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隨想1200字作文

峨眉山隨想1200字

峨眉山,乃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我們全家都不是很信佛,行至此處,完全是奔著“峨嵋天下秀”的美名和那令人歎為觀止的四大奇景——日出、雲海、佛光、聖燈而去的。

到了峨眉山,對日出和雲海的憧憬被一支喧譁連天的隊伍趕得無影無蹤。什麼“峨嵋天下秀”也隨之煙消雲散。嘁!“秀”?一山全是叫賣的小商小販,一全是拉你到別人酒店裡住宿的工作人員。

突然憶起餘秋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中寫到:青城山已不再幽靜。去年我曾去過青城山,山下撇開不談,山中和山頂卻也是十分安靜的,特別是山頂,清幽得連自己呼吸的聲音也聽得到。也許餘老先生只是在山腳就失望而歸了罷,但也許他沒想到,山下一群熙熙攘攘的“蟲豸”,連坐滑竿上山也不願意。不知道餘老先生是否去過峨眉,如果他見到峨眉這幅情景,大概會比青城山更失望吧。

沒過多久,我們一行人就被一男子連哄帶騙地帶到一個酒店住下了。有關四大奇景的種種幻想,頓時被一盆冷水當頭澆滅——住山腳者,註定與四大奇觀無緣。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

次日,登上金頂,並未見到日出和雲海,意料之中。可這三千多米的高峰,竟像冬天一樣奇寒,卻是我所沒有料到的。我並不懂佛,所以站在金頂之上,無謂的只是吹了些涼風,還差點兒弄感冒。

峨眉者,佛之長子;峨眉者,山之驕子;而今的峨眉,被世俗所困擾,便縱有萬千風情,更與何人說?

昔日的峨眉,風情萬種。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太白隱居峨眉,每日吟詩作對,和高僧高談闊論,留下了無數瑰麗的詩篇。“已泛一湖思濯錦,更看橫翠憶峨眉”東坡出生於峨眉山下,雖屢屢遭小人陷害,岌岌逃離,輾轉遷徙,但卻一直放不下故鄉的峨眉。“白雲如玉城,翠嶺出其上。異境忽墮前,心目久盪漾。”陸游面對壯麗奇秀的峨眉山水,一時感慨,吟出了這千古名句。

唐太宗、明太祖、康熙等身為一代明君,親臨峨眉。觀賞秀麗的中國山水,同得道高僧一起商討國家大事,佈施財物,建造峨眉,為我國佛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傳說中的白娘子和小青,藥王孫思邈都是在這奇絕壯絕的山水中修煉。在曲折的林蔭小道上,似乎還留著他們的腳印,但是,物是人非。

歷史的車輪滾滾東流,蜀江碧蜀山青,抬望眼,多少英雄曾在此守望!曾經的峨眉,那樣的風姿卓著,因為有了他們,峨眉更添一絲風采。

不知不覺,驚人的景象已出現在眼前。

是那樣的放縱,那樣的閒適,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拘束!只是那樣撞破了、衝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從高及雲端的山尖上瀉下,每一顆水珠都是那樣的充滿生機與活力,自由自在的散漫著,就如白紙上的漫反射一般。但它們又不是完全沒有規律的胡亂跳躍,而是聚整合一股,怒吼一聲,徑直向山下衝去。就像一支浩浩蕩蕩的敢死隊,前仆後繼,義無反顧的向前衝著。沒有人退縮,沒有人害怕,只是怒吼著,不顧一切的往前衝。

我的內心被深深的震撼了。

我沒有感嘆,沒有議論。只是靜靜的佇立在那裡,任憑水珠四處飛濺,打到我的臉上,打到我的身上。從來沒有和自然貼的這麼近,我無畏的向自然袒示著溼淋淋的生命,彷彿在接受一次純淨生命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