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覯作文

李覯(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人,住縣城北街瑾睦坊。北宋儒家學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李覯一生以教學為主,40歲那年由范仲淹薦為太學助教,後為直講,所以後人稱他為“李直講”,李覯家於盱江邊,創辦了盱江書院,故又稱“李盱江”,學者稱盱江先生。

李覯

李覯家世寒微,自稱"南城小民"。自幼聰穎好學。5歲知聲律、習字書,10歲通詩文,20歲以後文章漸享盛名,但科舉一再受挫,仕途渺茫。從此退居家中,奉養老母,潛心著述。於慶曆三年(1043)創辦“盱江書院”。同年受郡守之請主學事,課業授徒,慕名求學者常有數百人。“為盱江一時儒宗”,人稱“盱江先生”。曾鞏和任過御史要職的鄧潤甫等,都是他的高徒。王安石與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書》一文中就提到過自己曾採納過李覯的意見,而鄧潤甫更是積極參與了王安石變法。范仲淹於皇祐元年(1049)上書,稱李覯“講論六經,辯博明達,釋然見聖人之旨;著書立言,有孟軻、揚雄之風”。後經范仲淹、餘靖等人多次舉薦,乃授為太學助教,歷任太學說書、海門(今江蘇海門)主簿、太學直講等職。嘉祐四年(1059)權同管勾太學,以遷葬祖母,請假回鄉,八月病逝於家,享年51歲,葬於鳳凰山麓。

李覯是北宋中葉一位重要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著書立說,大膽創新,在哲學上持“氣”一元論觀點,認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認識上,承認主觀來自客觀,“夫心官於耳目,耳目狹而心廣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則感於心,感則思,思則無所不盡矣。”成為宋代哲學中唯物主義學派的先導,在我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李覯還具有比較進步的社會歷史觀。他卓有膽識地提出功利主義的理論,反對道學家們不許談“利”言“欲”的虛偽道德觀念。他從實際物質利益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根本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解釋社會歷史現象。他認為“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所以,他反對把實際物質利益和道德原則(即“利”和“義”對立起來)。李覯認識到,物質財富多寡不均的癥結所在,是由於土地佔有的不合理。為了解決土地問題,他專門寫了一篇《平土書》,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張,並引經據典,尋找解決土地問題的歷史借鑑。為了拯救北宋“積弱積貧”的局面,緩和階級矛盾,李覯提出了“富國”、“強兵”、“安民”的主張,寫了《富國策》、《強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闡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李覯在哲學上的唯物主義觀點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當時的思想界是獨樹一幟的,為王安石變法進行了哲學理論上的準備。由此看來,他的弟子鄧潤甫等人成為王安石變法的得力助手, 那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他主張“文以經世”、“致用為貴”,所以他的文章內容比較充實。即使是解經之作,也常常以古說今,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潛書》十五篇,即是出於“憤吊世故,警憲邦國”,“以康國濟民為意”纂寫而成。《慶曆民言》三十篇,更是“言吉藥石,字字規戒”的為民請命之作,人稱“藥國之書”。這些政論文章,大膽指責時弊,闡發己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戰鬥性。

李覯不僅是一位思想家,還是一位著作家。一生著述巨集富,生前自編《退居類稿》12卷,《皇祐續稿》8卷。其門生鄧潤甫為其輯有《後集》6卷。現存有《直講李先生文集》(又稱《盱江先生全集》)37卷。1981年,中華書局整理、校點出版了《李覯集》,全集共37萬字。

李覯的其它散文,如書信、志銘、碑記等,也都寫得通達有理,邏輯性強,為人們所稱道。在這些文章的字裡行間,他的用世思想時有流露。如他的《袁州州學記》(袁州即今江西宜春),起語不落俗套,立論警切,結構嚴謹,文筆穩健,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前人稱李覯“著書立言,有孟柯、揚雄之風”。“在北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間,別成一家”。

李覯也是一位卓有才華的詩人。清人王士偵在《居易錄》中曾稱讚李覯的《王方平》、《壁月》、《梁元帝》、《送僧還廬山》和《憶錢塘江》五首絕句“風致似義山”(李商隱)。對此,《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除《梁元帝》一首“不免倫父面目,餘皆不愧所稱,亦可謂(陶)淵明之賦《閒情》矣”。當代大學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指出,李覯的詩“受了些韓愈、皮日休、陸龜蒙等的影響,意思和詞句往往都很奇特,跟王令的詩算得宋代在語言上最創闢的兩家”。李覯雖有一些描繪自然景物及酬和之作,但也寫了不少有著充實內容的詩篇。他的詩歌在藝術上極力追求意境、辭何方面的奇特,在內容上則敢於大膽涉及政治得失和人民疾苦,表達了他作為一個“南城小民”的思想和情感,真摯樸實,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李覯的《老婦吟》對一老婦“寡時十八九,暮年從二夫”的悲慘生活,刻劃細緻,催人淚下。“我時聞此言,為之長嘆鳴”。

李覯曾在麻姑山讀書林講學,對家鄉麻姑山的讚美詩文頗多,他在《麻姑賦》中寫道:“慨麻姑之去遠,緬王蔡其猶昔。俯稚川濯丹之泉,驗福唐遺簡之地。丹崖翠壁,邀接太清。碧殿紫壇,風清月白。滴槽牙之溜,風搖樓角之鈴。”

李覯是建昌府郡人仰崇的先師,宋紹興年間,南城建十賢樓、四賢堂,李覯與陳彭年等共祀。歷代郡學大成殿都繪有李覯畫像,以其為風範,激勵後人。南城、黎川、資溪均有李泰伯祠堂。現存資溪嵩市鎮三口村的李氏家廟乃清代李氏後裔所建,懸有“理學開宗”的巨幅匾額。新中國建立後,李覯的哲學思想被列為重要研究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