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0篇)作文

篇一: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通用10篇)作文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成也情,敗也情。人們皆說不在乎情,卻在不知不覺間被其扼住喉嚨,難以喘息。眾人都將情看重,失去了許多本可以緊握手心的東西。

四鳳,《雷雨》中與眾不同的一個,出生於農村,懷抱著對未來的美好臆想,滿懷希望地踏進周家府邸。她對於愛情的理解,正如自身一樣潔白單純。可後來,她與蘩漪之間的勾心鬥角,尤顯老練,令人悲楚。她被花花公子言語所騙,沉淪於花田月下,失去知覺。當真相被揭露,她逃避,無所適從。瘋似地跑出周家,誤觸電線身亡。她的存在本是一個悲劇,與自己的僱主、親哥哥糾纏不清。這結局本已註定,反而是一種解脫與放逐,救她於幽深泥濘之中。她痴於情,卻放逐自我,尋求解脫。

“害人害己。”使四鳳,周萍走上絕路的蘩漪,實則尋求了片刻的歡愉,在痛快之後,必定是狂風驟雨與深深的烙印,自食其果。她不滿周家主人周樸園,卻忍耐著侵害,不滿周萍與四鳳糾葛,於是將真相說出,雙手沾滿了兩人的鮮活生命的罪狀。惡人有惡,亦有悲。芸芸眾生都是頂著莫大的壓力苟活,沒有人是幸運的。她是時代的象徵,敢愛敢恨,是新舊的結合,是陳俗與新規的過渡,畸形的愛情,衝動的慾望,豐滿而具體。她痴於情,卻身披荊棘,刺傷無辜。

何謂自持?是簡愛了,她從未向命運交出投降書,以己之力同這不公的世界鬥爭。反抗舅媽,特立獨行,她若時代的“毒瘤”,侵蝕已酩酊大醉的世人之心。當愛德華先生極力隱藏的祕密披露,她沒有一蹶不振,拖著寥寥無幾的行李離開,消失在黑夜之中。她本可以選擇留下,與心愛之人攜手共度餘生,卻要留給世人堅強的背影。她痴於情,卻受控於自我,把控命運。

所謂痴,實則心中所想,取決於理性的判斷。四鳳與蘩漪沉淪,於是悲劇上演,令人惋惜;簡愛清醒,自我審視,保持理性,於是得到了最好的結局。

原來,痴,既可以是自我的放逐與縱容,亦可以是理智的觀察與探尋。有人在痴裡沉淪無果,有人在痴中清醒自持。

我所求的,不過於混沌陰翳之間,辨偽去妄,探尋真相,尋求那個最好的,不為情所惑的,看似異類的,唯一清醒著的,痴人。

篇二: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這是一個迷亂的世界,這是一個人們企圖用高速度來代替一切的世界。匆匆忙忙的腳步,慌慌亂亂的面容,我卻要在內心保留一種情境——舞鶴水天,雲淡風清。

因為我知道,快節奏的生活讓我有行動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卻不能讓我品味從容、淡定的生活之真趣;能讓我擁有敏捷的思維、銳利的目光,卻不能使我擁有一顆冷靜、清晰的頭腦。

終於,當一切假象都猶如白駒過隙般駛過,當我走馬觀花般的度過一段段空白的青春後,我如醍醐灌頂——從從容容才是真。

世間的一切,沒有哪一樣能逃得過時間的考驗。有人卻非要較勁,與時間賽跑,與歲月爭高低。夸父逐日,即便追上了又能怎樣,畢竟歲月已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就如釀酒一般,生命必定要經受住好長一段時間的考驗,才會得到清香甘醇的美酒。你若是覺得不必等待那麼長的時間,早早地揭開酒缸,等待你的只會是苦澀。

為什麼要讓美好的東西一下子綻放呢?煙花雖美,可瞬間的美麗卻換來生命的消逝;曇花一現,靜靜的夜裡,留下自己輕輕的哀傷。

何不把甜蜜的生活分成若干份,就如同山林中的野果一樣,一天成熟幾顆,讓幸福與快樂慢慢的釋放。讓我們的一天中每一刻都有快樂尾隨,在從容與自由中享受這一生。

可惜啊!事與願違。太多的人無法開啟內心的枷鎖,沒有勇氣去體會這慢的意味。他們害怕被社會淘汰,被生活拋棄。

可是,總有一天你會突然明白,科學的魅力與藝術的空靈。豈能用一個快字去褻瀆呢?

