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張治中故居1200字作文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春意盎然的季節,我踏著春的腳步,掠過春的溫度,和家人一同來到我的家鄉巢湖,走進張治中故居。

走進張治中故居1200字

張治中故居,位於巢湖市黃麓鎮洪家疃村的黃麓師範學校。學校由著名愛國將領張治中先生1933年創辦,張治中故居就在校園內,由故居和桂翁堂組成。故居兩處房屋繫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建築物,磚木結構、小瓦屋面。1989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確定為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故居正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張治中將軍雕像,只見他身穿軍衣,佩戴眼鏡,面帶笑容,手上掛著一件衣服,左腿微微彎曲,左腳微微踮起,貌似走出來歡迎我們的到來。從外表看,他是如此的溫文爾雅,可仔細看,他的眼神卻如此堅定,充滿陽剛之氣。雕像下面刻著張治中將軍的簡介,張治中(1890~1969),著名愛國將領,原名本堯,字文白,安徽巢湖市居巢區(原巢縣)黃麓鎮洪家疃人。黃埔系骨幹將領,原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領導人之一。在抗日戰爭中參加過淞滬會戰,十分英勇,後來致力於國共合作,最後留在祖國懷抱,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人尊稱為“和平將軍”。看完簡歷,我對張治中將軍肅然起敬,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雕像旁,綠葉婆娑,搖曳生姿,彷佛將軍在親切的和我們打著招呼。望著雕像,聽著領隊的介紹,我彷彿置身於充滿硝煙的戰爭年代。不知不覺,我已來到了張治中的故居前。一上的法國梧桐,一派輝煌與壯麗,梧桐樹的葉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層層、一串串長得密密麻麻,既像千手觀音,又像一頂頂巨大的綠絨大傘。那粗壯的樹幹告訴我,那是歷史的記憶,革命的存續。

走進張治中故居,進入我視線的是鄧穎超題字,“文白先生為中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將世世代代為中國人所紀念”。故居里有兩間臥室,一間是張治中夫人的臥室,一間是張一純的臥室。在故居一角,有張治中將軍的照片,有全家福,有他和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合影,有和家人的合影等等。聽導遊說,張治中的女兒現在在美國,張一純為張治中將軍次子,中共黨員,曾任北京市政協副祕書長。“怎麼沒有張治中的臥室呢?”我不驚地問導遊,“被日本軍燒燬了。”導遊說。聽了這話,我心中燃起了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痛恨,更希望有一天能復原將軍臥室。

到了桂翁堂,桂翁堂展廳共分為三個部分,圖片資料共計87幅,大家認真聽著導遊的介紹,並爭先恐後地拿著相機拍下永久的紀念。

環顧故居里的擺設,看著照片中的影子,聽著張治中的故事,更加激勵著我為建設偉大祖國努力學習。

行走在故居的院子,一棵梓樹樹姿優美,葉片濃密,樹幹上爬滿了年齡,似乎在告訴我,張治中將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愛國精神將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離開張治中故居,深感不虛此行,“和平將軍”張治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六年級:葉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