護人民,人民也會守護他。

君子是傳播道德的。比如孔子他小時候父親死了,但他依然發奮圖強,學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努力做到熟練。後來他又招來了許多弟子,有顏回、子路等等。他一邊講課一邊遊歷在各個國家傳播君子之道。

通過鄭莊公、秦穆公、孔子的故事,我們看到君子的禮、德、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鼓舞著,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成為這個時代的“君子”!

篇二: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劉詩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它是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是申賦漁所寫的《君子的春秋》。

這本書選了鄭莊公、孔子等十位君子,這十個首尾相連的人形成了一條線,有著春秋三百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一個“風雲激盪的大時代”。

其中我最敬佩的就屬鄭莊公了。他出生時由於難產,腳比頭先出來了,所以母親就喜歡他的弟弟“段”,很偏心他。母親為段去向鄭莊公要京,鄭莊公只好答應,段到了京城,不斷的增強兵力,還跟母親一起商量了一個時間去攻打鄭莊公。可卻反被鄭莊公打敗,逃到了鄢,然後又逃到了共國,也就是孔子所說的:“鄭伯克段於鄢”,克也是殺的意思。

鄭莊公還發下過對母親的毒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直到鄭莊公遇到了一位名叫“潁叔考”的人,再吃飯聊天時,提起了母親,潁叔考給鄭莊公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往地下挖一個隧道,挖到泉水了,就可以在那兒與母親相見,鄭莊公聽後一一照辦,鄭莊公由外進入,母親從裡迎出。最後,鄭莊公和他的母親也重新和好了。

接下來,與許多的諸侯國有過糾紛和戰爭,但最終都被鄭國給打敗了。齊國、魯國、宋國、衛國、陳國、蔡國等,因為鄭莊公的文韜武略,也都已唯鄭國馬首是瞻,鄭國儼然成為了中原的霸主。

可週天子卻很不高興,他越想越氣。便親自率領王師及虢、衛、蔡、陳四國的軍隊,攻打鄭國,但仍被鄭莊公給打敗了,不過他沒有追擊反而給周天子送禮慰問。周天子徹底的也失去了權威,再也無法出兵征伐諸侯了。

讀完鄭莊公的故事,我感覺在這個是一位處處顯示君子之風的人。他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不為已甚,顯得從容不迫。他用了一種及其高明的手腕,挑戰了原本天經地義的道德與秩序。

篇三: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許樂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生活中,我們常把君子二字掛在嘴邊來衡量一個人的品德和品行如何。而今天我要來談一談關於春秋時期君子的故事。

《君子的春秋》這本書中一共講到了十個人物,他們中有威震天下的霸主;有上下求索的哲人;有氣吞山河的勇士;也有長袖善舞的文人等。但他們每一個都是不折不扣的君子。而在他們當中,我最喜歡的是楚莊王。

楚莊王就是那個眾所周知揚言說了一鳴驚人的王者。後來還問鼎中原,充分體現了君子知錯就改、奮發圖強的優秀品質,很令我佩服。在生活中我就缺少這種品格,我很多次犯了錯大多數沒有意識到並且不能認真改正錯誤。例如,有一次我上課不認真被老師批評,後來一直沒有改正,反而還是犯錯。現在想起來與楚莊王對比一翻後還是有些羞愧。人家是一個國家說一不二的帝王尚且能知錯能改,我還是現代的人呢,比封建社會的人都差勁兒!

