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推薦10篇)

篇一: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推薦10篇)

初讀歷史,我還是個懵懂少年,如同打開了大門的一道縫,從縫隙中觀察整個世界,對世界的認識還十分淺顯,書上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如今,我漫步在歷史的花園,重讀歷史,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那些歷史上的人物,我對歷史有了更全面的評價。

初讀曹操,我總認為曹操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曹操被人所救,他不但沒有感恩戴德,反而恩將仇報,將其一家屠殺殆盡。曹操攻打漢中時,只是因為楊修看破他的想法,就將其殺害,曹操真可謂小肚雞腸。那時的我,對他的印象可以說差到了極點。

幾年之後,我對歷史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才知道,原來,曹操也是一個心懷天下、關心人民的人。在《蒿里行》中,他感慨“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在《觀滄海》中,他嚮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體現出他博大的胸襟。他一生戎馬,讓北方的百姓遠離戰亂;他北擊烏桓,守護華夏文明。他讓自己成為了北方民眾心中的燈塔。重讀歷史上的曹操,我讀出了他的善良,讀出了他的大愛。在此之後,我又重新讀懂了隋煬帝。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一些影視劇中知道了他,他不管國計民生,貪圖玩樂,花天酒地,是夏桀商紂一樣的亡國之君。

但後來,隨著我對歷史的瞭解,我從隋煬帝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優點,且不說他的戰功累累,單說京杭大運河對後世的影響,那也是無與倫比的!那一條寬闊的運河,像一條巨龍伏於中華大地,運河之上商船來往,運河兩岸笙歌起伏,波光粼粼,楊柳依依,這一條血脈,為歷朝歷代的強盛提供了不竭的動力。正如詩人皮日休在《汴河懷古》中說的,“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是的,有過亦有功,這才是隋煬帝真實的歷史。我們不應該因為隋煬帝的失敗,就抹殺他對中國做出的貢獻。這才是正確的歷史觀啊!

以前,我就十分好奇,為什麼新中國建立之初,像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等大量科學家,他們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回到中國發展工業。鄧稼先最後還因為受到輻射,在病痛中離世。難道當時美國的科研條件不比中國要強嗎?

但如今,重讀那段歷史,我明白了,這是因為他們心中有祖國,不希望祖國被人欺負,所以他們要祖國手中有力量!正如錢學森所說:“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後對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種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的獎賞!”是的,今天的中國為什麼能夠贏得世界尊重,就是一位位科學家將自己的一生,化作祖國手中的寶劍,化作祖國身上的盔甲,中國,才能驕傲地奔跑在世界的賽場之上!

歷史是一本書,一本值得重讀、精讀的書,那些為國家、社會作出貢獻的人,一定會被歷史銘記。重讀歷史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許多!

篇二: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張博雅(國一

讀書好比一次旅行,每走一段路,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初讀《海底兩萬裡》時,我其實沒有特別震撼的感覺,尼莫船長這個人物雖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感覺始終無法走進尼摩船長的內心,覺得他是一個謎,身上充滿了太多的矛盾和謎團。

兩年後一個寂寞的夜晚,當我重新翻開這本書時,又一次被它深深吸引,義無反顧地跟隨它再次穿越到150年前的法國,與故人重逢在神祕的“鸚鵡螺號”潛艇上。這次故地重遊,讓我收穫頗豐。不僅驚歎於作者凡爾納非凡的想象力,同時也揭開了尼摩船長神祕的面紗。

尼摩船長,是整本書的靈魂人物,同時也是個充滿矛盾的人。他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靠自己的才華造出了“鸚鵡螺號”。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的逝去會落淚;會把上百萬的黃金分給窮人;會收容所有仇視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重讀這本書,我發現他是一位善良,充滿正義感的人。

然而另一方面,尼摩船長又一個不折不扣的殘酷的復仇者。他因戰爭失去家人,導致他的性格憂鬱。長期與世隔絕的生活又使他變得冷漠、殘酷,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他嚮往自由,卻強行干涉別人的自由。“無論在哪裡,我都盡力做我能做的好事,同時也幹我該乾的‘壞事’。要知道,正義並不等於寬恕!”從他的話語中,我們聽出了他埋藏在心中對殖民者深深的仇恨。重讀這本書,又讓我看到了尼摩船長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合上書,我感覺的確不負此行。150年前凡爾納幻想的《海底兩萬裡》,其中的很多東西如今都已實現。但比科學技術更久遠也更永恆的,是千百年來人類面對自然、面對社會、面對內心世界的複雜態度。反思這種態度,學習它的正面價值,吸取其中的教訓,這是今天我重讀《海底兩萬裡》所得到的最大收穫。