慢中世界大,慢中意味長。慢,才會感受得到內心那舞鶴水天,雲淡風清的精神境界:快是生活的表現,慢才是生活的真諦;快創造了財富,但慢為人類構造起雄偉的精神大廈。

也許,飛速前進的世界會讓我變得有兩條不知厭倦的雙腿,兩隻忙忙碌碌的雙手,兩隻冷酷無情的雙眼,可是,我仍然不會變的是一顆自由自在的心。

無論世界多麼紛繁蕪雜,無論生活將會怎樣,我的心中依舊會有“舞鶴水天,風情雲淡”的景觀。

生命如此漫長,宇宙幾乎永恆,為什麼要行色匆匆度過此生呢?生命、青春是人的財富,放慢腳步,才能發現人生的美好。

篇三: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竹節,是竹子最堅硬的部分。它把一段段竹子連線成一個牢固的整體,使竹子能夠中空而立地生長,而不會中途折斷。其實萬物都有這樣一個“節”,它是事物的基礎,是事物發展的前提。無論對於個人還是社會,“節”都是必不可少的。

對於個人,“節”即為基本的道德品質和精神品節。這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並立足於社會的基礎。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發圖強;“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的仁愛親和;到“先義後利者榮”的以義為先。自古以來,仁義禮智信這些為人之“節”就為百家所宣揚。這些道德品質,讓人行正確之事,而不會誤入歧途。正因有“節”,《紅巖》中的江姐在敵人的嚴刑拷打下也不屈服,不曾洩露我方機密;《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平在煤礦挖煤的閒暇也不忘讀書學習,通過努力奮鬥擺脫貧寒,過上幸福生活……“節”宛如一把行為的量尺,引導人不斷地前進。

對於社會,“節”即為良好的社會風氣,即風序良俗。有了好的風序良俗,人們都積極向上,努力勞動,誠實守信,社會才會變得愈發先進、和睦。從而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最終”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走向大同。而失去了“節”的社會就猶如失去方向盤的汽車,無法把握前進方向,必然會駛向深淵。

而社會的“節”,實則由個人的“節”引領形成,每一個個體的良好品質塑造了整個社會的優良風氣。像在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蔡元培等愛國之士以筆為戎,用一篇篇文章撼動了當時社會陳腐落後的觀念,掀起一股民主科學的新思潮。我們應對這些先驅報以敬意,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促進社會發展的個體,不僅是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仁人志士,更是當今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只有我們每個人都有“節”,把它作為日常生活中的標尺,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促進自己的成長髮展,同時也為建設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盡一份力。我們應該重視“節”的養成,讓“節”積極影響每一個人。

竹無節不直,人無節不立,社會無節不安,讓我們重視“節”的力量,讓它引領我們砥礪奮鬥,勇敢向前。

篇四: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生活中的教養

金緯凡

在利哈喬夫的《論教養》中,有這樣一段話“自我修養,與其說是注重行為舉止,莫如說是重視行為舉止的內涵,是以慎重的態度對待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物讓我們尊重,讓我們去珍惜。

“喜帖”!我高興的大叫一聲,家裡收到了親戚家送來的“喜帖”,說是邀請我們全家晚上到酒店參加婚宴。我高興,是因為終於又可以去酒店蹭一頓飯了。高興的同時我又害怕,害怕在吃飯時遇到兩種人:一種人是在吃飯夾菜時,筷子還帶著剩餘沒有吃完的飯又去夾菜,喜歡用嘴巴咬一下,再放到菜裡翻一翻,尋找自己“中意”的那塊肉;還有一種人,在你夾菜時會當作沒看見一樣,想起吃什麼就隨意轉動大轉盤,把自己喜歡吃的菜轉到自己面前。但我這次還是比較幸運沒有碰見這兩種人。不過,飯桌上的一個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大概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但卻非常的懂事,看他每次轉動桌面上的轉盤時,都會注意一下其他客人有沒有在夾菜,看到沒有人夾菜時才會轉動轉盤。他桌子周圍也沒有弄得很亂,每當我給他倒完一杯果汁時,他都會微笑著說一聲“謝謝”!這就是對別人的尊重,這個小男孩可以說是一個很有教養的人了。