還有一位君子,他就是宋襄公。他非常敬佩齊桓公並且發誓要做一代霸主,可他的霸主之路非常坎坷,最後因為在一場戰爭中堅守禮義被敵人打敗。他悲涼地堅守著禮義,至死不悔。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很少有人會這樣堅守禮義,連死都不後悔。如今,在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會為了堅守君子之風連丟掉性命也不後悔的人了。可是我卻非常敬佩他,要向他學習這種君子氣概。

在書中還寫到了晉文公,他是這本書里君王中最嚐盡人間冷暖,吃過苦的君王。流亡十九年,去過許多國家,遇到過各種人,最後他成功登基,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一位偉大的君子。平時,我在學習生活中沒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精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我感到很羞愧,我要多勞動,多鍛鍊,刻苦學習,這樣才能成為新世紀的接班人。

楚莊王知錯就改,奮發圖強;宋襄公堅守禮義,至死不悔;晉文公以德報怨,吃苦耐勞。我們要感謝他們,正因為他們這些君子的品質才讓我們這個國家,讓我們的歷史多姿多彩,也為我們祖國接班人的品德發展鋪下了厚重的基石。

篇四: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謝璐

《君子的春秋》將烽煙四起、風雲激盪的春秋時代展現給我們。書中有滲透儒家文化的論辯故事,有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還有激烈角逐的戰爭故事。故事中的十位人物,形象鮮明而有特點,有性格各異的君王,如:仁義孝順的鄭莊公、胸懷大志的楚莊王;以德報怨的晉文公;也有閃耀著人性光輝的人物,如:主張仁禮的孔子、君子之風的季札、快意恩仇的伍子胥。

何為君子?上古書籍認為君子是學問高尚的人,先秦典籍則認為君子是君王之子,那麼在春秋時代,君子又是什麼樣的定義呢?春秋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也是各諸侯雄起稱霸的時代,更是以理服人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君子的定義不難發現,那就是集禮義仁於一身的人。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鄭莊公,春秋史上第一位君子。鄭莊公母親武姜偏愛於弟弟段,多次讓鄭莊公的父親——鄭武公傳位給段。鄭武公一死,武姜多次向鄭莊公索要城池。鄭莊公答應了。又過了幾個月,武姜和段發動叛亂,鄭莊公發兵打敗,併發誓不到黃泉就不見母親。可不見的日子久了,總會想念自己的母親。鄭莊公想與母親相見,又怕違背誓言,讓自己的顏面丟盡,不敢見母親。有一位書生穎叔考知道後,讓鄭莊公挖了一條密道直通到有泉水的地方,然後在地底下蓋了一個地下室,母子相見。鄭莊公見到母親後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姜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從此他們恢復了母子關係。

像鄭莊公的這樣的君子在春秋史上數不勝數,而到了近代卻屈指可數。洪秀全和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幾個人是同鄉,甚至還是一起長大的兒時玩伴,太平天國建立後,卻因為種種的權利慾望,相互攻擊,最後無善終。胡應湘與李嘉誠因為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反目成仇。千百年來無人不敬佩鄭莊公的仁義孝順。我們要做一位像鄭莊公一樣的君子,在與親朋好友的相處中,可能會遇到令彼此不愉快的事情,但是隻要心中尚有一絲親情存在和解決問題的念頭,那麼總會尋到合適的方法,令雙方消除芥蒂,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篇五: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我讀完《君子的春秋》,知道了一位有一統天下的巨集圖偉業的君子—秦穆公。

秦穆公,他橫掃西戎,拓地千里,招攬人才、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也為大秦帝國強力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秦穆公用了五塊牛皮招攬了五位人才。事情是這樣的:秦穆公和晉國合好,晉國將公主嫁給了秦穆公。公主陪嫁帶來了許多僕人。其中有一位僕人知識淵博。可他半路逃到了楚國去了。

這時,秦國大夫公孫支也在向秦穆公推舉那位逃到楚國的僕人—百里奚。對此,秦穆公覺得,要用百金把他要過來。可又轉念一想,為了不讓楚王疑心,該只用五塊羊皮交換。

說這,就讓人把百里奚招攬到了秦國。

可不止如此。百里奚又給秦國推舉了另一位人才,蹇叔。除此之外,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兩個兒子西乞術、百乙丙也被推舉。秦國一下子多了五位人才。

秦穆公也靠這五位人才,拓地千里。完成霸業。

我還覺得,秦穆公思維好,僅用了五張羊皮換了五位人才。而且這些人才都互相推舉,由此看出秦穆公識人的本領非常高超。再加上,他一開始沒有用百金去把百里奚招來,不然會讓楚國生疑不肯給人,也就會弄得秦穆公一事無成。從側面也看出秦穆公思維好。而且他也很願意傾聽臣子的忠言。

他就是這位意氣風發的君子—秦穆公

篇六: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麻瀟屹

前段時間,我從書店裡買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君子的春秋》。我看了一星期,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本書看起來很有趣也教會了我很多道理!