篇三: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呂博睿(國一)

三國是個亂世,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有很多蓋世英雄在這裡大顯身手、叱詫風雲。真正的英雄,不會偽裝自己,而是在真情流露中征服別人。在眾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

初讀《三國演義》,關羽給我的印象有三,其一他是一個赫赫有名的將領,身高九尺,一雙丹鳳眼,力大無窮,手提青龍偃月刀,威風凌冽,英姿颯爽;其二他不僅武藝高強,更懂得以智取勝;其三他情深意重,對他有恩之人,他都報之以善。

重讀《三國演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羽剛烈頑強的品格和滿滿的報國之志。

關羽帶兵攻打樊城時,右臂重了曹仁的毒箭,眾將勸他回荊州療傷,關羽不肯,眾將只好到處尋訪名醫,他們請來了神醫華佗為關羽療傷。一番檢查後,華佗表情凝重地對關羽說:“將軍的傷已經傷到了骨頭,需要劃開皮肉,把骨頭上的烏頭毒刮下去。”關羽哈哈大笑,請華佗趕緊動手。華佗咬著牙,用尖刀劃開關羽的胳膊,刮骨的聲音嚇得眾人顏面失色,鮮血順著胳膊流了下來,唯獨關羽神色自若,始終在和馬良下棋喝酒,彷彿刮骨和他沒有關係。華佗不禁讚歎,我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重讀此章節,我對關羽的敬意之情愈加強烈。

人固有一死,戰神關羽也不例外。麥城之戰,關羽被吳主孫權擊敗,臨死前,關羽說:“我絕不投降!”他寧願馬革裹屍,戰死沙場,也絕不背叛自己的主公。重讀此章節,關羽威武不屈的精神躍然紙上。

面對刮骨之痛,面對生死抉擇,關羽為何如此淡定?如此剛毅?重讀這部書,我想到兩點。其一關羽滿懷報國之志,一心輔佐兄長劉備興復漢室,這一理想信念支撐他在任何艱難時刻都不忘記興復漢室的初心,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勇擔報國使命;其二關羽個性勇敢剛烈,威武不屈,有及其頑強的意志力。他真的感覺不到刮骨之痛嗎?他是“鋼鐵俠”嗎?他真的一點不畏懼死亡嗎?顯然都不是!重讀這部書,我對關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被他滿腔的愛國之志、堅忍不拔的英雄氣概和剛烈頑強的個人魅力所深深打動!

重讀《三國演義》,再次感受了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讀書明理,讀書增智,《三國演義》是幫助我成長的一部好書,未來我還會再讀、深讀、精讀,相信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篇四: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書,看一遍是不夠的。世間有千萬本書,但一本好書,看千萬遍也不算過。”《陶淵明傳》這本書我曾零零碎碎的翻閱過,但是在學過《桃花源記》之後,我決定重讀這本書,真正走進你的世界中。

陶潛,你出身名門望族,貴胄之家,祖父為名臣陶侃,你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博古通今,引經據典),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文章卓偉,才華橫溢,王公貴族,爭相羨慕。你初次翻開人生——這本看似理至易明實則晦澀難懂的書,自然也想在這片錦繡山河上留下屬於自己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實現《大學》中“修齊治平”的抱負與理想。畢竟每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都曾幻想過自己位及人臣,官拜宰相,青史留名。

奈何時代捉弄了你,自永嘉南渡之後,皇帝昏庸,縱情聲色,半壁江山已淪陷在匈奴的鐵騎之下,你想要一展巨集圖,有所作為,但在那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時代,家道中落的你在官場混跡多年也僅得一個彭澤縣令的官職,而就連縣令這個小官,你也只當了短短八十餘天,不堪屈辱,憤然辭官,但也正是這次離開成就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佳話,留下了《歸去來兮辭》這樣的佳作,袞袞諸公已被歷史的紅塵所埋沒,但你的事蹟至今卻被人津津樂道。

