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吃食仿寫(精選44篇)作文

篇一:故鄉的吃食仿寫

故鄉的吃食仿寫(精選44篇)作文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除了風景美如畫,還有家喻戶曉舌尖上的美味。傳說蘇東坡在杭州當官的時候說過一句話:“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這大概就是“片兒川”的由來吧。

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先揉麵加入溫水,待麵糰稍微柔軟一些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將麵糰分成小份,再用擀麵杖擀成條形狀。接下來鍋中放入油燒熱,下入肉片扒熟後撈出,底油仍留在鍋中。下入酸菜和筍片翻炒1-2分鐘,加入半鍋水,加鹽、老抽攪拌均勻,大火煮至沸騰轉小火,燉10分鐘。下面條煮至再次沸騰,最後下入肉片、調味品,即可關火。

飢腸轆轆的時候來一碗鮮美可口的“片兒川”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篇二:故鄉的吃食仿寫

湖北人的飯菜沒有像杭州人那麼講究和精緻,他們極喜歡味重色濃的菜品,他們也不講究什麼席面,但那些仍然是我們的最愛。

先從早上說起吧,一走進麵館,店小二連忙上前去招呼。點完菜,我好奇地跑到廚子面前去觀察做法,廚子抓起一團麵條,放入鍋中,過了一段時間,廚子再把麵條撈起,倒入準備好湯汁的碗中,加上一些小料,一碗熱氣騰騰的海帶豆腐面就做好了。我拿起筷子,夾住一根麵條,往嘴裡一吸,滿滿的幸福感在口中迴盪。

爸爸說,我的爺爺、太爺爺和他,都是吃牛肉麵長大的。為什麼到了我居然換成了豆腐面?我總是被老爸的這種問題問住,不知如何回答。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吃食。

篇三: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清明節說起吧。清明節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清明粿。首先將新鮮的艾草搗成艾草泥,加入糯米粉和開水,揉成麵糰,捏好的麵糰像一個個小碗,包入自己喜歡的餡,打上花邊,隔水蒸10分鐘,香噴噴的清明粿就出籠了。剛出籠的清明粿冒著熱氣,香味四溢。我迫不及待地就想咬上一口,軟軟糯糯的皮夾雜著艾草的清香,感覺春天就在嘴裡!

篇四: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說“三鮮湯”吧,它是我外婆家蕭山的一種特色美食,經常是宴席上桌的第一道或是壓軸的大菜。說是“三鮮”,其實除了傳統的江蟹、河蝦、黃蝖外,還可以用筍乾、黑木耳、肉餅、魚圓等多種食材來自由搭配。它的做法也不難,就是高湯煮沸後依次加入各種食材,最後加鹽調味,不加任何其它調味料,更顯得食材本身的鮮味。

我回外婆家經常喝三鮮湯,媽媽告訴我說她小時候要吃到三鮮湯並不那麼容易,因為三鮮湯要用到一些很時令的食材,只有在宴席或是過年過節時才能品嚐到。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獲取食材很方便,網上什麼都能買到,想吃就吃,還可以按自己喜好加很多食材進去,我覺得我現在可比媽媽小時候幸福多了!

篇五:故鄉的吃食仿寫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台州是我的家鄉,也是美食的城池。作為浙江台州的我,知道的台州美食可是很多的,有食餅筒、有青草糊、有包年糕……嘗過這些美食的人都會回味無窮。

我們先從食餅筒說起吧。食餅筒是台州大眾化食物,每逢立夏、端午、5月13、台州人便會做食餅筒吃。食餅筒雖然吃起來非常美味,但是製作過程卻十分繁瑣。食餅筒主要做法是將麵粉加水調成膠糊狀,只見外婆用手抓了一些和好的麵粉,在一個平底鍋上抹了一圈麵糊,儘量要平整,而且成型的麵皮一定要簿有韌性。沒過多久,鍋好似被貼上了一張面膜,冒著熱氣很是誘人,一張麵皮就做好啦!烙好麵皮,再炒上一些喜歡的菜當作料,取出麵皮鋪上炒粉絲包上各類自己喜歡的菜餚。如:土豆絲、滷肉、雞蛋、豆芽、洋蔥等等。用麵皮包著吃,咬上一大口簡直太美味啦!感覺又滿足又幸福。

媽媽跟我講食餅筒的一種傳說,在戚繼光抗倭時期,家家戶戶都做了菜餚想要犒勞大軍,但是這麼多菜怎麼送去軍營著實是個難題,於是聰慧的漁家女就做了餅皮,把菜都包了進去送給士兵們。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取其驅蟲避邪之意。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還要繼續一種傳統習俗,我非常喜歡,媽媽會幫我製作一個防蚊子和蟲子叮咬的香囊,小巧玲瓏非常可愛。

