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精選9篇)

篇一: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精選9篇)

東方的明珠——西湖

張櫻倩

古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今有“看明湖一碧,六橋鎖煙水。”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西湖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路1號,杭州市區西部,景區總面積49平方千米,南、西、北三面環山,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有如西子,陰晴雪,風韻萬千。蘇白兩堤,楊柳依依。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濛,青黛含翠。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桃紅柳綠,青山含翠;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濛中的樓臺。(資料出自百度百科)

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西湖裡有讓人數不清的宜人風光,斷橋就是西湖上著名的景點。

蘇堤是北宋元祐四年,詩人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資料出自百度百科)

在蘇堤的前方,有著另一位詩人的歷史,他就是白居易。他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詩人,稱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塗碧,如在畫中游。

白堤盡頭,就是最為素雅悽美的斷橋殘雪,它是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名寶祐橋,也稱為段家橋。它是早年間人們用石頭一塊一塊堆砌建成的,位於白堤的東端,它的背後就是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欣賞西湖雪景,斷橋上游人如織,孤山與裡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具有對聯“斷橋橋不斷,殘雪雪未殘”的評價。佇立雪霽西湖,舉目四望,但見斷橋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明,動人心魄。

斷橋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白娘子和許仙的初見就在此處。在小的時候,白娘子還是一條小蛇,遇到危險時許仙的前世救下了她。經觀音大士指點,來到杭州西湖尋找前世救命恩人。清明佳節,煙雨濛濛,觀音大士說“有緣千里來相會,須往西湖高處尋”。在杭州西湖的斷橋上,白娘子終於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許仙,以身相許,結為夫妻。

殘雪遺留,卻比冰天雪地更扣動人心,有一種殘缺的美。人生註定無法完美無瑕,即使是西湖,也有斷橋殘雪這個淒涼蕭瑟的景點。斷橋心碎,殘雪無情,註定讓所有人為此流淚,而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也讓人無一不被此動搖。

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西湖,它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和大自然共同創造出的完美畫卷。神州大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我為自己身為華夏子孫而感到自豪!

篇二: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城堡

劉宇軒

西方有西方的城堡,而我們中國也有中國的城堡——福建土樓。

土樓是閩西及閩東南一帶農村的客家民居,主要見於12至20世紀。土樓的前身是兵營、城堡和山寨。

但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好好的木房子不住,要住土樓呢?那是因為由於客家人多居住在野獸出沒、盜匪四起的山區,他們建成這種群居住房具有良好的防禦功能。土樓是漳州本土建築的代表,漳州土樓多達800多座。

那土樓的規模又是怎樣的呢?土樓一般為三至五層,規模巨集大、造型封閉、結構堅固,大多數土樓呈長方形或圓形。其夯土承重牆非常厚實。比較古老的土樓,往往在巨大的外環樓內還有內環樓,能容納幾百個房間,可供幾百人居住。高大的土樓內部,廳堂、儲藏室、水井、臥室等應有盡有,倆然一座小小的衛城。土樓內生活設施齊全,住戶的日常起居都可以在土樓解決。夯築土牆是建造土樓最最為關鍵的環節,通常花費的時日和人力是最多的,一般在農閒時施工。

方形的土樓一般從兩個角處開始行牆,圓形的土樓則以風水先生選定的吉利方位開始行強。高四層以上的土樓,底層牆體寬近2米,一層減少牆體的寬度,最後頂層的寬度不少於50釐米。夯牆時,在牆枋下面兩頭各放一根承模棒,用於承受強枋和每板土牆的重量(選自一樂教材)。

2008年,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9年10月,永定縣成立建立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福建省優秀旅遊縣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動建立工作。2011年,永定縣制訂“世遺”土樓五年維修計劃,規劃籌措8000多萬元對23座“世遺”土樓進行全面維修。2017年5月初,龍巖市永定區投入477萬元對集慶樓啟動了全面修繕工程。(選自百度百科)

保護土樓總體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土樓的修補不改變其原狀,保持原有材料、傳統結構、形制工藝和歷史原貌。此外福建有關方面採取措施增強群眾的土樓保護意識,直到現在,福建土樓還一直有人居住,客家人還創造出了土樓節這項傳統的文化活動,用來展示了客家的土樓風采。

福建土樓凝聚著祖先們博大的智慧,我真為此感到自豪!