終於,在對官場心灰意冷後,你決定讓一切重新開始,重讀人生這本書,你從其中品出了不一樣的滋味,人生不只有功名利祿,還有脫離於世俗之外的質樸與自然。於是你選擇歸隱廬山。在歸隱之地,你寫詩,釀酒,交談,取樂,你孜孜不倦,忘我創作……

千百年後的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輕輕撫摸著這本《陶淵明傳》,重讀此書,我好像也對人生這本大書多了一些頓悟:忙碌追求名利的心是否也該歇息一些?生於滾滾紅塵之中,每個人都難免沾染上世俗的東西,但我們應該撕開浮華與喧囂的外衣,掙脫世俗的束縛,不被物慾橫流、光怪陸離的世界所迷,堅守自己的初心。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卻可以為自己寧靜的生活和本真的心堅守一方棲息地,去詩意的與自然相處,沉默守望。

篇五: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禾(國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英雄無數,各有千秋。初讀《三國演義》,看著那一段段文字,一個個英雄傳奇在我腦海中浮現。充滿豪心壯志的桃源三結義、讓人熱血沸騰的赤壁之戰、錦囊妙計草船借箭等等都讓人難以忘懷。

唯一讓我不解的是為何劉備那麼聰明,是一代梟雄,而他的兒子劉禪卻那麼沒有出息,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呢?抱著好奇心,我又重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我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劉禪。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之後,年僅17歲的劉禪繼位,開始與相父諸葛亮一起共事。蜀國在劉禪剛開始掌權時狀況就已經很不樂觀了,就如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益州已疲”。而在劉禪在位40多年,蜀國百姓基本安居樂業,不受戰火的干擾。可以說劉禪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將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他還是有一定能力的。

劉禪心胸寬廣,諸葛亮病逝後,朝中一些嫉妒諸葛亮才華的大臣,奉勸劉禪說不要厚葬諸葛亮。可是劉禪沒有聽信他們,隆重地厚葬了諸葛亮。此舉也獲得了很多官員的信任。就連南朝史學家裴鬆也評價劉禪是“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除了非常人能比的心胸,劉禪也有著過人的智慧。劉禪一生中最大的黑點便是“樂不思蜀”,也正是因為此事,他被扣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名號。其實,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的蜀國已經內憂外患,他只是為了保護蜀國的江山,保護蜀國的老百姓,故意讓司馬昭以為蜀國已經不堪一擊,沒有必要現在攻打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劉禪的智慧要用心體會,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的情況才能發現。通過這個發現,我感覺學習或者做事都要仔細地推敲研究才能做的更好。

篇六: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李涵睿(小六)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部著作,他不像《紅樓夢》那樣哭哭啼啼悽悽慘慘,也不像《三國演義》三十六計爾虞我詐,更不像《水滸傳》的官逼民反打打殺殺,《西遊記》濃厚的魔幻色彩,深深地吸引著我,初讀的時候我被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七十二變大鬧天宮所吸引,我為師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魔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的一個個小故事而著迷,讀完之後彷彿只是看了場熱鬧的大戲。

直到現在,我平下心拿起書細細的品讀每一章節我才發現,其實,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和白龍馬合在一起是一個人。孫悟空代表的是人的心,他是放縱的過於自由的,他無法無天攪亂了三界,大鬧了天宮,只有緊箍咒才能控制住他;豬八戒他貪吃貪財貪睡,他代表的是人的慾望,沙僧挑著扁擔,揹著行李,它代表著一路上都揹著重擔;而白龍馬代表著意志,馱著唐僧一路西天取經不畏艱難,堅定不移;唐僧代表著人的本性,所以他是師傅。

而取經則是修煉的過程,孫悟空的心修煉好了成為了鬥戰勝佛,在故事的最後孫悟空請求佛祖把他頭上的金箍去掉,佛祖說,你摸摸看,孫悟空用手一摸緊箍已經不復存在,其實是孫悟空自己的內心綁住了自己,這也呼應唐僧出現時說的那句話:“心生,種種魔生。”