這本書講述了戰國時期十個霸主的故事。各個霸主為了囯家和統一各國而做出的努力,還講述了各霸主不同的處事風格及周圍小國的態度。這些霸主都是英明的君主,也很有治國方案和謀略!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那些霸主不僅有能力而且各有各的胸懷和氣度。有的以禮相待,有的一諾千金,有的留有餘地……齊桓公用禮相待,對方不準備好,就不發動戰爭。晉文公以前在楚國受過好的招待,答應以退避三舍相待,宋襄公曾送他戰馬,後來晉文公就按約定退避三舍救了宋國。楚莊王一鳴驚人後,看晉軍逃離九十里,也不窮追,立刻撤退。那些霸主們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有君子的氣度。君王是領袖,統治者懷有仁慈和禮讓之心才會以禮服人而不是以暴力群壓別人。因此我要學習這些君子的品格。

以禮相待,是一種很高尚的品格,也是為人最基本的禮節。相鼠說,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沒有禮儀,還不如死了。然而我卻沒有做到。公交車上我也不讓座;故意戲弄別人也不道歉。有一次,有人來我家做客,客人敲門,我根本不理,媽媽讓我好好招待客人,我又不理。吃飯時,也是我吃得最多,對客人沒禮貌,一句招呼也沒有。別人叫我,我也充耳不聞。現在我覺得自己真的好笑。

禮貌是為人之本,不懂禮節就不是完整的人。人不僅用知識武裝自己,更要用禮儀規範自己的行為。相信,我會變得有禮貌懂禮儀做個有修養的人,知書達理彬彬有禮。

篇七: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胡科欣

在期盼中,上城區少年宮雲借閱平臺的蘇老師快遞來了《君子的春秋》,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申賦漁先生選了十位代表性人物:“鄭莊公,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申公巫臣,延陵季子,伍子胥,孔子”,作為“春秋”的座標系。他們的人生,是一條蜿蜒向前的時間之線,連綴起春秋三百多年的歷史,更形成了風雲激盪的“春秋時代”。春秋是霸主的時代,也是君子的時代,君子們為了“優雅”,他們甚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文中的故事人物形象鮮明而有特點,如:鄭莊公不為幾甚,從容自如,用一種高明的手腕,挑戰了原本天經地義的道德和秩序。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嚐盡人間冷暖,然後又用九年,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用超人的智慧,點亮了滿天的星斗,其光華穿越千年、照亮整個人類。他們身上有著相同的品質,有著共同的不懈的努力,但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歷史車輪是不一樣的,那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應該是每位人物的“初心”不一樣,不一樣的初心,不一樣的出發點,造就了不同的歷史車輪。比如剛才所說的三位:鄭莊公,晉文公,孔子。他們都有著雄韜偉略,但是成就的偉業不一樣。鄭莊公和晉文公的“初心”是成為春秋霸主,成就自己一生的輝煌。而孔子的“初心”是“儒家情懷”,他的智慧照亮了無數人。

讀完這本書,想到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深刻體會到了“初心”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歷史的長卷裡,無數中國共產黨員們,前赴後繼,百年奮鬥,初心不改。讓廣大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迎來了我們現在繁榮昌盛,安居樂業的錦繡歲月。

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要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跟黨走,聽黨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篇八: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王禹歡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而每一段歷史都十分璀璨。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本書就書寫了在金戈鐵馬的春秋時期,那些君子的故事。

