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核心價值觀演講稿:扣好人生的每一粒釦子1200字作文

 各位領導,同志們,

踐行核心價值觀演講稿:扣好人生的每一粒釦子1200字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扣好人生的每一粒釦子》。

今天是2014年7月1日,讓我們將時鐘撥回到44年前,1970年4月24日,當沙漠中響起一聲巨大的轟鳴,“長征一號”火箭託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騰空而起,錢學森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兩行熱淚從面頰上緩緩流下。這樣的場景,既陌生、又熟悉。因為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程序中,有著很多像錢老這樣的科學家,他們創造的不僅是科技成果,還有精神財富。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的那樣,這些深受人民愛戴的科學家愛國奉獻、淡泊名利、以身作則、嚴格自律,帶動科技界乃至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了一代代的年輕人。這對於身在科協組織中的我,感觸尤為深刻。

作為一名年輕的科技記者,價值觀的養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扣好,之後的每粒釦子就不易扣錯。這就要求我時刻以優秀科技工作者為榜樣,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在勤學、立德、篤實三方面下功夫。

去年8月,在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報告會上,一位銀髮蒼蒼的老科學家,被青少年團團圍住,他並不是在做科普,而是在說一個放牛娃的故事,這個放牛娃正是他自己——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採訪時我問他,為什麼您對這段經歷記憶猶新?他說,兒時家境貧寒,上學遲,僅用3年就完成了國小學業,“三分聰明,七分勤奮,這是我想告訴青少年們的心裡話。”他的話也一直激勵著我在工作中要勤學、勤練。記得一次為印證揚州農科院低碳農業技術的實際效益,我深入江都、寶應等多個村頭,在田間地頭向農民朋友虛心請教,他們口中的打油詩,手中的賬本都成為了我學習的素材,鮮活的文字和數字,最終組成了一篇成功的報道。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勤學的同時,也要注重立德。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的一間實驗室裡,朱長生教授曾向我展示了他的老師、我國衰老生化的重要奠基人、省“十大傑出科普人物”鄭集,曾寫下的一句話:“為了科學事業,我甘於做牛、做梯、做橋、做蠶、做燭。”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記得當時不少生產保健品的廠家千方百計找到他,希望他能在會上推薦一下產品、做做廣告,可他卻義正言辭地回覆道:“我是不會去的,如果硬要我去,我也會按照我的講法去講,這樣的話會對你們非常不利。”這讓我明白,德行是一種人生信條,是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前提。在科技新聞報道中,也同樣講究修德,本著對事實負責、對讀者負責的態度,要始終堅持客觀、準確,不怕質疑,並敢於向誘惑說不。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修德之後,更需要的是篤實,紮紮實實做事。再苦再累,不能閉門造車,採訪要走出去,要走到一線去。去年,我和同事們完成了全省科普示範社群、十百千億軟體企業等系列報道,13個省轄市都留下了採訪的足跡。為順利完成工作,我們有的舟車勞頓、走村入戶,與採訪物件同吃同住;有的放棄早已安排好的蜜月旅行,徹夜蹲守新聞現場;還有的正值孕期,卻仍然奔赴採訪一線……這都在傳達著一個資訊,腳踏實地才能體現人生價值。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在不斷的工作積累中,“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協精神也變得越來越具象,這一精神也將激勵我們不斷向前,追求人生價值和理想,繼續譜寫科技創新、科普惠民的燦爛篇章。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