重讀《西遊記》這本書,我悟出了一個人生道理,想做成一件大事,必須遵從本心,堅定意志,踏實做事,勤勤懇懇,不要過於放縱自由,控制貪念,方能取得成功。

篇七: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汪雋美(國二

有人說,每本書都是一罈酒,有的歷久彌香,有的歸於平淡。重讀《蘇菲的世界》這部書,我感嘆這醞釀已久的酒,愈陳愈香。

偶遇——哲學的種子

八、九歲的我站在木凳上,費力地踮起腳尖,手扒拉著高大的書架,一本綠皮書跌落在我的腳邊——《蘇菲的世界》

“你是誰?世界從哪來?”那是一封很簡短的信,卻莫名勾起了我欲一探究竟的奶奇心。一頁頁的翻閱,遇到長篇大論的哲學論述,沒有耐心仔細看,後來,甚至直接跳過,可能覺得了看了也不會懂。但令年幼的我映象至今猶新的是一處比喻:“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我似懂非懂地把這句話摘錄在我的摘抄本里,哲學的種子也就此萌發。

再讀——哲學的花朵

步入中學後,緊張的學習節奏,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了,我週末閒暇之餘整理書櫃,《蘇菲的世界》再次跳入我的眼簾,這是第三次重讀,它一次又一次地洗刷這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我跟著它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我不再抗拒哲學的長篇大論,而是慢慢地學會靜心思考。就像是踏入了哲學與愛麗絲仙境,還順帶捎上了偵探推理。

我將這世界抽絲剝繭,不由得尋找前人的足跡。它向我展示黑格爾、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畫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弗洛伊德,沒有了時間的限制,沒有了思想的束縛,我的靈魂有了不一樣的思考。哲學的花朵就此怒放。

蝶變——哲學的果實

我似懂非懂地詢問爸爸,書中的疑惑,爸爸說:“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就是硬幣的正反面,哲學就是潮起潮落,哲學就是月圓月缺,哲學就是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我似乎慢慢有了蛻變,面對國中學習生活,不再浮躁;面對考試的挫敗,不再哭泣,敢於面對;我學著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驚訝花草的頑強;稱讚厲害的人,擁抱喜歡的人,歌頌偉大的人!我開始學會熱愛,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哲學延續的果實代代輪迴。

重讀《蘇菲的世界》這部書,我是誰?又從哪裡來?

蘇菲,期待下一次的重逢,期待下一個嶄新的我。

篇八: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郝一鳴(小五)

吳承恩在《西遊記》開篇寫到“預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

初讀《西遊記》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兒童讀物就是《西遊記》,裡面的故事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是我孩童時期耳熟能詳的故事,粗略的知道了西天取經的劫難災數,但是對西遊記具體講的什麼不清楚,就喜歡看孫悟空和別的妖怪打架,覺得戰鬥才是西遊記正確的開啟方式,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武力來解決,不服就打,打到你服為止。

重讀《西遊記》

長大後再看西遊記,戰鬥反倒不是最重要的,縱觀取經路,我看到是每個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孫悟空身上有很多閃光點,當我們看到它一人一筏四海漂泊的時候會為他感動;當我們看到他飛身一躍時候會佩服它敢為人先的勇氣,當它被師傅一再誤解時,我們敢念他仍能在師傅有難時挺身而出,重情重義,信守承諾;唐僧能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說明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沒有動搖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願傷及無辜,值得我們學習;豬八戒雖然從天蓬大元帥被貶成豬胎,可是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落魄的樣子,別看他平時笨笨的,但是在唐僧誤會孫悟空打死人將孫悟空趕跑,八戒為了救師傅智擊美猴王這件事上,說明八戒遇到大事有擔當;沙僧一路上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看似沒有什麼分量但是他保證了團隊的完整和穩定。四位西天取經的師徒,最後都獲得了正果,也被凡人所崇拜。

感悟《西遊記》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經歷的種種困難,其實就是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的挫折。這部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困難,我們要鍛鍊自己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通過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真經、成就人生,做一個善良、勇敢、堅定的自己。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首,每次重讀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發現,就像一道特殊的光,不同年齡去讀都會被這道光照見心中不曾被照亮的地方,我會繼續讀下去。