篇六:故鄉的吃食仿寫

如問什麼食物最能代表千島湖?其一是米羹,其二就是米粿。千島湖米粿一般分為兩種,加艾青的稱它為清明粿,即青粿;不用艾青的叫白米粿。大部分米粿是鹹的,鹹米粿的餡一般以兩三種菜搭配,如醃菜、豆腐、冬筍、豬肉等等。也有部分人家喜歡做點甜粿。製作方法比較有講究,先在鍋里加少量水燒開,然後放入米粉,用鍋鏟反覆揉制,直到沒有乾的麵粉後出鍋。然後掌心用力來回反覆揉搓,這樣做出來的粿皮有韌勁,包起米粿來皮子不易開裂。把揉好的米粉糰子搓成圓柱形,切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米粉團,用特製的工具,壓成薄薄的碗口大小的圓形粿皮,包好以後,放入平口的竹匾框或者普通的蒸籠蒸熟,即可食用。

米粿的吃法有很多,除了最常見的蒸熟吃,還能煎著吃、烤著吃、配米羹等等吃法。最受人歡迎的應該是烤著吃。千島湖人冬天有烤火的習慣,一邊烤著火,一邊在炭火爐上擺上幾個米粿烘烤,時不時翻弄幾下,待餡裡的豬油烤化,皮被豬油染成金黃色,此時油滲香溢、口感鬆軟、咬一口齒頰生香。

我每次都非常喜歡和奶奶一起做米粿,因為每當吃到自己親手做的,會非常有滿足感,我希望能夠把家鄉傳統美食手藝推廣到各個地方,讓所有人都能吃到美味的米粿。

篇七: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早餐開始吧。每一天的早餐,人人都能吃蔥包燴。蔥包燴必須烤熟,得烤得脆生生,用小火在鍋子裡輕輕翻轉,烤到白白的春餅皮上露出很多像太陽似的金黃的印子,蔥包燴就烤熟了。烤完蔥包燴,再煮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用蔥包燴配著吃,真的感覺到了杭州早餐的與眾不同。

篇八: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先從肚包雞湯說起吧。“無湯不成宴”是我家的飯桌特色,在眾多的湯中,我最愛肚包雞。豬肚、整頭雞洗淨後分別在沸水裡過撈。接著,把肚裡塞了姜、蔥把、香葉的整頭雞塞進豬肚裡,再將豬肚的開口部分用牙籤縫合。待水沸後,小心地把“俄羅斯套娃”放進鍋內,通常媽媽還會在鍋裡放蓮子、紅棗、薑片和少許的料酒,蓋上鍋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2小時。漫長的等待在廚房裡飄溢著陣陣香氣中結束。開啟鍋蓋,媽媽操著熟練的手法,將豬肚剪成條狀,整雞也被均勻分塊了。出鍋前,適當撒點鹽,一鍋肉鮮湯美且營養豐富的肚包雞很快地見底了。尤其在冬天,喝完這美味的湯,身體頓時溫暖好多。

篇九: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春天說起吧。很多人就會想到團團圓圓的春節。大年三十晚上,外公把紅豆泡在水裡一個晚上,早上一起,就把紅豆放進高壓鍋,開啟小火,慢慢地煮了起來。直到發出“ZI-ZI-ZI”的聲音,鍋蓋上冒出白白的煙氣。接著,把祝好的紅豆放進破壁機裡,攪拌成泥。然後,把攪拌好的紅豆放進平底鍋,開啟小火慢慢地把水分炒幹,炒了一會放入白糖,豬油,知道完全變成紅豆泥為止。最後,把紅豆餡放到春捲皮中間,合攏,捲一捲,用手壓一壓連線處。放在油鍋中炸。第一個春捲炸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那香香甜甜脆脆的滋味,讓我終身難忘。春捲時我最喜愛的春節美食之一。

篇十:故鄉的吃食仿寫

人們都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媽媽的老家——山西,人人愛吃麵,山西的面花樣很多,最常見的有刀削麵、手擀麵、拉麵、河撈麵、莜麵窩窩、貓耳朵、剃尖面、剪刀面等,這些面做法不同,樣子不同,但都非常好吃,其中我最喜歡吃莜麵窩窩和刀削麵。

那就先從莜麵窩窩說起。首先將莜麵和好,然後取一小塊麵糰,在面板上按成長長的扁片,用手從一邊搓起,卷在食指上,一個莜麵窩窩就卷好了,把莜麵窩窩卷豎立在蒸籠裡,最後上鍋蒸10分鐘就熟了。一邊蒸著莜麵窩窩,一邊將西紅柿、雞蛋、胡蘿蔔丁、黃瓜丁、肉末炒好,做成醬汁兒。將蒸熟的熱氣騰騰的莜麵窩窩澆上幾勺已經做好的醬汁兒,吃起來不僅味道美,還能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姥姥經常給我講起“飛刀削麵”的故事,廚師削出來的面,一根剛剛落進湯鍋,一根在空中飄著,一根才剛剛出刀,每根都像魚兒躍龍門一樣歡快地跳舞。在姥姥家,她經常給我做刀削麵,當我每次看到一根一根面落進湯鍋的時候,我就好奇姥姥是怎樣練成這門飛刀絕技的,激起了我想學這個本領的想法。