篇三: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千年古鎮—巨集村

歐杜悅

這是一座千年古鎮,在一條小河與大運河相連線處,小鎮的房舍就建在小河兩岸。這裡叫巨集村,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據史書記載,這座古鎮始建於北宋年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古鎮經歷劫難,現存在的建築是一百年來建造的。

進入村裡,兩邊的民居都是白牆黑瓦,屋頂為波浪狀,四角向上,下層是客廳、廚房,上層是臥室書房。家家臨河都開著門窗,推開窗戶,就聽到河上的船槳聲,就能聞到瀰漫的水汽。不少人家的後門還砌著臺階,與河面相連,既方便使用水,上下船隻也十分方便。這兒真正成了水從屋邊流,船在“街”上游。

順著水流抵達巨集村中心——月沼。月沼是過去村長們居住的地方。村形恰似牛形,牛的“肚子”——南湖,穿過“牛肚子”上的橋,就看見那居民中心的水渠,那是牛的“腸子”當地有一句俗語:“順水進村,逆水出村”這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居民則為“牛角”。有趣!有趣!這就叫“山為牛頭樹為角,屋為牛身橋為腳”。奇特的佈局充分顯示了古人的智慧,青石小巷,曲徑通幽,只是任人怎麼轉,都不會迷路,那水圳中水流的方向,便是天然的指南針。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觀光旅遊的人絡繹不絕。在小街上走著,路過一間間店鋪,就會發現每家每戶都如古董店,雕刻、硯臺、匾額……那木窗上總雕刻著許多倒掛著的蝙蝠,吃驚吧?刻啥不行,非要刻蝙蝠,刻花刻蝴蝶多美啊?其實那是“福到”的意思,一般刻五隻蝙蝠表示“五福臨門”真有意思!

“青山綠水本無價,白牆黑瓦別有情”巨集村淡泊明靜的小橋流水,翠綠垂柳,嫣然荷花,依水傍橋的老宅,佈滿青苔的石灰牆,撐著油紙傘在石板路上的年輕女子,坐在屋簷下縫縫補補的老嫗……這一切如此和諧,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人們乘著遊船,帶著驚訝的目光,打量著千年古鎮,仿入仙境。

古鎮——巨集村。讓人深深的留戀與陶醉。就像一瓶千年的陳酒,越陳越濃!

篇四: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萬里長城

林永欽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臺區,全長約6700千米,約13000裡。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想而知,沒有大量的人群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長城修築距今已有2000多年,雖已失去了防禦上的作用,但仍巍峨屹立,顯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反映中國古代建築工程技術的偉大成就,表現中國古代各族勞動人民的堅強毅力和聰明才智,體現中國自古以來形成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

篇五: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之都——紫禁城

郭澤霖

七百年之都,中國的驕傲。紫荊城,明清之都,是國際教科文組織公認的世界七大奇蹟。

建文四年,朱棣功克明舊都南京,南京故宮變因一場大火灰飛煙滅,永樂十八年,永樂大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建設千年令萬人矚目的驕傲——紫禁城。紫禁城現稱故宮,約有房間共9999佔地總面積為720,000平方米。

當你踏入午門時,那古風變陣陣襲來,讓你跨越時空,一品故宮。

正前方便是金水橋,橋下便是象徵龍泉的金水河,七橋並列,用漢白玉石打造,橋攔雕琢精美,形似五條玉帶漂浮水上,與古樸的華表和雄偉的石獅構成天安門獨特的標誌,造型優美,引人入勝,七橋之上玉石杆不盡相同,中間是蟠龍的雕花柱,橋面最寬,稱“御路橋︔只限天子行走。兩旁為“玉公橋”只許宗室親王行走。“玉公橋︔左右為“品級橋”准許三品以上的官員行走,另兩座橋便是“眾生橋”則許四品以下官員行走。(本段出自百度百科)

尋著鳥鳴來到太和殿下,漢白玉黃金龍浮雲雕惟妙惟肖的展現在臺階之中,登上漢白玉臺階,那種萬人之上,一國之君的感受油然而升,七十個大柱,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七十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期中頂樑柱最大,直徑一米零六,高為十二點七零米,明代用木為棉絲楠木,採自川,廣,雲貴等地,清代重建後,採用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四千七百一十八塊金磚共鋪二尺見方,“金磚非黃金,只是泥巴土”,金磚並非黃金製成,而是蘇州特製的磚,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土質好,燒工精,燒成後“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明清共24為大帝於此登基,宣佈即位詔書。朝賀之處,皇帝每逢慶生即萬壽節冊立皇后,大事都於太和殿舉行。(本段出自一品故宮)

從後左門進來,來到劍亭,過了影壁,穿過“三座門”變來到角樓,故宮小小角樓都精雕細琢,角樓共66個角雕,每個角雕都是一個形態各異的魚,意為“年年有魚”大理石的臺階非常光滑,平整,漢白玉扶手令角樓更添一分氣派。連牆壁上的彩繪都格外精細,美麗。樓頂為重60千克純金打造的樓角。東西南北各一門意為“福從四方來。”

