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徵文] 我讀《蛙》有感1200字作文

2009年,正是一代民族文學大師莫言發表長篇小說《蛙》的年歲,自此,有一部分反映中國現當代國情的書出現在華夏大地,給人們一面鏡子,從中看歷史的錯與誤,思考人的罪過,體會人性最真摯的美。

[讀書徵文] 我讀《蛙》有感1200字

《蛙》以平實卻直擊人心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山東高密縣一個從事婦產科工作50餘年的婦產科醫生傳奇又複雜的一生。小說主人公是“我”的姑姑,在故事開篇,便寫出了在科學民主初放曙光的中國,姑姑作為高密縣唯一的婦產科醫生與接生婆鬥智鬥勇,不顧一切、堅決果然地保衛一個個新生的生命,是一個人人愛戴的送子娘娘。好的小說能很好地突出矛盾點:到後來,由於新中國國情的需要,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姑姑也成為了鄉里計劃生育負責人,一下子變成了“殺人惡魔”。

姑姑從來不是一個猶豫柔軟的人,國家政策的執行也像當初她扞衛新生兒的生命那樣堅決。鄉里有人冒風險偷偷懷上了孩子,哪怕是姑姑的親侄子“我”的妻子也難逃厄運。姑姑像喪心病狂了一樣,用挖挖機拉塌了我妻子鄰居家的大叔,並威脅我岳父如果不交出孩子,就拉他鄰居的房子,在鄰居的哀聲咒罵,姑姑的強逼下,我的妻子做了流產手術。就在這時,小說的矛盾達到了高潮,我的妻子死了!這樣的場景讓我疑惑,大家都沒有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慘狀呢?國家為了人民,人民生孩子也是合理的,錯就錯在了人民利益與國家政策的暫時衝突,人民是國家政策的承受者,自然要努力去符合政策的要求,若不能做到,個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想要依舊獨特的生活下去,悲劇的產生是必然的。在之後,姑姑強迫給人做結紮手術,追逐即將臨產的孕婦……這些場面不斷加深我對悲劇的無奈之感,內心滄桑,這就是藝術的效果。而姑姑的晚年生活的描寫,其藝術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姑姑先前在我眼裡一直都是一個勇敢無畏的人(除了怕青蛙)可她到了晚年,卻時常做惡夢,我想,大概是她內心深處無盡的愧疚吧。姑姑的出嫁過程也挺新穎的:在一個月夜下,她最怕的蛙成群結隊來到她身邊,剝光了她的衣服,到她逃脫時,她遇見了未來的丈夫——一個泥塑人。而後,姑姑與她的丈夫秦河一起,姑姑描述每一個被自己殘害的生命的模樣,秦河把他們捏成娃娃,月光如水,姑姑的懺悔是那樣清明。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徵式的經營手法,白小說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也即關照生命、歌贊生命、敬畏生命。

小說主要以姑姑的一生為線索,其間高密鄉的人文風俗,是莫言文字喜歡停駐的地方,在這片孕育他的家鄉,他用過很多熱情的文字表達他的人生觀。當然,《蛙》的體裁也相當新穎,故事以“我”給日本先生寫的信展開,小說完了之後還有同一人物同一情節的戲劇,集中文學體裁的魅力,給人以思維上的衝擊,實在是一場精神的盛宴啊。

最後,我想以茅盾文學獎的評論詞作結莫言的《蛙》以鄉村醫生別無選擇的命運,折射著我們民族偉大生存鬥爭中經歷的困難和考驗。小說以多端視角呈現歷史和現實的複雜蒼茫,表達對生命倫理的思考。敘述和戲劇多文字的結構方式建構寬闊的對話空間,從容自由、機智幽默,體現作者強大的敘事能力和執著的創新精神。”

高一: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