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印跡1200字作文

流水如一匹千里馬,奮蹄揚鬢,賓士不已,它穿過了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穿過了詩情畫意的唐宋明清,穿過了洶湧澎湃的各代歷史,經過了數次蒸發又化的輪迴,終於來到欣欣向榮的現代。這麼說,每滴水都來自遠方,都留下了時間的印跡。
  看到清澈見底的流水,你會想到人類先祖嗎?《天仙配》中唱道:“漁家住在水中央,兩岸蘆似圍牆。撐開船兒撒下網,一網魚蝦一網糧。”聰明的先人早就懂得逐水草而居,舉目遠山如黛,垂首流水靈動。這清清的水,不僅哺育了世代人類,還賦予了中華民族如水般的溫潤善良的性格,也使人們感悟事理。佛家說,(水)恆順眾生,本來無染;如水無泥,解脫亦爾。道家說,上善若水任方圓,善利萬物而不爭。儒家說,夫水者,似德;似仁;似義;似智……由此觀之,水不僅僅是哺養萬物的慈母,也是教育人類明曉事理的導師!
  看到蜿蜒不絕的流水,你會想到中華詩詞嗎?有人說,流水既是滿載神性和詩意的實體,也是偉大的精神智庫和美學資源。的確,流水已經穿過數千流年,薰染過唐宋的風采,沐浴過明清的煙雨,牽惹著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詩興,他們大多喜歡臨水而居,對水而詠,踏水而歌。於是,水清洗去文人心上的人間繁雜,文人也回贈了水不朽的靈魂,那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思慕,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哀傷,有“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的磅礴……水是古今文人心靈的世外桃源,是中華詩詞的靈感源泉,縱使古去今來歌詠水的文章浩如煙海,可那妙不可言的詩詞意境依然“宛在水中央”。
  看到波濤洶湧的流水,你會想到祖國曆史嗎?有首歌唱道:“一條大河波浪寬……這是英雄的祖國……”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總覺得“一條大河”和“英雄的祖國”似乎毫不相干。直到上國中學了歷史,我才茅塞頓開:水上曾縈繞荊軻刺秦王前“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歌;曾迴盪過歐陽修“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感慨;曾有甲午中日戰爭後對鄧世昌“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的哀悼……流水之上,曾有太多外敵的堅船利炮,所幸也留下了不少愛國志士“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堅定足跡,他們如流水奮勇向前,奮鬥不止,在歷史上添上了光彩而悲壯的一筆——滔滔東流水,中間流淌著多少歷史的血淚啊?
  看到渾濁不清的流水,你會想到環保問題嗎?晚清的魏源早有哀鳴:“氣蒸雲夢澤何在?波撼岳陽城已殊。無復波濤八百里,唯餘洲土半分瀦。”如今,多少江河瀕臨乾涸?多少水流汙染嚴重?那種“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的佳景已少見,常見的卻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哀嘆!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那我們怎能恩將仇報?金山銀山固然誘人,但綠水青山作為與萬物繁衍生息中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也應該被奉為至寶!正如王開嶺所言:“江之汙,即心性之汙。河之腐,即時代之腐。流之枯,即精神之枯。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光陰荏苒,滄海桑田,水繼續帶著時間的印跡,奔騰不息地向著未來的方向流去了。

時間的印跡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