篇九: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麻欣玥(國一)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你受益匪淺。近期,我又重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

初讀時,我僅僅瞭解了魯迅先生幼時及青年時期的生活環境與經歷,瞭解了魯迅先生豐富多彩、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天真爛漫。

重讀這本書時,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體會到《狗。貓。鼠》中對社會上那些“名流們”的諷刺;《範愛農》中對摯友範愛農的追憶;《五猖會》中對家長不在意孩子的感受的批判以及《瑣記》中對像衍太太這種心口不一的人的諷刺。

重讀後,令我感悟最深的則是《二十四孝圖》及《父親的病》。《二十四孝圖》中主要寫了二十四位古人犧牲自己的幸福去無條件服從父母,其中有些毫無人性的做法,也要被人們當作學習的楷模,例如“郭巨埋兒”。“郭巨埋兒”主要講了晉代的一位“孝子“郭巨家境貧寒,家中有一位老母親和一個三歲的孩子,為了侍奉老母,擔心老母因為家中有個孫子而減少她自己的飯量,便打算挖個坑家把孩子埋了。這體現了在封建社會,往往對“孝”要求得十分極端,而在魯迅主張的“五四運動“時期的革命者們就極力抨擊儒家學派的這些迂腐的思想。

《父親的病》主要回憶了父親生病時幾位庸醫如何耽誤父親治病,以及如何高價開出一些無厘頭的藥方。因此,魯迅選擇了去日本學醫,不讓庸醫耽誤更多人的生命,從中可以看出魯迅是一個關心人民的人。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一本好書值得我們多次閱讀,值得我們反覆思考,只要用心讀,每遍都會有收穫!

篇十:重讀歷史這本書作文

王婉霖(國三)

罪過與累贅的肉身離開我們,將只剩下精神的燃燒。——題記

當你抓住羅切斯特先生那胡亂揮舞的手,吻落在當初目光炯炯,如今黯然無光的眼睛上,他才相信你不是一場夢。

回想從前,你卻選擇了釋然。

兒時的你在舅母家受到怨恨,受表哥表姐欺侮,在反抗過程中仍不斷受到辱罵和懲罰。即便如此,對於侮辱的行為你還是不斷用語言鬥爭,追求待遇的平等。

青年時,你在桑菲爾德府當家庭教師,與羅切斯特先生相愛。但由於羅切斯特先生的前妻品性不好並且得了瘋病。你們無法結婚,你堅持自己的理智和原則,不願違揹人類的一條法律,尊重自己。你選擇了帶著破碎的心悄無聲息的離開。在逃亡中你孤獨,寂寞卻更加尊重自己。時隔多年,一場大火使羅切斯特先生雙目失明,你卻毫不猶豫諒解了他,並與他破鏡重圓永遠在一起。

初讀此書,我僅為你的不平待遇而感到憤恨,並期待著你在成長後能逆轉人生,贏得尊重。

初讀時,對你們的相聚欣喜若狂,孜孜不倦得回味著這一刻。

重讀此書,我讀懂了你在長大後面對垂死的舅母為何沒有了怨恨,不懷恨在心,反而願意主動與舅母和解,寬恕她並祝願她得到安息。你擁有《新約》中“去愛你們的仇敵,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的信念,使你可以真誠地寬恕了她。影響我也用一種友善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也讀懂了,當你長大後,去見兩位表姐時,為何備受尊重,而不再被瞧不起,因為你展現出你獨立,多才多藝的一面。

重讀時,理解你用對他的愛化解了曾經的過失。想起了你們的心靈互動,記起了你們的邂逅,執著的選擇了原諒。不論對方貧賤殘疾與否,始終執著追求愛初心。將路上的荊棘、苦難裝入心中。但你也在乎自己,越是孤單,越是無助,就越尊重自己。

你帶著一種愛,一種寬恕,一種信念,來包容一切。你像調色盤上的灰色,包容所有的顏色,包容所有的態度。你像堅強的蘆葦,脆弱卻又堅不可摧,帶著堅定的信念追求尊重與平等。

重讀這本書,就如同重讀簡愛的人生。挖掘出了簡愛寬廣的心胸,讓我今後的路寬,心更寬。挖掘出簡愛對平等的追求,激勵我更加堅強,自由,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