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議論文: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900字作文

杜維明教授所說的做與不做,其本質就是一種選擇,而每個人對於這種選擇的標準不盡相同,但其根本都應源於心底的聲音。

國三議論文: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900字作文

建國初期,國家困難,百廢待興,鄧稼先放棄了國外優渥的生活,毅然回國。隱姓埋名數十年,為我國核科學事業犧牲了個人生活乃至生命。他的標準是國家利益。

92歲的退休教師葉連平,19年來堅持免費輔導留守兒童,與時間賽跑,寧肯自己生活清貧,也堅持資助貧困學生,“希望自己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臺上撥出去的”。他的標準是責任。

彭婕婷,陳家利,兩名碩士研究生果斷救助昏迷乘客。不猶豫,不放棄,踐行著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醫學精神,即使在失敗後面對惡評,仍問心無愧,毫不後悔。她們的標準是善良。

這些可愛的人縱然面對威脅,非議等種種不善,仍聽從著自己的內心,踐行著自己的標準,他們的選擇彷彿夜幕下的明星,格外耀眼。

如今,社會的快速進步中,物質逐漸富足,但同時,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成了問題,向乞討的碗裡投不投錢成了問題,甚至在法庭上作不作證也成了問題。我們的面前已不再是無阻的大道,金錢,利益,功名,疑慮……充斥其間,佈滿障礙。做與不做似乎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事實上,這不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樣巨集大不可測的命題,也不是“我是誰?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這樣難得其解的哲學大問,面對諸多障礙,回首初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是對做與不做最好的標準。

倘若置內心於不顧,一味迎合世俗,隨波逐流,膽小怕事,那麼即使生活看似穩妥充實,也終究只是假象,浮於表面,內心的空虛並未得到滿足,可貴之處也被隱匿,更何談幸福?

既然應聽從於心,那麼又一個問題隨之產生:聽何種心聲呢?有的人讓爭名逐利,自私冷漠佔據了自己的內心,於是貪汙,見死不救,欺騙,偷盜都自以為理所當然。也正是如此種種,讓本善良真誠的人們有的顧慮,社會逐漸走向冷漠。顯然,如此心聲不應聽從。將善良,正義,誠信,責任,堅毅,無私,深埋於心底,紮根於靈魂,聽從於心,才是對美好的踐行,而非惡的傳播。

正如電影《無問西東》中所言:世俗如此強大,強大到你生不出改變他的念頭來,但仍願你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