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試題猜想之——“懂你”話題

張志先,安徽名師,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研究專家,大學入學測驗作文閱卷組骨幹成員。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試題猜想之——“懂你”話題

[材料與話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懂得了陶潛躬耕田園的靜謐;“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懂得了李煜抒發的亡國之愁;“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懂得了李太白灑脫豪放的心境。其實,人與人難得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懂得苦難,懂得笑顏,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幸福。

請以“懂你”為話題,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思路點撥]

“懂你”是個比較感性的話題,寫作時,以能充分表現作者內心世界的情感為佳,重點放在“懂”字上,落實在“其實”角度。既然是“懂你”,須有一個物件,“你”可以是自己身邊的人;也可以是自己比較瞭解、崇拜的人;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今人;可以是正面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不過在寫反面人物時,要把握一個度,不能顛覆傳統的約定俗成觀點。

當然,如果要使文章寫出新意,這一物件的選取範圍還可以再擴大。“你”不一定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可以是自然界中某些啟發人的事物,或者是人類社會中的某些現象。將“你”抽象化,可以是注入海洋的溪水,可以自由穿越的一陣風。或者“你”乾脆代指挫折、幸福、眼淚……總之,思路要放開,不可千文一面、人云亦云。

文章主題是“懂”,我們應當清楚,“懂”不只侷限於知道,而應當是對事物深層次的理解。如果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次,起碼說明你考慮問題是不全面的,是屬於審題錯誤,立意、構思同樣也就會存在一系列問題。之所以“懂”,是因為你和所闡述的物件之間有感情的共鳴,你能用心去體會他(它)。文章要突出你是怎樣懂得的,你所懂的內容,你懂之後的所得、所感或評價。無論如何,“懂“應該是一種真摯感情的流露,是一種心靈橋樑的溝通。當然,此類文章不要帶有說教的味道,那樣做會煞風景的,應賦予文章感染力,追求文質兼美。

[例文展示1]

母親,我真的懂了你

□王曉紅

夜闌臥聽,寒風呼嘯,很深的夜。我又一次獨倚窗臺,向綿綿不絕的黑暗訴說著心中的苦悶。寒風刺骨,但我全然感覺不到冷,腦中只有母親的話語四處奔竄流淌。

我出生於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排行老大,且兄妹眾多。家庭的重擔壓得父母連氣也喘不過來,於是我很早便知道如何分擔父母的重擔,如何愛護兄妹。

時間在負荷的重壓下緩緩前行,轉眼間我已經九歲——該上學了。每每看見小夥伴們揹著書包上學時的高興模樣,我除了羨慕還是羨慕。於是每當傍晚夕陽西下,破舊的窗臺上便佈滿了我渴望的眼神,令我難受的是整整一年的渴望盼來的卻是弟妹的上學機會。櫻樹下、石凳上時常可以聽見他們討論習題的歡笑聲,我真想湊上去分享一下學習的快樂,但我不能,我唯一能做的只是趴在窗臺偷看。有一天正當我出神地看著時,母親發現了我,似乎她已從我的眼神中讀懂了什麼,我分明也看見她眼中閃過的淚光,但隨即就被嚴厲所取代。我被毒打了一頓,並被告知不要痴人說夢。其實當時我並不曾要求讀書,因為我是大姐,必須讓弟妹去讀書,只是羨慕而已。難道連這麼一丁點的想法也不允許嗎?

餵豬和砍柴是我青春生活的全部。我不可以像其他夥伴那樣成天打打鬧鬧,玩這玩那了,也不可以向弟妹那樣在母親面前撒嬌。弟妹哭了,我還得去哄他們,哄不好,還要受到母親的呵斥。我覺得自己像極了官宦人家的婢女,整天不但要承擔身體上的超體力勞動,而且還要忍受父母的斥責,而這種生活似乎是終身、沒有盡頭的。

今天,母親去幫助別人整理藥材,結果被懷疑拿了別人切藥材的刀。這哪是一生都潔身自好的母親所能承受得啊!回來時,母親滿眼的淚水,眼睛也腫了。那一刻我真想跑上去抱住她,安慰她,但我沒那份勇氣,更害怕成為出氣筒。最終我還是在劫難逃,在端飯給母親時,我遭到訓斥。我不知道怎樣去放置自己這顆欲碎的心,唯有眼淚最懂我。

遙望烏黑的夜空,我什麼都看不見,滿眼只有漆黑的恐懼。母親,其實我什麼都懂,我知道您任務重,沒法讓我像弟妹一樣讀書,所以只能用鞭子來打消我的念頭;母親,其實我什麼都懂,我知道您和父親養育子女的艱難,所以只能讓年長的我來分擔;母親,我什麼都懂,我知道您有委屈沒處訴說,所以只能把怨氣撒向我。母親,您若真的承受不住,就來靠靠我的肩膀吧!

