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嚮往彼岸幸福的材料作文700字

彼岸開不如此岸月圓

此岸嚮往彼岸幸福的材料作文700字

一條河流阻隔了此岸與彼岸,卻激發了兩岸人對彼岸的嚮往。可是,彼岸“花開”真的比此岸“花開”更美好嗎?我認為,與其追逐彼岸花開,不如靜守此岸月圓。

這種彼岸花更香,他鄉月更圓的思想,實際代表了一種極端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的極端,便是盲目媚外。可是,當移民者抵達彼岸,發現自己所苦苦追尋的花香、圓月、幸福感,與原來一樣,或未達預料時,原來的思想,會逐漸轉變為亞普羅文化模式——上天掌控一切,我們只能維持原有秩序。至此,嚮往他地信念的破滅,帶來思想的轉變;思想轉變,導致人們止步不前、固步自封。這也是當今許多人所面臨的現實情況。相反,假使人們遵循浮士德文化模式,相信人定勝天,無論身處何處,自食其力將自己所在之地打造成幸福的無盡海藏,豈不比嚮往彼岸的“異地戀”痛快?

實際上,這種“異地戀”之所以能生根發芽,有其肥沃的現實土壤給予依靠——自卑。相貌沒有別人好看,工資沒有別人高,人緣沒有別人好……這一切的比較,或許並未源自同一個人,但是極易融合成一個抽象而完滿的人,自卑就源源不斷從比較中增強。對自己的自卑,轉移到對居住地的自卑;對居住地的自卑,進而有可能形成一個自卑的共識,形成自卑的社會風氣,影響全社會。如何打破這個惡性迴圈,便是材料中河兩岸人的當務之急。

劉瑜曾說:“標籤盛行的地方,理智容易枯萎。”因此,打破自卑的“幸福盡在對岸”成見,是恢復理智的首要關鍵。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講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理解生活。”因此,我們要超越自卑,還需正確對待職業、社會、理解生活等。而這一切,又要求我們學會奉獻。在奉獻中我們能找到生活的意義,進而消除自卑心理,擯棄“幸福盡在對岸”的錯誤觀念,樹立人定勝天、自食其力的“幸福就在腳下”意識。

彼岸花開,即使香氣芬芳,也絕非吾之所有。我們應當超越自卑,在此岸圓月下拼搏,等待此岸花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