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一一福建土樓作文

福建土樓故又稱“客家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它以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大、結構奇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一一福建土樓作文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佈在閩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的南靖、平和、華安、漳浦。最為著名的就是永定的客家土樓,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福建永定縣佔三群兩樓。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世遺土樓中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均在初溪土樓群,直徑66米的集慶樓已屆600“高齡”,直徑31米的善慶樓則僅有30年曆史。

公元669年,為平息當地“蠻獠嘯亂”,唐王朝派陳政、陳元光率中原府兵抵達漳州,部分軍隊駐紮在南靖境內。公元880年,黃巢事變,中原動盪,大批漢人流離轉徙南遷到福建西南部地區。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中原漢人又隨宋室南遷。元末明初,義軍抗元,中原漢人南遷抵達南靖。明末清初,滿人入主中原,又有一批中原漢人南遷。南遷的漢人來到南靖這個重巒疊嶂、交通閉塞的山區地帶安營紮寨。長期忍受顛沛流離之苦的人們,常有“恨藏之不深,恨避之不遠”之惑,為了獲得穩固的居所,以便長期生存下去,他們沿襲中原的夯土建築形式,結合當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