故鄉的麵食讓我一直留戀難忘,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學會做這些美食,將這些麵食的做法傳承下來,給自己的親人們和朋友們品嚐。

篇十一:故鄉的吃食仿寫

南方人好吃甜食,但吃的不像北方人那麼豪氣。南方人的菜品講究和精緻,上桌的菜品往往分量較小,品種繁多,氣色味俱佳,所以真正能吃極辣的和亂燉的很少。尋常百姓家平常的菜品偏鮮甜香,大都不需要什麼辣椒的,不太辣的菜一直頗受歡迎。

先從夏天開始說吧。立夏開始的時候,先要過一個勞動節,節假日的時候家家戶戶忙碌著立夏的盛宴。立夏的時候有吃烏米飯和豌豆香腸飯的習慣,都是偏甜糯的。接下來就是端午節了,南方的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慣,粽子有肉粽、豆沙粽、紅棗粽等。

篇十二: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春天說起吧。千島湖的山裡有一種野花叫紫藤花,特別漂亮,它深深淺淺的紫,重重疊疊著,好像在流動,鮮豔極了!它們一股腦兒在枝頭垂掛下來,很像瀑布!

紫藤花炒飯是千島湖鄉下人必備的特色美食。首先將花瓣兒洗淨瀝乾,備好煮熟的白米飯,用一點油炒兩個雞蛋。最後將紫藤花一起放入鍋內翻炒,加入一點兒鹽和雞精調味。伴隨著陣陣清香,一道讓人脣齒留香,欲罷不能的紫藤花飯就新鮮出爐啦!小吃貨們瞬間化身成為一名名“乾飯人”,一口氣就能吃上一大碗呢!

篇十三:故鄉的吃食仿寫

那就從春天說起吧。春天一到,每家每戶都會炸春捲吃。在春捲皮裡面放入鹹滋滋的鹹菜和翻炒過的豆乾。油鍋預熱後放入春捲,調到小火再翻、炸,然後看著它在油鍋裡滋滋地冒著油泡,慢慢地由白變黃,直至穿上金黃色的外衣,美味的春捲就炸好啦。炸好的春捲,咬上一口,脆脆中包裹著鮮鮮鹹鹹的味道,真的覺得美好的春天就這麼美味地回來了。

篇十四:故鄉的吃食仿寫

說到夏天吧,我每次回衢州爺爺奶奶家都要吃上一碗冰冰涼涼的水晶糕,它口感軟糯Q彈,香甜爽口,好吃極了!

水晶糕首先要用木薯澱粉加水攪拌均勻之後放鍋裡蒸煮,蒸好後放涼切塊,然後倒入牛奶或糖水當底料,有趣的是,我們還可以自己選擇加各種各樣的小料,有黃桃、荔枝,還有紅豆和綠豆等,除此之外,水晶糕的“靈魂”還在於往湯里加幾滴薄荷汁,這樣的水晶糕吃起來就更清涼啦!一口水晶糕配著一口衢州烤餅,真是美味極了!歡迎大家來我們大衢州品一品美食!

篇十五: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我的故鄉浙江省臨海市說起吧。臨海有很多美食,其中我覺得特別好吃就數“鳳凰蛋”,它又名“十四日”。它其實是孵了十四天的雞蛋。你們知道鳳凰蛋怎麼吃嗎?首先將清水煮熟後,接著把它從上往下剝,一敲蛋殼,你會發現第一層是還沒孵出來的小雞,相當於原來雞蛋的蛋黃。第二層是被小雞吃完的“營養片”,相當於原來雞蛋的蛋白。煮熟後的鳳凰蛋裡面還有湯汁,喝上一口,特別鮮!總之,我很喜歡吃鳳凰蛋,一次至少來兩個,吃著鳳凰蛋的時候,感覺就回到了家鄉。

篇十六:故鄉的吃食仿寫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裡,春節要吃餃子,包餃子自然也就成了家家戶戶的“必修課”了。包一個漂亮的餃子可不容易,首先餃子皮放在手上必須像鋪被子那樣攤鋪平整,然後把準備好的肉餡夾到餃子皮的中央,再在餃子皮的四周塗上水,然後對摺把“門”輕輕地關上,一定要把門關嚴哦,要不然肉餡水會湧出來,最後邊緣一捏,一擠一按,餃子就包好了。餡量足,餃子一個個圓潤飽滿,昂首挺胸地站著,就像立了戰功的士兵;餡過少包出的餃子則瘦扁瘦扁,耷拉著腦袋趴在那裡,而我包的餃子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個小籠包,有的像條小魚,還有的像個帽子——,剛出鍋熱氣騰騰的餃子蘸上老醋,咬上一口,吃出的是滿滿的幸福與大大的滿足。