文中的“我”是我的大姐,從小到大她什麼事情都讓著我、哄著我,為這個家她付出了很多,也承擔了太多。現在她已經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空缺的那根支柱已被我頂上了,耳濡目染下,我也開始懂得了愛。

[簡析]

寫身邊事,抒真情實感,一直是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的現實要求。歌頌母愛的文章很多,本文應當是表現比較突出的一篇。作者選取了與現實生活貼近的材料,運用記敘、抒情、議論等手法,表現了“我”與母親的“是是非非”。“我”從小就有著充滿苦痛的身世,不但不能上學,而且還要擔負起家庭的重擔,重壓之下的“母親”更是對“我”蠻橫與嚴厲。但“我”還是能夠體諒母親的苦衷,還是以一顆明白事理的心懂得了母親深沉的愛。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發自內心的升騰的愛意。

[例文展示2]

其實我一直都懂你

□儲學節

風,輕輕翻開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書,一個個鮮活的面容從眼前輕輕的飛揚逝過,或悠然自樂,或滿腹愁懷,或感時傷亂,或慷慨激昂……

雖然時空難越,不曾與你謀面,不曾與你促膝相談,可自從我第一眼看見你的文字,我就開始讀懂了你。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我懂你是孤獨的。在那個國君昏庸無能聽信讒言的國度裡,在那個臣子阿諛逢迎奸佞當道的國家裡,你註定了孤獨,註定了寂寞。你一身高風亮節,為風雨飄搖的朝廷奔波勞碌,為水深火熱的百姓九死未悔,然而你的期望與辛勞只能換得一世飄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越發的孤獨,越發的悲愴。

你寧願嚐盡流浪之苦,也不願貪圖世俗的安逸,你的眼神裡充滿了深深的憂傷與憤慨。你不再峨冠博帶,而是披頭散髮,沉吟江畔;你不再追求建功立業,力挽狂瀾,而是化作一朵浪花,讓滔滔江水帶走你杜宇一般深深的悲傷哀痛與無奈淒涼。其實我一直都懂你,懂你的忠君愛國,懂你的孤獨寂寞,更懂你對真實自我的堅定執著。

“怒髮衝冠,憑欄處,蕭蕭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我懂得你是激憤的。胡人幾度南下,你臨危受命,盤馬彎弓,縱橫沙場,帶著“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的堅定決心,你“踏破賀蘭山缺”,讓胡人微風喪膽,你“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飢餐胡虜肉”,讓敵人丟盔棄甲。我懂你對胡人的恨之入骨!

一竿紅纓,直搗黃龍,奈何十二道金牌阻擋你前進的步伐。眼見勝利在即,你就這樣輕易地前功盡棄,於深深夜闌之中“撫琴吟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我懂得你是無奈的。於是,風波亭裡你仰天長嘆:“三是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運河月”。你血染亭柱,風雲為之變色,永遠地安息在西子湖畔,用生命詮釋了精忠報國。其實,我一直都懂你,懂你對大宋朝廷的忠誠,懂你的滿腔熱血,更懂你的一份俠骨忠腸。

歷史猶如一面銅鏡,古人很早就有這般說法,我銘記於心。於是偶有閒暇,我便翻開那帶有淡淡墨香的書卷,咀嚼前賢的文字,細細品味前賢的人生,把他們的文字化作無形力量永駐心間。當你終於穿越時空,對或無奈或悲傷或恬靜的前賢說一句“其實我一直都懂你”的時候,你便懂得一份力量,懂得一份崇高,更懂得一份精彩的人生。於是你的心間便多了一份真摯,多一份情懷,更多一份責任與希冀!

[簡析]

這是一篇神采飛揚、充滿哲理的抒情散文。文章通過對屈原和岳飛這兩個歷史名人的描述和評價,表達了對他們的敬佩與景仰之情。作者利用第二人稱“你”,很好地跨越了漫長的歷史距離,更加突出作者強烈得感情,無論是屈原的忠君愛國,還是岳飛的滿腔熱血,都能與作者的內心產生共鳴。文章語句優美,文采飛揚,將史實與詩句完美結合,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正因為對前人的懂,於是“心間便多了一份真摯,多一份情懷,更多一份責任與希冀!”這也正是對文章主體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