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蕾杯指導:淺談作文中的“感”

國小階段的作文到底寫成什麼樣子才算是合格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或者說沒有答案。同樣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的眼中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既然我們無法左右讀者的標準,那麼我們不妨從自己入手,考慮如何能夠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即,感動自己。

  一篇文章要打動讀者,首先要打動作者。有史以來的名篇鉅作,無一不是作者有感而發,激情之作。即使是以虛構見長的小說,也是從作者耳聞目睹的若干感動他本人的素材中脫胎而來的。由此可見,做文章,“感”是第一位的。有了“感”,文章才不會沉悶;有了“感”,文章就注入了靈魂;有了“感”,文章才能打動人心。毫不誇張地說:“有感而發,文章絕佳。”

  那麼如何做到有感而發呢?

  首先,要解決“有感可發”的問題。

  沒有真實的感受,要寫出好的文章,無異於無米之炊。“拿來主義”在這裡是不可取的。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指的是借鑑別人語言上的運用技巧,華麗的詞藻,巧妙的句式,而不是他人的感受、素材。因為這些東西是每個人文章中獨一無二的要素,一旦異主,勢必會弄巧成拙、漏洞百出。所以,真實感受的來源只有一個,那就是親歷親為。有的同學總感覺平時的生活枯燥無味,毫無感覺可言,沒有可寫的素材。實則不然,殊不知,平凡小事中方能盡顯真情,點滴水珠亦能折射七色光芒。又有幾個人會在日常的生活中,經歷驚天地泣鬼神的所謂“大事”呢?我們的素材其實就隱藏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感受其實可以隨時隨地地觸發。記得聽一位家長曾跟我說過這麼一件事:某日,攜孩子秋遊公園,恰逢夕陽西下,遠望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幾隻水鳥在嬉戲。湖邊的長椅上,一對時致暮年的老人相依而坐,臉上露出祥和的笑容。就這麼靜靜的坐著,沒有對白,在夕陽的餘暉中靜靜的坐著。聽到這段描述,我不禁想起了“相濡以沫”這個成語。可是,這位家長卻說,當他讓孩子也來體味一下這溫情無限的情景時,孩子卻覺得這沒有什麼,表示什麼感受也沒有。這不禁使我陷入了沉思:現在大多數的孩子在內心感受上的敏感程度似乎太低了。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無感可發、無事可寫。

  怎麼才能做到有感可發呢?其實很簡單,平時做個有心人,遇事多加思考。舉個例子吧:每天,父母總是把孩子朝送夕接,寒來暑往,未曾間斷。作為受益人的孩子難道不應該思考一下,父母送完自己之後前往單位還需要多少路程?這種不辭勞苦到底為了什麼?這就是與人交往時的“有心”,還有與自然交往時的“有心”。每日走在大街小巷,你是否會對身邊的細微變化產生想法?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綠地,那緲若飛煙的綠柳,那羞答答、嬌嫩嫩的白蘭,那落英繽紛的紅梅,無事不再告訴我們--春,來了!你可曾發現這如春雨般潤物無聲的變化嗎?你可曾駐足一睹路邊的春色嗎?你可曾慨嘆春去春又回的恆古不變嗎?你可曾……瞧,現成的素材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是信手拈來。開啟你的心扉,開懷迎接這個世界,你會發現早晨的紅日更豔了,夕陽的餘暉更美了,媽媽的鼓勵更貼心了,爸爸的笑容更燦爛了。其實,周遭的一切都沒有變,改變的,僅僅是你的小小心靈。

  接著,有感可發了,就要試著“有感會發”。

  有了真實的感受,就好比有了上等的烹飪材料,但是,材料再好,主廚的師傅手藝不佳,也同樣烹製不出美食佳餚來。如何把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呢?這不是三言兩語能夠闡述清楚的。自古以來,文人巨匠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想把感動自己的東西寫得感動他人,必須要能夠熟練地做到“我手寫我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用外部語言來表達內部語言。那麼要想做到“熟練”二字,非筆耕不輟不可。平時多加練習,隨時將隨感記成隨筆,將內心的想法付諸筆端,用文字的形式錄下每日的感受。天長日久,必然會做到“得心應手”,有感“會”發了。簡單的說,養成記日記的習慣是比較好的一個途徑。

  寫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隻言片語能夠闡述得清的。俗話說,文無定法,只有不斷的磨礪、嘗試、鑽研,方能寫出出動人心的佳作來。

春蕾杯指導:淺談作文中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