篇十七: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春節說起吧。我的老家在大別山腳下,每年春節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還是會打餈粑,而且是手打。阿姨們提前將糯米浸泡兩天,再放入木桶裡蒸熟,接著將蒸熟的糯米飯,趁熱倒入石白裡,找幾個壯漢,用木棍捶打,越捶越黏,直到看不出米粒,餈粑就算打好啦!揪下來一坨,在芝麻粉裡面滾一滾,香氣撲鼻,咬一口,軟糯可口,這就過年啦!

篇十八: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煙臺說起吧。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家家都要包餃子。餃子皮不能太薄,要外薄裡厚,再把拌好的肉餡放在餃子皮裡,用手一捏,餃子就做出來了。做好的餃子可以煮著吃,可以蒸著吃,還可以煎著吃。其中我最愛的就是湯水餃了,把餃子放到鍋裡,用湯勺攪一攪,煮到餃子鼓著浮起來,餃子就熟了。把餃子放到盤子裡,再倒上點兒醋,加上點兒蒜末,哇,就更加美味了。

篇十九:故鄉的吃食仿寫

在淳安,有這樣一道美食,每年農曆新年,家家戶戶都要做,而且一做就是幾大盆,可以從除夕開始一直吃到元宵節。要是好久沒吃,還會想念,我說的就是火辣辣的“米羹”啦。

製作米羹的過程並不複雜,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我們會在大米中摻入紅辣椒幹、茴香、陳皮、大蒜和生薑,攪拌均勻後加水浸泡。浸泡幾小時後,我們再把它們用石磨磨成米漿。此時的磨坊裡已是香氣撲鼻,空氣中都充滿了米羹的香味。接下來就是煮米羹啦,要煮一鍋美味的米羹,我們還需要往裡面新增一些好吃的配菜,如長豇豆乾、扁豆乾、老豆腐等等,喜歡什麼就加什麼,所以淳安的米羹是千家千味的。等煮熟了,開啟鍋子,頓時陣陣香味撲鼻。

經過這浸、磨、煮這三步,一鍋地道的淳安米羹就做成了。熱氣騰騰的米羹,色香味俱全,用勺子舀了一瓢,嚐了一口,一種美味又爽口的感覺瞬間從你的味蕾傳遍全身,不禁嘖嘖稱讚:“好味道!”你一定會忍不住繼續品嚐,直到滿頭大汗,還是不願把碗放下。

篇二十: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夏天說起吧。每年暑假,我都會回金華看望外婆。每天午睡起來,我都會跑到酥餅店,看老闆怎麼做酥餅。酥餅的餡料是由梅乾菜和豬肉調製而成,餅皮是麵粉加水、油組成的水油皮,然後抹上油酥,擀成麵皮裹上肉餡,壓扁再拍到炭爐的爐壁上,用炭火烤著,烤的麵皮像螃蟹殼一樣金黃,酥餅就熟了。等到酥餅出爐,連忙抓一個在手裡直吹氣,等到能入口的溫度,咬一口吃,真的覺得一天的精神都回來了。

那時母親總愛跟我們講金華酥餅的歷史,講程咬金的故事,講他在金華賣山東烙餅,講他怕賣不出去的烙餅壞了,就把賣不掉的烙餅放在爐邊烤著,第二天餅變得清香酥脆,引得人們紛紛來買。我那時一直想問:為什麼烙餅烤了兩次還很好吃呢?我們做的菜再熱一次就不好吃了?吃酥餅跟吃甜點是一樣的,完全可以邊走邊吃。剛出爐的酥餅熱氣騰騰,清香一圈一圈地往外冒,看上去十分誘人,手裡捧著酥餅,就想快快咬一口。我當時對程咬金的故事一無所知,但我想他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勇猛的大將,因為世上的大將有很多,只有他給我們帶來了美食。

篇二十一: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秋天說起吧,我在秋天學會了做麥糊燒。要先把麵粉、雞蛋和牛奶倒到碗裡,攪拌得像黃色麵糊一樣。接著加入一些食材小料,像玉米粒、香腸粒、蝦仁粒、海苔碎,都是我最喜歡的。然後把它們倒入熱鍋中,麵糊加熱後翻面。最後最期待的出鍋,把酥脆的麥糊燒切成塊,就可以美美的吃起了。

篇二十二: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清明節說起吧。在老家陝西每年清明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糕子饃、獨食子。最有特點的是,糕子饃是女孩子吃的,獨食子是男孩子吃的。獨食子的外形和饅頭差不多,裡面包著個雞蛋。其實獨食子外面的這層饃代表著介子推的墳墓,裡面的雞蛋代表著墳墓裡的介子推。男人吃了之後,就相當於要有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聽爸爸說,小時候掃墓的時候要把獨食子從墳頭上往下滾,連滾三次,然後把外面這層饃剝開,把裡面的雞蛋吃掉。糕子饃上覆蓋著許多花卉的圖案,一半是蓮花,一半是牡丹花。蓮花代表著純潔,牡丹花代表著富貴,豎立在饃中間的雞蛋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我也想嚐嚐糕子饃的味道!