一次我走出校門與爸爸之間隔了兩道圍欄,圍欄之間種植著一些花草樹木,圍欄上還寫著幾個愛護花草的標語。可爸爸在對面朝我大喊道:“你快點,從圍欄這裡跨過來”,我並沒有聽爸爸的話,看見這些標語,我就很吧忍心從這些花草上面踩過去,我走過很長一段路,繞了一個大彎,才走到爸爸停車的地方。上了車,爸爸用憤怒的語氣質問我:“我都說了讓你從圍欄中跨過來,你不聽,非要走那麼長一段路”。我當時生氣的懟了爸爸:“你沒看見那圍欄上的標語嗎?它都說了讓你不要踩,你還非要讓我走那邊”。在回家的路上,爸爸沒說什麼話,我的怒氣也漸漸消了。我們要珍惜花草樹木,即使它們動不了,走不了,但它們是有生命的,我們也要好好的對待它們,待這個世界。

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必須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別人,以慎重的態度對待世界。

篇五: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美麗=才華+美德》

人們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的是,現在真正追求內在美的人太少了,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好看的皮囊。

有些人生來美麗,但時間如同白駒過隙,美貌稍縱即逝,於是她們選擇使用護膚品和化妝品維持這種外在美。也有這樣一群人,她們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步入老年,但她們用才華與美德向全世界詮釋了真正的“美麗”。

說到詩書、氣質、文采之類的詞,大家想到的肯定是著名央視主持人:董卿。

我第一次在熒屏上見到董卿是在《春節聯歡晚會》,那時的我認為這位漂亮的阿姨是單純的外貌美、氣質美,還納悶自己身邊的母親、保姆阿姨以及鄰居王阿姨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氣質。我的第一直覺告訴我:因為董卿比她們都要年輕。但百度資料告訴我,當時的董卿也已經40多歲了,那可不算年輕。

後來,我從《中國詩詞大會》中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在這檔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中,董卿的主持功力和對詩歌的解說無疑是在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大大增添了文化的魅力。每每看到董卿明眸皓齒的面容,聽到她口若懸河般講述的“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我似乎進入了仙境,也在這份美好中領略了她的美麗。

是啊!“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只要滿腹詩書,縱使粉褪花殘,心靈也能得到永恆的美麗。

奧黛麗·赫本年輕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那天使般的容貌,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被評為“歷史上最美麗的女人”。但隨著時光的飛逝,她那美好的容顏終究成為了昨日黃花,留下的是一絲絲白髮和深深的皺紋。

晚年的她沒有將錢花在自己的容貌上,而是將它們捐給了貧困的孩子們。歲月侵蝕了這位老人的容顏,卻沒有埋沒她那美麗的心靈。

相由心生,美麗的容貌與美好的心靈是分不開的。當一個人擁有了才華和美德,便擁有了美麗與魅力。

韶華易逝,容顏易老,願每個人都能懷揣一顆恬靜而自然的心,用那洋溢著淡淡墨香的文字與那如花般美好的品格展示真正的“美麗”!

篇六: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葛兆君

2019年,巴黎聖母院著火,中世紀玫瑰花窗被燒燬,聽到此事,國內有人連聲叫好,有人說這是對法蘭面的報應對他們火燒圓明園的報應。巴黎聖母院是人類文明的寶貴結晶,有人卻為它被燒而高興,這恰是一種沒有胸懷,沒有情懷的表現。

因此人是需要有一點情懷的。

情懷大致能分為三個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懷全人類。每一種境界,都體現人內心的高尚與胸襟。

情懷第一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站在這一境界的人大多都有一種淡然的心境,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劉禹錫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到外地做官,被人惡意刁難,身居陋室,也保持一種平靜。“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對他最好的寫照。蘇軾同樣被貶,身處惡劣環境,他卻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由此可見,擁有這種情懷的人往往對困境樂觀、淡然地對待。即使遭遇挫折,自己的內心也不會動搖、沮喪。人需要有這樣一種情懷,讓自己在困境中也能坦然面對。

情懷第二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處在這一境界的人大多都是憂國憂民,忘卻個人得失范仲淹在慶曆新政失敗後,被貶到河南鄭州,馬下《岳陽樓記》來自勉,也是勸勉好友先憂後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思想是對儒家傳統“與民同樂”觀念的發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和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擁有這種情懷的人會居安思危更會為了別人而無私奉獻。他們的內心是高尚的,擁有這種情懷也讓靈魂受到洗滌,心懷他人。人需要有這樣一種情懷,心繫他人,讓自己的內心也變得美好。

情懷第三境:站在人類良知的高度,心繫全人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轟炸日本,在這之前他們徵求樑思成的建議。他說:“奈良古建築絕不僅是某一個民族的,而是全人類文明結晶具體象形的保留,請不要轟炸它。”在對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保護上,樑思成的意識是超前的和人性的,其胸懷更是博大無私的、這種胸懷讓他放下國仇家恨擁有這種情懷的人,品德更是高尚,他們站在人類良知上,公正無私,心懷天下。