它由申賦漁撰寫,全書共十章,每章都寫了一個人物。正如書上說的"十位君子的春秋,就是一個風雲激盪的大時代"所謂君子就是追求優雅,以優雅為美,也為了人生使命。其中,我印象最深、最為之敬佩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重耳一生顛沛流離,因為他的父親晉獻公聽信驪姫的讒言把太子申生滅了,為了驪姫兒子能稱王,驪姬不擇手段,追殺另外兩個皇子重耳與夷吾,重耳倉皇出逃,去了翟國,而夷吾去了樑國。後來晉國內亂,驪姬之子即位,大臣都想重耳回來。一邊夷吾向秦國求救,希望自己上位。秦國覺得他沒能力平定晉國,而這時對秦國有利,就讓他上位,史稱晉惠公。晉國內亂外患更嚴重,而重耳又去衛國,衛國並不接待,他又忍氣吞聲去了齊國,並在齊囯紮下了根。讀到這裡,我不禁感嘆,他的命運真不好,一波三折,為了逃命去了好多國家。不過他最終還是有了安身之所。

故事還沒有結束,他的隨從想讓他離開齊國,強至把重耳帶出城。之後又去了曹國,又不受歡迎,又去了宋國,宋國支援了他,卻無法把他留下,之後他又去了鄭國,而鄭國也對他不理不睬,重耳又流亡於楚國,楚國厚待,楚王問他之後怎麼報答,重耳回答,兩軍交戰,晉退九十里,這就是“退避三舍”的典故。後來又去了秦國,秦國國君與重耳連親,結盟把重耳送回晉國,重耳終於歷經十九年的風風雨雨,走過諸多國家,終於上位了,轟轟烈烈幹了一番偉業。平內亂,斬外患,攻擊當時冷落,嘲諷他的國家,使晉國再強盛起來。我讀到這兒,更為他感嘆,雖然前面的經歷一波三折,不受待見,而他最後經過努力,不僅上了位,還讓晉國更強盛了,也擴大了晉國領土,真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他流亡十九年,嚐盡人間冷暖,用了九年,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書寫了一代君王傳奇,讓我懂得只有努力,才有成功的道理,讓我知道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一樣的,但通往成功的路卻都十分坎坷,只要有毅力和努力,才能創造奇蹟。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建功立業跟年齡無關。這本書除了寫晉文公,還寫了家喻戶曉的孔子,稱讚不絕的伍子胥,成就偉業的秦穆公、楚莊王、鄭莊公等,他們都是亂世中的君子,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春秋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霸主相繼崛起,哲人不斷湧現。我們應該吸取那時的智慧、優雅和力量。感受、學習這本書!

篇九: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許瑋瀚

想必大家都知道烽火連天,群雄爭霸的春秋時代吧,想不到春秋的開始竟然是從一支火炬,這是一支象徵著戰鬥與死亡的火炬。英雄逐鹿西周滅亡,中國古代歷史的舞臺交給了新的七個國家。

這本書不是根據時間的變化來敘述的,而是通過春秋時代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來貫穿整本書。比如春秋五霸、晉文公、秦穆公,他們幾位君主,為了成就霸業,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遇到了多少挫折,可他們放棄了嗎?他們向困難低頭了麼?為了實現理想,只有不懈努力,才會得到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他們能行,我們更能行!

當然,這些君主也不是憑一己之力成為霸主的,他們的大臣們也是功不可沒,延陵季子、伍子胥與孔子,他們忠誠的輔佐君王,使他們的君主成為一代霸主。大到國家,小到班級,我作為一班之長,我也要向這些大臣學習,盡力的輔佐老師們,使我們班變得更優秀。

在這本書中不得不提的另一位便是楚莊王,楚莊王先是好酒色,不務正業,後來因為聽了伍舉的一個謎語,頓時覺悟,使得楚國日益興旺,這也是成語一鳴驚人的由來。這個不禁讓我聯想到身邊的一位同學,一位非常有天賦的男生,也非常聰明,但是他很懶散也不愛完成作業,只要他稍微努力一下就能獲得不錯的成績,或許他就缺少點醒他的那一句話吧。