站在宮中,紅牆圍繞,眼裡看到的是紅,腳下踩的也是紅,房頂是紅,夕陽光輝中,一切都是紅的,只被這紅層層包圍。

從前百姓不讓進宮,他的記憶只屬於皇帝,如今半上旗裝,踩上花盆底,宮中不見太監,卻甚多娘娘,故宮的紅是悄然綻放帶一絲暗沉,低調紅,故宮的牆是封著美人又使眾人望而卻步的神聖牆,今年剛好600歲的他,每條門縫都在訴說娘娘和皇上面數不盡的祕密,每塊凹凸不平的磚都藏著皇上不能說的心裡話,那朱牆黃瓦都在等你。(選自百度百科)

民工巧匠彙集一心,惟妙惟肖,只是年華,再現中華於盛唐之後的一大盛事!

篇六: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

顏楚桐

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很多,而且都十分的寶貴,例如:開平市塘口鎮的開平碉樓,下面我帶大家去看看吧!

開平碉樓分為三部分:一個在自力村,一個在麗園,還有一個在馬降村。我現在帶大家去自力村看看。

你們知道自力村為什麼叫自力村嗎?主要就是因為這個村子裡的人們,都覺得自己能自力更生,所以取名為自力村。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民居住的房子,這樣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開平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房子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但不是所有的窗戶都是鐵柵,每一座碉樓都有一個逃生窗,每當受到敵人攻擊時,他們便可以開啟窗戶爬下去,而這個逃生窗一般建在三樓左右,不怕有人闖進來。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

看!這兩根“避雷針”可是有故事的呢!以前建房子,必須得請風水大師。有一次謝維立請來了一位風水大師,那位風水大師說:“其實你們選的地點是很好的,屋前有河屋後有山,可謂依山傍水,就是屋前的這座山,有人稱為虎山這樣它就擋住了你們的道路,所以我建議在家門口建上兩個石獅子。於是謝維立就在正門後面建上了兩個十分小的石獅子,最後他們屢次受災,謝維立把那一位風水大師重新請來,生氣地說:“你說建上兩個獅子就可以保住我們,可是為什麼我們屢次受災?風水大師見了哭笑不得:“你們家把石獅子建到了正門後面,石獅子哪能發揮作用?還有,你們把石獅子建的這麼小,怎麼可能壓住那麼大的老虎呢?”所以風水大師建議,在正門兩邊又重建兩根打虎鞭這樣就可以鎮住大老虎了。這個方法果然靈驗了。告訴你們,我前面說的“避雷針”就是這兩根打虎鞭!

篇七: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青藏高原上的明珠——布達拉宮

王梓睿

夏日的拉薩被陽光籠罩著。

在這座“不夜城”中,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作為西藏規模最巨集大的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海撥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巨集偉建築,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在1994年,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已成為西藏的標誌和名片,在拉薩有這麼一句古話:到拉薩不去布達拉宮就不算到拉薩,甚至連西藏也沒去過。可見,布達拉宮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

布達拉宮處於西藏高原地帶,建於半山之上,風景優美獨特,著有“人間天堂”的美譽。建築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主樓高117米,共13層,自山腳向上,直到頂峰。布達拉宮由東部的白宮和中部的紅宮組成。牆身由花崗岩砌築,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有抗震的效果。

布達拉宮建於七世紀,藏族的首領松贊干布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海拔3700多米的臥馬塘的紅山上修建了這座布達拉宮,但是後因戰亂,它被毀壞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是公元17世紀中葉期間重新翻修的。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堅實墩厚的花崗岩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嶺交相輝映,金碧輝煌的金頂、巨大的鎏金寶瓶熠熠生輝。白宮的東、西、南三面與紅宮相接,寬廣的殿堂,是藏人們舉行盛大宗教活動的地方。鳥瞰布達拉宮,遠有連綿起伏的群山,拉薩河似一條白色的緞帶,從天邊飄來;近有色彩斑斕的宮牆和燦爛發光的金頂,以及有著強烈裝飾效果的紅幡,紅、白、黃三色鮮明對比,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布達拉宮不僅在建築方面別具一格,在文化上也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宮內收藏了千萬幅明清時期的卷軸畫及大批石雕、木器與泥塑等藝術品。此外,還有大量經書和歷史文獻。這些珍貴的藏品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還反映了藏漢民族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悠久歷史。因此,布達拉宮是研究西藏曆史與文化的一座寶庫。

矗立在拉薩中心的布達拉宮,是這片雪域乃至整個青藏高原的象徵,也是藏民族文化的象徵。如今,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的欣賞與讚美。但我們也要保護它,讓這顆高原明珠散發更耀眼的光彩!