就從春節說起吧。春節我們家家都會做蛋餃和吃蛋餃,蛋餃的皮做起來可不容易咧!先在大鐵勺裡刷一層薄薄的油,然後把蛋清和蛋黃攪拌均勻,放一點蛋液到大鐵勺裡,再然後將帶有蛋液的鐵勺放到火上烘烤,烘烤過程中不斷晃動鐵勺,讓蛋液薄薄的一層凝固在鐵勺上,這才形成了蛋餃皮,放上餡兒、合上餃子皮就做成了蛋餃,蛋餃多蒸著吃。春節吃蛋餃寓意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又由於蛋餃外觀金黃色,所以吃蛋餃又寓意新年發大財,我們小朋友體會不到這些寓意,只知道一個剛蒸好的蛋餃吃下去,冬天的寒意也只剩下三分了,渾身暖暖的。

篇二十三: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春節說吧。每逢佳節倍思親,無論離家多遠都會趕回家與家人團聚。我的老家在義烏,春節裡家家戶戶都會吃饅頭。饅頭必須用大鍋蒸,等到向上冒蒸汽後再蒸10分鐘,鬆鬆軟軟的饅頭就熟了,等待5分鐘,開啟蒸籠香噴噴、白花花的饅頭就在我們眼簾,接下來還有畫龍點睛的一步,且是具有當地特色的一步,那就是在饅頭中間印上一個喜慶的紅“福”字,代表的幸福、福氣、福運、萬福。蒸好的饅頭還要配上一盤肥瘦相間的紅燒肉,它是饅頭最佳搭檔。用饅頭夾著入口即化的紅燒肉,別提有多美味了。

篇二十四:故鄉的吃食仿寫

人間至味,莫過於紅燒肉。紅燒肉也叫做東坡肉,據說是蘇軾首創的烹飪方式。他曾經寫過一首《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火候足時他自美。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軍莫管。”

其中,我最愛媽媽做的紅燒肉。新鮮的五花肉,將它們浸在水中,洗出血水,再放入砂鍋,加入生薑、桂皮、八角等佐料,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煮熟以後,香氣撲鼻。色澤紅潤的紅燒肉,肉紋分明,肥肉呈寶石紅,瘦肉為暗紅色。一塊塊肉方方正正,整齊地排列在鍋中。一口咬下,軟軟的,油汁在嘴中爆開,與肉味在口中完美融合,刺激著每一個味蕾細胞,那簡直是人間珍饈美味啊!

篇二十五:故鄉的吃食仿寫

餃子,每逢過節時我都會遇見它,也是最好吃的美食,特別是姥姥做的餃子。姥姥家住在安徽省阜陽市的一個小縣城裡,這是一個北方的城市,都喜歡吃麵食,我也很喜歡吃,特別是姥姥做的餃子,每次我都很好奇,姥姥是怎麼樣做餃子的了?

記得在姥姥家的時候,我也參與做餃子的過程,下面讓我來講講做餃子的步驟吧。首先,在我們會先製作餃子餡,一般是把肉和青菜一起剁碎攪拌,還要加各種調料攪拌均勻;其次,在麵粉里加入適量開水,用手反覆揉成團,然後分成一個一個小麵糰,然後需要用到擀麵杖,擀麵葉;然後,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那就是包餃子,我和姥姥一起包,姥姥包的餃子彎彎的,姥姥還教我怎麼樣包餃子,我很快就學會了,我包的餃子很漂亮,圓圓的。最後,也是最幸福的時刻,那就是把餃子煮熟,享受美味的時刻,我每次都吃一大碗,吃得飽飽的。

篇二十六: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我的家鄉山東臨沂說起吧。那裡有許多特色美食小吃,其中比較有名的要數沂蒙光棍雞、臨沂煎餅、糝湯等。沂蒙光棍雞是以沂蒙山的大公雞為原料製成的傳統地方名吃,色澤紅亮、香氣撲鼻;臨沂煎餅是山東煎餅的一種,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山東“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口感酥脆香;糝湯則是被評為中國金牌旅遊小吃,味鮮香醇,口味獨特。

說起糝湯,它的名字還大有來頭,糝湯的“糝”字,它與乾隆皇帝有關。話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現在的郯城碼頭鎮時,想品品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爺一嘗,怎麼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東西,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糝)?”地方官員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因此,天子的隨口一問就成了它如今的名字——糝。