春秋就像一塊塊多米諾骨牌,某一片倒了,便會一片接著一片倒下去,這些風雲人物就像一條蜿蜒的小溪,串起了三百年的風光,形成了風雲激盪的春秋時代。

篇十: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嚴梓悅

一群品德高尚、志向遠大的人,齊聚春秋時代,演繹了一段跌宕精彩的歷史。《君子的春秋》是申賦漁的著作,描寫了多個春秋時期的歷史人物。當中,有威震天下的霸主,有上下求索的哲人,有氣吞山河的勇士,也有長袖善舞的文人。他們就像一座座山峰,把春秋連成了綿延起伏的山脈。

在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孔子。之前我的印象裡,他是一個遙遠的,飄渺的存在。一直覺得他是一個古板甚至有些迂腐的老夫子,整日“子曰,子曰……”滿口說教的大道理。

讀完這本書,孔子的形象變得豐滿立體,也更加真實了。他三歲喪父,喜好讀書,善射箭、精計算、通樂律,能文能武,在“夾谷會盟”中孔子臨危不亂,憑超群的智慧幫魯定公立下大功。

孔子是謙虛好學的人,他曾跟師襄學習彈琴,跟郯子學禮,跟齊太師學樂,在太廟助祭時每個程式都向別人求教……後來他能成為博學的儒家始祖,與他的好學是分不開的。

書中關於孔子求學的細節讓人印象深刻,也讓我對這位“至聖先師”愈加尊敬。孔子曾跟隨師襄學琴,一首曲子彈了很久,師襄說,你可以換首曲子,孔子說,技巧還不行。過些時間,師襄說技巧可以了,孔子說我還沒領悟到曲子的神韻呢。繼續彈,又過了些時間,師襄說你已經悟到曲子神韻了。孔子回答說,我還沒體察到曲作者的胸臆……孔子對於學習上精益求精的態度,真是讓人佩服!

數學是我相對薄弱一點的學科,三四年級時,我對數學的興趣不濃,學習也不是很主動,有些題目就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上了五年級,我開始“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個數學問題務必完全理解徹底弄懂為止,同時數學成績也隨之蹭蹭往上漲,我體會到精益求精、學無止境的意義。

每個人的先天智力不同,但後天的努力更加重要。孔子對於學問鑽研其中,忘乎所以,“三月不知肉味”,可謂廢寢忘食!

學習可以增長技能、開闊眼界、幫助別人。“三十而立”,孔子在三十歲時設教授徒,開辦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私學,並且收費很低。他與眾弟子們過著清淡的生活,同時在平靜之中,又等待著機遇,以實現他們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孔子在幾千年前的觀點至今仍有很大的指導意義。1918年毛澤東為了幫同學們籌措赴法勤工儉學的經費,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做兼職,兼職期間,幾近“痴狂”地看書,如飢似渴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著作,並得到李大釗等革命導師的幫助,迅速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用先進的思想武器武裝自己。同時他深入基層,到工人農民中間去,傾聽來自第一線的心聲,在廣泛的社會實踐和群眾運動中,他不斷地成熟、成長。

閱讀此書獲益頗多,我對自己的暑假生活提出兩點要求:一、保持“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預習下學期數學,數學概念務必理解透徹。二、每日背誦小古文,結合名著提升自己的文言文功底和素養。

不知道今後再讀此書時,還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啟示,期待中!