人需要有一點高尚的情懷,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為他人,更是為了人類和世界。

篇七: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理性,心中之尺

理性猶如天平,衡量著客觀世界紛紛揚揚所謂“真相”;理性猶如定心丹,任憑外界花紅柳綠、鶯歌燕舞,我自屹然不動;理性猶如指南針,任由你顛天倒地、不分東西,我亦行於正道。理性,是人的最高尚的道德,衡量現實的心中之尺。

理性在古代發揮著穩定社會、鞏固統治的作用。“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真理”,在市場上有人吆喝著山上的老虎下來了,於是由於人性恐慌的弱點,其他的人也紛紛傳播老虎下山的訊息,但是否有人真正見到老虎無從知曉,這就是三人成虎的故事。封建時代的人們理性缺乏,易於輕信也長於傳謠,最終因為沒有理性致使社會動盪、民心惶惶。劉禪失去理性,被燈紅酒綠矇蔽雙眼,樂不思蜀而失去大漢江山;司馬彥失去理性,被皇位權力誘惑矇蔽雙眼,坐上了無法治理的江山;重耳失去理性,安於齊國繁榮假象,失去一代霸主之位……可見,理性對於個人、國家而言,失則家國破滅,得則繁榮永昌。

隨著後真相時代的到來,各種資訊湧入,真假翻飛,理性更是去偽存真、不加矯飾的法寶。

後真相時代即指人們不再關心事實真相本身,而致力於情緒化的煽動和鋪天蓋地的輿論之戰。疫情期間,有網友謠傳板藍根抗疫、蓮花清瘟抗疫等不實訊息,甚至冠以鍾南山的權威之名,其實,稍有理性的人都可以辨別出這是不實謠傳,甚至覺得可笑,但藥店裡的板藍根、蓮花清瘟一再斷貨,讓人不禁深思:購買者的理性呢?蘇格拉底曾說過:“有理性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種理性不受任何權威、任何表面矯飾所左右。擁有理性,便不會蜂擁買板藍根抗疫而是買口罩與消毒水;擁有理性,便不會追求拿書拍照、常識俱無的明星;擁有理性便不會信謠傳謠,而在資訊的洪流中,獨善其身。

無論是戈培爾效應,還是權威效應、美即好效應,在理性面前都被逐個擊破,理性只崇尚科學的事實,拒絕虛偽的面具和光怪陸離的假象。

我們每個人都應打磨好理性這把尺,測量好現實和事實之間的距離,標註出現象和真相之間的刻度,才能行於正道,駛於通途。

篇八: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胡妤楠

工人的職業是做工,醫生的職業是救死扶傷,教師的職業是傳道授業……那麼,我們學生的“職業”是什麼呢?不言而喻,我們學生的“職業”,就是讀書學習。

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要求人們具有一種精神,這就是愛崗敬業的精神。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這是愛崗;每個人都遵守關於崗位的約定,這是敬業。就如新冠疫情期間,前線的醫護人員堅守在醫療崗位上,遵守醫院的規定,不輕易離開崗位,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真正做到了愛崗敬業,這才是真正的敬業者!

蔡老師所著《溫暖的柚子》一書中,有一篇關於“愛崗敬業”的文章。這篇文章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愛崗敬業是一種基本良知”。

古往今來,擁有敬業精神者,可謂層出不窮,群星璀璨。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讀書人,必須具備這樣的精神!因為,敬業精神,是海上指引方向的燈塔;敬業精神,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證;敬業精神,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我們學生的“職業”,既然是讀書學習。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愛崗敬業呢?對於這個話題,大家也許都會圍繞愛崗敬業的重要性,暢所欲言,闡述各自的見解。而我在此,是要談談所敬之業的範疇。

關於所敬之業的範疇,我相信,許多同學會說:“這還用問?肯定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唄!”

但我認為,這樣的回答並不完整。我們該學習的,不僅僅只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應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還應存在於我們與人交往的一言一行之中。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就是說,既要讀“有字之書”,也要讀“無字之書”。

即便幫助父母做些家務,也是一種學習;學會使用電子用具,也是一種學習;從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中,悟出一條大道理,仍然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常被人稱之為讀“心靈之書”。

所以,身為學生的我們,不僅應該認真讀好“有字之書”,還要認真讀好“無字之書”和“心靈之書”。只有如此,才能稱得上愛崗敬業;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已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如果我們真能做到“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駕齊驅,三書為翼,便一定可以鯤鵬展翅,直上青雲!