篇二十七: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中元節”說起吧。老家平陽有七月半吃九層糕的習俗。每年七月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九層糕來祭祀祖先,希望來年家人能平平安安。製作九層糕首先要將已經浸泡好的新米瀝乾水,加入幹槐花,一起倒入磨米機中磨成粉,再加入適量的白糖、酵母粉和水,不停地攪拌。第一層米漿在鍋裡蒸熟大概需要十分鐘。還不能將它和鍋底分離,而是繼續加入第二層米漿。這個過程中還需要用筷子把表面的氣泡去除,再蓋上蓋子繼續蒸。多次重複這個工序後,再加入一層新增過紅糖的米漿。如此反覆,直到達到所需的厚度,九層糕就算做好了。這時你只要用準備好的棉線,往九層糕上一壓一拉就將糕分成了幾大塊。剛出爐的九層糕,咬上一口,真是軟軟糯糯,甜而不膩。如果再蘸上一點紅糖一起吃,真的覺得人間所有美味、快樂盡在此了。

篇二十八: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秋天說起吧,秋分那一天,全村人都去採摘莧菜,採完莧菜要看看菜葉嫩不嫩。再準備一條魚,然後把切好的魚片和莧菜倒在一起再放進水裡熬一熬,這樣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秋湯就做好了。

篇二十九:故鄉的吃食仿寫

浙東山城新昌有這樣一道美食——年糕。在新昌人的食譜裡,年糕作為傳統的美食,人們從不吝嗇對它的細嚼慢嚥。

新昌年糕與眾不同,條狀外形,紮實韌勁。每逢年關臘月,家家戶戶都會做上百斤,用來招待客人,這也是來年一道重要的主食。

晚稻米成熟在秋高氣爽的季節,有較多的澱粉。製作年糕先要將晚稻米浸泡四五天,然後碾磨成粉,經過細篩,裝進木桶蒸熟。蒸熟的米粉經過木棒輕搗,在機器的壓榨下,年糕誕生,完成了稻穀的一場蛻變。

新鮮壓出來的年糕,取一小塊,裹上紅糖或者榨菜,捏成糕花,或者經過煨烤,便是香甜的回憶。

篇三十: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冬至說吧,冬至的那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北方的人去當兵時有上陣餃子下車面的習俗,意思是來去平安。包餃子的面不能擀得太厚,不然包不起來,在大碗裡放入豬肉,玉米,芹菜等,再少加一些醬油,和調料,拌一拌,搓成小肉球,將小肉球放入薄如紙片的麵皮裡,再在麵皮的周邊沾些水,四周合攏捏成花邊,鍋裡放水,燒開後放入包好的餃子,不一會熱氣翻騰,香氣撲鼻而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做好了,咬一口,就覺得冬天不再那麼寒冷了。

篇三十一:故鄉的吃食仿寫

北方人好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麼講究和精緻。菜的分量很大,色澤較暗,但很入味,這正適合我的口味。

先從冬天說起吧,立冬過後,家家戶戶要殺豬宰羊,羊雜碎就是我的最愛。羊雜碎是由羊頭肉、羊肚、羊肝等部位組成的,先把它們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切碎,加入適量的豆腐、粉條,再加入喜歡的調料,美味的羊雜碎湯就做成了。

這幾年,我很少回老家過年,爺爺會把預先洗乾淨煮熟的羊雜碎寄過來,夠我和姐姐美餐好幾頓。如果我考試考得好,爸爸也會帶我去西貝吃羊雜碎作為獎勵。

羊雜碎真好吃!

篇三十二:故鄉的吃食仿寫

在我的故鄉,過春節的時候,還有婚宴上,我們會吃一種獨特的美食——楊梅果。

楊梅果的顏色和楊梅很像,通紅通紅的,所以我們稱它為楊梅果。楊梅果的做法是這樣的:先把糯米磨成粉,加水揉成團,再把紅糖當餡包進去。接著裹上紅米,壓成餅狀,然後放到鍋裡蒸熟就好了。軟軟的楊梅果,一口下去爆出甜甜的漿,實在是太美味了。

篇三十三: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清明節說起吧。清明前後,我們老家就要煎艾草餅了。首先鮮嫩的艾草煮爛,與白麵團充分揉搓、和成艾草麵糰,躺在乾淨的碗中睡一小時。接著把核挑肉、黑芝麻倒入石臼中,不停地攪拌、剁碎,隨著粉末狀果仁越來越多,一股濃烈的芝麻核桃清香捕鼻而來,油中帶甜,使我彷彿置身於原始森林中。