篇十一: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吳正

當我拿起書,我想春秋真是個很亂的時代。小國家多如牛毛,時不時就有帝王人頭落地,連堂堂周天子也要附庸別人而活。就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卻也催生出了一位位君子。

如楚莊王,他繼位三年後,整日飲酒作樂,在這期間他唯一做的事就是下命令“有敢諫者死無赦。”於是,大臣伍舉便給他講了一個謎語:“山中有一隻鳥,三年了,它不飛,也不叫,這是一隻什麼鳥?”楚莊王想了一想便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我知道了,你退下吧。”從此之後,他發奮圖強,掃蕩奸人,國家為之一振。

過了幾年,年輕的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他借討伐洛陽西南的陸渾之戎的名義,實則去試探中原諸侯的深淺。沒過多久,軍隊便在洛水邊舉行閱兵,向周天子耀武揚威。於是,周天子派出了一名使者,楚莊王狂傲地說“聽說周天子一言九鼎,不知道這鼎有多重?”使者一聽,回答道,“在德不在鼎”。楚莊王聽後,班師回朝。這就是君子的風度。

合上書,我想,春秋是一個亂世,但亂世中也能出君子。

篇十二: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黃子悠

人們總說,讀史可以明志。然而對於過去的我來說,覺得歷史太冗長太枯燥了,那麼多的朝代更替,常常讓我讀了後面忘了前面。直到我讀到申賦漁先生寫的《中國人的歷史》系列,一口氣讀完了《諸神的蹤跡》、《君子的春秋》和《戰國的星空》。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君子的春秋》。

為什麼取名叫“君子的春秋”呢?因為全書分為十個章節,分別介紹了十位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君子,每一章都詳細講述了一位君子的身世和他對歷史的影響。鄭莊公,一代梟雄,率先挑戰了周天子的權威,打破了陳舊僵化的秩序,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廣納賢才,愛民如子,安定天下;宋襄公,堅守禮義,志大才疏,霸業不成,但至死不悔;晉文公,流亡十九年,嚐盡人間冷暖,後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終成一代霸主;秦穆公,橫掃西戎,拓地千里,為秦帝國的強力崛起,鋪下了堅實的基石;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終成霸業;還有為愛情挑起戰爭的申公巫臣;充滿君子之風的延陵季子;“烈丈夫”伍子胥;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以其超人的智慧,點亮了滿天的星斗,其光芒現在依然清晰可見。

春秋時期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激情的全新時代,是後世一次次回味一次次仰望的百家爭鳴的盛世,是為中國人樹立了各種各樣君子榜樣的時代。春秋時代的君子,為我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中華記憶,融入沸騰的血液在我們的身體中流淌至今。那麼,怎麼樣才能稱為君子呢?我覺得,一生都在為百姓、國家做貢獻,或為文化發展做貢獻的人,是君子;雖然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但是一直孜孜不倦修煉自己的行為和品格,追求高尚道德的,是君子;放眼現在,那些堅守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那些保家衛國的邊疆戰士們,那些在河南水災中挺身而出、相互援助的普通民眾,他們都是新時代的君子。

細讀歷史,以史為鑑,我們可以找到人生的榜樣,前進的燈塔。

篇十三:君子的春秋讀後感

周家琳

我房間的書架上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書,不同哲理的中外名著也都“聚集”於此。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中國著名作家申賦漁寫的這本書——《君子的春秋》了。

春秋時期是霸主的時代,也是君子的時代。四方諸侯在完成他們霸業的同時,還講究仁義與禮節。這本書中共選了十個人,作為春秋時代的“座標”他們的地位像一個心電圖,波瀾起伏,他們的人生,更是一條蜿蜒時間之線,連線了其中三百多年的歷史,形成了風雲激盪的“春秋時代”。

其中,我最為佩服的人就是齊桓公了。他的一生就有非常遠大的抱負和志向。為了得到王位,他甘心被管仲射到後咬破舌頭裝死,後來又聽信了鮑叔牙善意的勸告,讓管仲輔佐,成就了一代的霸業。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能屈能伸”的道理和他的智慧。

齊桓公平定天下的霸業之下的關鍵就是因為他對管仲的信任,如果沒有他的不計前嫌,以人才為重的胸襟,那管仲將會生命難保,自己更不可能成就霸業了。他是一位胸懷天下,有治國之道的君王!

這本書中,蘊含了中華文化綿延千年的力量之源,教會了我懂得其中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