篇九: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今天不“躺平”

高二(2)吳雨麗

你有欣賞過你現在生活的城市嗎?你有為之努力過嗎?

每當我們路過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總能看到各色各樣的人,他們或許從事著毫不相干的工作,但他們都愛“”躺平”

都說什麼”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又有多少真正做到了呢!東南大學畢業的學霸在採訪中被問到畢業後最想做的是什麼?他說:“找個踏實穩定的工作,像陶淵明那般與世無爭。”聽到這自話,主持人卻笑著說:”那可真是令人嚮往呢。”是啊!這樣的日子有誰會不向往呢,但我們不是陶淵明,也沒有他在那個社會的苦惱。當下,大中華為我們提供的良好社會環境,我們卻嚮往陶淵明的意境,這可不是什麼隱居,這只是畏縮的表現。

身為00後的我們,現在做的最多的事情,那便是全身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但身為00後的楊情,她將自己的姓名載入了奧運史冊,為中國拿下了在東京奧運會上百米步槍的金牌。她身為00後,在假期有大把的時間呆在家中,但她將這些時間奉獻給了祖國,一定有人會說,現在的00後都是這樣,那你知道蘇炳添嗎?他在男子百米賽跑中甚至沒有拿到獎牌,但他做到了,讓自己成為了第一個衝進比賽的亞洲人。

”躺平”無非是大部分人不想努力,不願努力的藉口。但我強大的中華民族在向前持續發展,它成為了在國際會議上有重要說話權的泱泱大國。那我們是否還要繼續這樣,沒追求,沒理想,最後成為社會中可有可無的寄生蟲?

我們都盼望春天的來臨,現在祖國的”春天”已經來臨了,我們是否該做到報效祖國,還只是一味地逃離競爭的社會,一味地想著過得舒服些?這樣的人生還算得上人生?你已經為你的未來做好打算了嗎?還是就渾渾噩噩地過完這一生呢?

在這裡,我為大家提出一個建議,做到不躺平,不,先從今天開始,先做到今天不躺平。當靈魂失去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我們要奮力迎接未來,一起向前奔跑,一起伸出戴著大戒指的小拳頭迎接未來的一切吧!

把想做的事,該做的事,都提上日程來吧!今天不“躺平”。

篇十:以借為話題的議論文800字

赤子心

胡祺妍

所有有修養的人,心中必然有一顆赤子心。他們用自己的赤子心為世間帶來美好。

守文

修養,體現在是對文化堅守的赤子心,是有守護精神的守文者。

樊錦詩,敦煌文化堅定不移的守戶人。經歷了敦煌半世紀風沙的吹打,用一腔愛,守一洞畫,度一場文化苦旅。以一顆守戶敦煌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赤子心,開闢了文化等新路,為了守護寶貴的文化遺產,卻失去了美好的青春和與同家人歡度的機會。舍小家成就了中華文化的發展,使世人能體會敦煌文化的美好,以自身奉獻展現自身修養。以一顆守文赤子心將美好守護,讓其能流傳,能於後世繼續現風華。

保民

修養,是對人民無私,無畏的守護,是英勇無畏的保民者。

呂保民,一位普普通通的小攤攤主,在帶歹徒持刀凶殘鬧市橫行時,曾經有過軍旅生涯的他挺身而出,見義而勇。正如他的名字,他做到了真正的保民。是一位勇敢的保民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保民者,水火無情,刀劍無眼,但因為有保民者,我們心安。2019年3月30日下午,那場讓國人難忘的大火應證了這個道理。四川森林消防員投身大火的撲滅,用血肉之軀抵擋大火的無情。以生命成全保民的赤子心。他們向我們證明了勇不是強悍,而是無畏。促使他們無畏的是他們的修養和那保民的赤子心。

護國

修養,是護國大愛,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因有無數護國者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王繼才,王仕花,“開山島上的夫妻哨”,他們駐守開山島三十二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他們與孤獨為伴,堅守開山島哨位,用護國安的修養,用愛國的赤子心守住心中浩然之氣,護住國旗上鮮豔的紅。如果說王繼才夫婦是最潮溼的大海上的護國者,那麼程開甲可謂是最乾燥的戈壁護國者了,他用一生赤誠一片奉獻,在無聲處響起最炸耳的驚雷,他以自身為甲,抵住黃沙將最燦爛的陽光照在原子彈研究。他於戈壁寒暑成大器,有戈壁灘上的護國。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用一顆赤子心,將自己奉獻給天地,奉獻給人間大愛,嘔心瀝血給歲月帶來一片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