一小時後,麵糰甦醒了。揪下一小塊,搓成球形,捏成碗狀,舀一瓢餡料倒進“碗”裡,封住開口,再用擀麵杖從中間往四周擀,讓餡料充分遊走到麵糰的邊邊角角。

煎艾草餅嘍!把翠綠的餅放入鍋中,瞬間,餅猶如一隻河豚,貪婪地吸著氣,鼓脹起了肚子。小火輕輕翻轉、旋轉餅,煎到翠綠的麵餅上飛出一絲絲晚霞般的烙印,餅就熟了。

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一股甜膩的清香瞬間散開,真是“此餅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

篇三十四:故鄉的吃食仿寫

每年過年回老家奶奶都會做一道菜,這道菜叫酒糟魚。它的味道鹹鹹的、辣辣的、香噴噴的,配上一碗米飯,美味極了。

首先,我們要挑選一些活蹦亂跳、體形碩大的鰱魚。然後,將它切塊、晒乾,其中有一步很重要的步驟,那就是煙燻,煙燻也很有講究,用的材料是山茶殼,這樣薰出來的魚有一股特別的香味。最後,配上生薑、蒜泥、辣椒粉、酒糟,攪拌均勻,淋上剛熬好的山茶油,這樣一道美味的酒糟魚就完成了。

篇三十五:故鄉的吃食仿寫

北方人好吃,但比南方人吃得粗獷、豪邁,雖然能上得了席面的不多,但那些佈滿街巷的小吃卻是我時常想念的吃食。

就說我最愛吃的羊肉泡饃吧。那是西安人最常見的食物,棕色的肉、白色的饃、綠色的蒜苗、紅色的辣椒醬組成了一碗香氣撲鼻的羊肉泡饃。羊肉泡饃還有些講究,一是饃一定要手掰,而且要掰得越小越好;二是一定要配糖蒜,解膩爽口。吃上一口,真是回味無窮啊!

媽媽對羊肉泡饃也是情有獨鍾,常常給我們講起羊肉泡饃的由來。話說宋太祖趙匡胤早年落魄的時候來到長安街頭乞討,非常的飢餓,就向燒餅鋪和肉鋪討要燒餅和羊肉湯,這就是最早的“羊肉泡饃”。後來,趙匡胤當上了皇帝,有一次來長安巡查,正巧走到了當年乞討的那條街,聞到了熟悉的肉香,趙匡胤讓老闆照著當年的樣子再做一碗“羊肉泡饃”,趙匡胤終於又吃到了那個味道,全身舒暢。羊肉泡饃因此一夜成名,大家都趕來品嚐美味,因為人太多,饃都來不及掰了,於是老闆就讓吃的人自己給自己掰饃,這也成了後來的吃法。我想人在飢餓的時候,吃什麼都會覺得是美味吧,只是因為有了“皇帝”的讚賞,所以才更容易被人記住和追捧。但我還是要感謝趙匡胤,為我們創造了這麼好吃的羊肉泡饃!

篇三十六: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春節說起吧。一身金黃色的外衣,散發著誘人的光澤,圓滾滾的身材,胖乎乎的,顯得那麼可愛。最讓人難以抗拒的是,那撲鼻而來的陣陣香味,真是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它,就是我媽媽家鄉的美味小吃——炸肉丸子。我最愛吃的,莫過於外婆做的正宗的祕製肉丸子。先把洗淨的鮮肉和馬蹄剁細,拌上調味料和蔥、姜、蒜,淋上一勺祕製醬料,然後在盆中反覆揉捏,讓鮮肉和馬蹄更加入味、鮮美。接著,外婆右手抹一點香油,抓上一把肉,輕輕握住,搓一搓,圓滾滾的肉丸子便出現了。最後把肉丸子滑入燒開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就出鍋啦!肉丸子個個飽滿金黃,如同用黃金鑄造出來的一般,別提有多可愛了。吃上一口,新的一年,對幸福又有了新的定義。

篇三十七:故鄉的吃食仿寫

我先講中秋節吧。那天,每家每戶都在吃月餅。月餅軟綿綿的,比麵包還軟。我覺得如果在裡面放蛋黃,我就會吃得津津有味。可沒想到,我拿到月餅的時候,把它高高地舉在頭頂上,好似一個小小的月亮掛在空中,我也彷彿坐在月亮上,就像在做夢似的。

篇三十八:故鄉的吃食仿寫

東陽人好吃,但吃得不像杭州人那樣仔細,菜品味重色暗,所以真正能上得了席面的很少。不過普通百姓家不用上什麼席面,所以那普通菜是我一直最愛的。

如果不過年、不過節,平時大家吃得都很一般。由於故鄉的冬天寒冷,寸草不生,所以能吃到新鮮食物品種不多,只有青菜、蘿蔔、白菜等等,有時把平時儲藏的菜,如筍乾、梅乾菜、土豆片還有醃製的鬆菜,拿出來燉著吃。冬天較冷最適合吃火鍋,將一鍋湯放在桌上放入自己喜歡的菜,不一會兒一份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火鍋就燉好了,寒冷都被趕走了三分呢!我們邊吃邊加菜,看著滿滿一大鍋的美味佳餚,饞得直流口水。

