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2000字作文


  我不知道我已經在這裡等了多久。但我知道我要一直等下去。
  我看見河畔青綠色的小草。它們倚著岸,蓁蓁地向遠方延伸開去,一如我剪理不斷的兀長的思念。河水汩汩地蜿蜒而去,像是我焦慮不安的心,在山間,迂迴著向前。
  殘陽西落,江月東昇,暮色四合。這一片血紅和明黃相錯交織著刺痛了我的眼瞳。一時間,我竟分辨不清這是昏暗的天空,還是蔥鬱的山林。眼中只剩下記憶裡糾纏不清的畫面。
  我想我該回家去了。那裡有我們的雙親和孩子。但我明日依舊會來,等你來赴我們的約。
  我看見山中盤旋著而上的運石隊伍,揮舞著皮鞭、滿臉怒氣的隨行兵,同伴們傷痕累累的軀體,還有屹立在急峰險山上的沒有完工的長城。它像一條凶狠的長蛇,將我們死死圍困。
  而如今,我自由了。
  我知道我的身體正在逐漸地變輕,我聽到裡面骨骼張裂的聲音。我感覺到一雙雙手從土塊裡伸出,試圖拉住我不斷前行的腳步。
  “帶我們回去!”我聽見他們喊。“帶我們回家鄉去!”
  我開始倉皇地奔跑。猛然看見山頭的夕陽,一如我行將消逝的生命,惴惴不安地,跌落下去。
  萬水千山,我知道我要回去哪裡。
  貳
  昨夜是夢見他了吧?還是思念所成的幻象?為什麼我清清楚楚地記得,他就在我身旁?是夢吧。夢醒來卻又分散了,流落到各自陌生的天涯。
  推開門,依舊是空空落落的院子。出院門,是行人稀少的陌道。
  那些纏綿的風從黃昏吹到夜晚,漸漸劃出了色澤清冷的痕跡。我想起桃村萬豈樑的妻子,她北上千裡尋夫,只為送一件秋袍。我多想追隨而去,可家中有年老的雙親,幼弱的兒女,我又怎能將他們棄之不管?何況,他們的擔心也甚重啊。白日裡,只能強壓痛楚,細心持家,人前還要顯得歡愉。
  從長城回來的男丁太少了,更沒有人能毫髮無損地回來。斷足斷腳已是稀鬆平常,屍身運回也算是好的。次者還有空空的骨架,更多的卻只能從回來的人那裡聽到已經死去的事實。
  那麼你呢?我不敢想。只是悄悄地躲到別人家的屋簷下,希望能聽到你的絲毫。卻什麼都未能知曉。
  你說的歸期,遙遙在何方?
  我沒有帶走什麼,我也早已沒有了什麼。
  我只有記憶。
  兩旁的景物飛快地倒退至我的身後。我轉過身,那女子髮髻凌亂,素服破舊,她的臉和她的衣袍一樣慘白無色。只有雙眸依舊閃動著光芒。可是為什麼,她竟看得見我。
  “你從長城下而來?”
  我點頭。
  “可曾見過豈樑?桃村的萬豈樑?”她眸中的光芒異常灼烈。她大步靠近,試圖抓住我的衣袖。
  不!不!我驚惶後退。我會融化的。在這逼人的、火一般的氣息之中。
  “我不認識他。”我答道。我看見她眼裡的火迅速地消失不見,彷彿死灰一般。
  “也許他在山上砌城牆,而我只是運石之人。”我不忍。她千里尋夫至此,我又怎能傷她的心?
  火光閃現,她深深道了萬福,繼而向長城腳下奔去。
  我望著她匆匆離去的背影,倏地想起了家中殷殷盼念著的目光。我開始在深秋的夜裡奔跑,道上未乾的泥水卻未曾濺起。我知道我很輕,薄如蟬翼。這南北方交界之地騰起呼嘯的風,寒冷徹骨。它們輕易地穿過了我的身體。可我依舊在奔跑,我要在太陽重歸大地之前趕回去。
  叄
  開啟門,是送信人。
  我努力剋制住喜怨交加的內心。我必須平靜。
  面前的鯉魚微微張著嘴,我突然想起你別離時的千般話語,情不能制,跪倒在地。
  “這是你丈夫給你的。”送信人張開鯉魚的肚子。
  我驚喜地發現裡面藏著的一尺素書。
  捧著素書,我長久地顫慄。我不知道結果是什麼,但我知道我必須面對。
  深吸一口氣,鋪開素書。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你說。不要因為思念我就吃不下飯,要好好保重身體,我會永遠想念你。
  極喜而泣。
  我知道你來了。
  一夜的奔波,我並不知覺疲憊。晨星緩緩地落下去,東方已泛出絲絲的光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飛一般地跨過小溪、樹林,還有成片成片的稻田。我用我一切的一切去交換,只為了赴你的約。如今,我就將履行我的諾言。
  我看見送信人正往我家中走去,帶著我千辛萬苦藏在鯉魚中的素書。我極喜難言。那個我曾經日夜思念的人就要站在我面前了。
  可是,你會怪我麼?
  我聽見柴門開啟的聲音。你出來了。
  太陽的光芒在此刻射遍人間,我清清楚楚地看見金光刺過我的身體,洞穿了我的靈魂。我想我會化作青煙吧。
  感謝上蒼能讓我在死後跨越千山萬水,用靈魂的消逝來交換我們的約定。秦王暴戾又怎樣,他能拆散普天之下的家庭,但拆不散我們的信念。我知道,我勝了。
  散去的瞬間,你望向空中。
  我看見了,你如的笑靨。
  後記
  常常會有超越年齡的感慨,是那些連自己都始料不及的話語。我很難說在我寫《飲》之前有很偉大的想法,對於我這樣的年齡、這樣的水平來說,能演繹好一個故事就很滿足了。但我總是不僅僅滿足於“演繹一個故事”那麼純粹。
  《飲》其實是一首很悲傷、很無奈的哀歌。“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暗示的是一個悲劇,一個遠方之人是否尚在人間,生者無法、也不敢去想的悲劇。《飲》成形於漢朝,但訴說的是秦時期的故事。因為沒有仔細查閱過歷史,所以不敢肯定它是否有“借古喻今”的內在價值。不過業無關緊要,我真正想說的並不是這個問題。
  在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候,美國來的外教正在教室裡播放藍調、搖滾。

飲馬長城窟行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