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歸》讀後感1500字作文

最近,終於把《南渡北歸》這本書看完了,回想起來,這本書從買來到看完,費了半年的時間。
  個人覺得,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象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作者嶽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著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捨地跋涉完這段悲喜交加的“書”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橋段時,難免啞然失笑,笑過之後的餘味,卻是深深的悲涼。
  《南渡北歸》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不知不覺中陷入思索之陣,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書中的吉光片羽,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南渡北歸》這本書是寫現當代漸漸遠逝的大師群體。在這裡有光環但並不刺眼,而是貌似隨意地信手拈來,有褒有貶、有莊有諧、有血有淚、有喜有悲,讓讀者在大師們巨大的光環底下,仍能瞥見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最溫暖的一面,最可愛的一面。
  我看到,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牆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積極奔走,力爭儘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臺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臺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後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臺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著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臺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鬱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後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後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衛兵歇斯底里的批鬥聲中,曾經積極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麼?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鑑,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雲覆,他們哪裡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那些曾經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可以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麼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願意出現在聚光燈下,就要取決於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曾經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況下屬於得道高僧的稱謂,怎麼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麼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臺灣的胡適,臨死都不知道曾經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臺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後也鬱鬱而終。臺灣之於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於臺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託。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後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著鬥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嶽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輓,以及終生未娶的痴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說,現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輓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南渡北歸》讀後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