篇三十九:故鄉的吃食仿寫

外婆家在南方一個溫潤的小城——蒼南,每次去外婆家,都能吃到外婆做的美味佳餚,其中最美味的就是炒粉幹了。

炒粉乾的主料是粉幹,裡面會加上海鮮、肉絲、包心菜、綠豆芽、胡蘿蔔等。炒粉乾的過程要兩隻手一起炒,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鏟子,粉幹在鍋裡上下翻滾,不一會香噴噴的炒粉幹就炒好了。

炒粉幹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營養豐富,每次我都能吃兩大碗。

篇四十: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從二月國二龍抬頭的這一天說起吧。每年的農曆二月國二,在溫州都得吃上一碗芥菜飯,傳說芥菜飯可以治療疥瘡。做芥菜飯要先把鍋燒熱,放入肥肉熬出滋滋的油花。接著放瘦肉、香菇、胡蘿蔔炒出香味,放鹽、料酒、少許醬油,再加入米飯翻炒。然後加芥菜、蝦米,最後放入蔥花和味精。一碗香噴噴、色香味俱全的芥菜飯就出鍋了,看著綠中透白的芥菜飯,就食慾大開。我吃上一口,軟糯中又帶著脆甜,滿足極了!

篇四十一:故鄉的吃食仿寫

先說說冬天。在冬天的一個節氣“冬至”時,北方人要吃餃子。做餃子時,要把已經發酵好的麵糰擀成麵皮,然後取出一點,在裡面放上自己喜歡吃的餡兒,但不能裝得太滿,否則在最後煮的時候一下子就散了。煮熟後出鍋,夾起一個熱氣騰騰的餃子,沾上一點兒醋,咬一口,一下子就覺得這大雪紛飛、寒冷至極的冬天就暖和了許多。

篇四十二:故鄉的吃食仿寫

每年立夏節氣前後,一種新鮮的美食也上季了,那就是豌豆莢。田野裡,房前屋後家家戶戶都搭棚種滿了它。五一時我回外婆老家,就摘了一大袋回杭州,因為我最喜歡吃豌豆飯了。新鮮的豌豆搭配鹹香的火腿肉炒飯,絕對能吃好幾碗。

我和媽媽分了工,我負責剝豆莢,飽滿的豆莢一開啟,就看到翠綠的圓圓的豆子整齊排列著,輕輕一使勁豆子全部到了我手上,豌豆不一會兒剝好了,洗淨後媽媽開始下鍋了。她先把新鮮的豆子和切成薄片的火腿鹹肉在鍋裡翻炒,飄出陣陣香味時放入準備好的米飯再不停翻炒,加入適量調料,整個鍋也油亮亮的,再淋入一小杯水後蓋鍋蓋燜。不一會兒,讓人饞涎欲滴的豌豆飯出鍋了,白色油亮的米飯配綠色的豌豆和醬紅色的火腿讓人食慾大開,挖一勺放入嘴裡,只有兩個字形容:美味!

篇四十三:故鄉的吃食仿寫

就從清明節說起吧。在老家陝西每年清明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糕子饃、獨食子。最有特點的是,糕子饃是女孩子吃的,獨食子是男孩子吃的。獨食子的外形和饅頭差不多,裡面包著個雞蛋。其實獨食子外面的這層饃代表著介子推的墳墓,裡面的雞蛋代表著墳墓裡的介子推。男人吃了之後,就相當於要有山一樣的責任和擔當。聽爸爸說,小時候掃墓的時候要把獨食子從墳頭上往下滾,連滾三次,然後把外面這層饃剝開,把裡面的雞蛋吃掉。糕子饃上覆蓋著許多花卉的圖案,一半是蓮花,一半是牡丹花。蓮花代表著純潔,牡丹花代表著富貴,豎立在饃中間的雞蛋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我也想嚐嚐糕子饃的味道!

篇四十四:故鄉的吃食仿寫

白白的“大衣”,頂著個大肚子子,肚子裡包著各種各樣香噴噴的餡料。遠遠看上去像一個白色的元寶,這就是我最愛的美食——餃子。

每到週末,奶奶都會包餃子,準備好餃子皮和餡料,就開始包了。首先拿一塊餃子皮鋪在手心裡,在餃子皮邊沿沾點水,這樣餃子皮就很容易粘在一起了。接著舀一勺餡料放在皮中間,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會破皮,少了會不好吃。最後把餃子皮捏起來。一個個可愛的餃子整齊地擺在托盤裡等著下鍋。

蒸著吃、煎著吃、煮著吃都可以,各有各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