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寧靜1500字作文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見一棵活的橡樹正在生長。

呵護寧靜1500字

他孤獨地站立著,有些青苔從樹枝上垂下來。

那裡沒有一個同類,它獨自生長著,發出許多蒼綠黝碧的快樂的葉子。————題記

喧囂的社會,熙熙攘攘的人群,浮躁的人生,愈發顯出寧靜的彌足珍貴。隨著歲月的流逝,也許是自己成熟起來了,便漸漸喜歡獨處,嚮往寧靜。

《瓦爾登湖》,這本書寫於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文明、喧囂社會擠壓著人類、侵蝕著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於哈佛的這位智者,他單身隻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著一顆嚮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稱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裡,孤獨在思想中!正像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靜靜地思考。《瓦爾登湖》是屬於大自然那純淨心靈的。

梭羅在大自然中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在那裡生活、閱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為自己營造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精神田園。這真是有一點像《魯臏遜漂流記》中的故事情節。梭羅想以他的漂流經歷來證明,人需要一種與大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境界。梭羅在湖邊完成了他對自身深度的“衡量”,他過著陶淵明式的“世外桃源”生活。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瓦爾登湖》這本書便是對作者自己閒雲野鶴般“陶然田園之間,寄情山水之中”的生活的真實描寫。

梭羅,他真是一位“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清風明月之客,竹溪青蓮之士。

望如今,現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築立地摩天,車輛川流不息,城市美麗繁華……然而,碧藍的天空出現臭氧空洞,清澈的河水堆滿垃圾,無數植物森林遭到砍伐,無數動物生靈在死亡滅絕。水資源的枯竭,化學品的危害……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陷阱

我們只能用迴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奴役、稱霸自然。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淨化自己的心靈,昇華自己的靈魂。

種豆、築屋、焙制面包,對大多數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嚮往這些呢?讀完後讀了梭羅的《瓦爾登湖》,我深深地認識到了大自然林靜水謐的豐富而偉大的田園意蘊。

我明白了:不管你的生命多麼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對它生活;不用逃避。你縱然很貧窮,也要喜愛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裡,你依然還擁有喜悅、開心,輕鬆、悠閒。梭羅親自鑑證了:一個心靜知足的人,在自然簡樸中,生活得宛若在皇宮裡一樣,生活得如此開心又如此心滿意足。

讀完這本書,已是深夜。合上《瓦爾登湖》藍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盪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閉上眼,眼前浮現出書中的點點滴滴:天高雲淡,林靜水謐;層林盡染,碧波盪漾;湖水澄澈清亮,宛如一塊空靈的藍水晶;湖中倒映出片片浮雲,點點飛,層層山林,簇簇鮮……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時值清晨,一個人,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昇直到豔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心,若湖水,那樣寧靜,那樣清澈,一切一切,在此時此刻,都放下了。只我一個人,揹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寧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現在,一個人在這波瀾不驚,一碧萬頃的湖水中,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往常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空靈寂靜好了。

夜,萬籟俱寂;心空靈無邊。

作者:雷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