篇八: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美麗的都江堰

陳璟熙

當代名人董必武曾經說過:“魚咀分江內外流,寶瓶直拖內江喉。“這句詩指的就是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乘著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仰慕已久的都江堰景區。

戰國時代,刀兵峰起,戰亂紛呈。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們,渴望中國儘快統一。戰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的李冰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251年,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率眾修築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了飽經戰亂的老百姓。這個大型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在灌溉著天府之國的農田,造福了一代又一代的川中百姓。它以年代久遠、無壩引水為典型特徵,是世界水利工程的鼻祖。(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進入都江堰景區的大門,放眼望去就是“魚嘴分水堤”。岷江水在都江堰內的流程就像字母“Y”。從寶瓶口流出的水流分為兩條:內江和外江。洶湧的江水不停地怕打著分水堤,衝起一陣陣浪花。遠遠看去,魚嘴分水堤好似江流中的巨輪一般乘風破浪。遠眺前方,岷江上游峰巒疊嶂,高低起伏,宛如一條條巨龍在空中翻騰。怪不得董必武老先生都不由得感嘆都江堰的雄偉和壯觀。

游完了“魚嘴分水堤”,我們就來到了安瀾索橋。它又名“安瀾橋”、“夫妻橋”。該橋位於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該橋是一座人行索道橋,長約幾百米,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的。踏上安瀾索橋,往下看正是波濤翻滾的岷江。奔湧的江水配合著搖晃的索橋,讓我不由得心驚膽戰,牢牢地抓緊橋上的扶手,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入江中。此時此刻,我不禁暗暗驚歎大自然的巨大力量。

經過安瀾橋,再沿著林蔭小道拾級而上,很快就來到了都江堰的著名景點——二王廟。它初建於南北朝,是為紀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山門“二王廟”三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後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二王廟古建築群坐落在岷江右岸的玉壘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規模巨集大、佈局嚴謹,深深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築藝術。

啊,都江堰,太壯觀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它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悠久歷史和輝煌過去。我們偉大的祖先以他們的勤勞堅韌和聰明才智,創造了舉世無雙的世界水利工程奇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值得我們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光大!

篇九:五年級作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土樓

蕭涵予

福建有眾多旅遊景點,個個都有各自的亮點,但其中最具一番情趣的,就數這依山傍水的福建土樓了。

土樓位於閩西至閩東南一帶,是當地居民居住所用的樓房,有方形土樓和圓形土樓兩類,共分為內、外兩層建築。陽光一照,屋簷更是被鍍上了一層金光。

走進這土樓建築群,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小橋流水”的一番風景。小溪的溪水清澈但不深,時常有一些當地的婦女蹲在溪邊洗著衣裳。清風一吹,婦女們長長的秀髮隨著身邊的野草一齊搖曳,服飾上的銀鈴相繼碰撞,發出清脆好聽的聲音來。

隨著清風,伴著那縷縷陽光走過那橫跨溪水的小橋,就可以見到那雖非壯大,卻十分秀美的土樓。

土樓外表簡易,只一堵大大的、十分厚實的牆壁。頂上向外伸出的屋簷可以用來遮風擋雨,避免土牆受風雨侵蝕。據說土樓之所以修築了這樣一堵厚實的、且不透風的牆壁,最初是為了防洪、防敵防野獸,仔細一瞧也能瞧得出來——那牆壁摸上去冰冰涼涼的,一拍,沒有回聲,還把手拍得生疼。現代所加工上去石塊全然比不上過去的壯觀,那是唐代工匠辛辛苦苦流血流汗,用智慧與勤勞合力所築成的摩天傑作。

緩緩走上石階,輕輕推開土樓的大門,陽光從門外酒落到屋內的青石地板上,地板將陽光反射出來,正照到一戶人家的小門上,一看,便知這牆為什麼這麼厚了——村民門都把自家的房子“安”在這石牆裡了,這也免受了風雨沖刷。這座土樓的外樓共分為四層,順著那狹長的木製臺階拾級而上,便到了第二層。

第二層與第一層的樣式是差不多的,只是將青石鋪成的地板替換成了木製的。中間是空心的,木地板旁圍了一層圍欄,不時有村民推開自家那扇貼了春簾的小門,到走廊上來透透氣。最高層,也是最漂亮的一層,這層樓的圍攔上掛滿了燈籠。頭頂則是屋簷,屋頂中間不封,留了一個圓形的大天窗,不時有鳥兒停歇於此。內院不對外開放,因此旅客們都在四樓俯視內院。內院裡有一口大井,井旁環繞著四幢小房子,房子呈方形,旁邊有幾盆小花小草。石階雖粗糙但又自有一股樸實之美,整個土樓顯得俏麗而俊雅。

漫步在憧幢土樓之間,自然的亮麗風光與工匠的百年心血匯成了這世界文化遺產——秀美的福建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