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語文作文寫作六要素:美好言

作文是會考語文的重頭戲,分值較大,可發揮的空間也很大,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會考語文作文呢?把握好六要素,幫你寫出好作文。

會考語文作文寫作六要素:美好言

(五)美好言

語言是文章的載體,無論是文章的主題還是作者的情感,最終都要靠語言來完成表達。語言除了基本的要求準確、通順之外,其表現力和感染力也直接決定著文章的質量。語言是人類千百年來後天的造化,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掌握一門語言是需要大力氣的,而作文的語言更是經過錘鍊的精華,那就更需要我們努力去學習它掌握它。

就國中學生的記敘文語言而言,首先應做到準確、明瞭、通順,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達到生動、形象、感染力強。對於國三會考總複習的作文訓練,我們重點需要訓練的是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感染力。語言的表達是多角度的,詞語的組合也是極富變化的,你選擇的表達角度不同或者說你選擇的詞語組合不同其表達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如文言文《滿井遊記》,課下有一些對文句的註釋,其中有一句“山巒為睛雪所洗”的翻譯。課本上是這樣的:“山巒被融化的雪洗乾淨。”這的確是翻譯得很清楚,學生都能理解,可是,卻沒有一點美感。

如果我們要加強一下這句的節奏感應該是: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得乾乾淨淨。

如果我們要強調一下這句的意象美應該是:山巒被溫暖的陽光所融化的晶瑩雪水擦洗得清新動人。

這裡就是我們會考作文要追求的語言方向。一句話,要有美感。那麼,怎樣才能使你的語言具備一定的美感呢?

  下面就文章語言的美感提五點建議:

  1.讓你的語言有一種整齊的美。

在我們的視覺美感裡,有一種美就是通過整齊來表達的。中國古典建築裡的對稱性就是一種整齊,軍隊的閱兵也講究的是一種整齊,它會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達到一種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裡也如此,中國古典文章裡有一種駢文,也就是一種整齊的句式,雖然現在已經不講究這種整篇整篇的整齊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適當地用上一點,也會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

例如,有一位學生的作文裡有這樣一段話:“陽光依舊燦爛,它不會因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澤,天空依舊湛藍,突然想到,我不能這麼悲觀,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這段語言,它的確不失美感。但,當我們讀過之後總是會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麼呢?就是語言的一種均衡性、對稱性。前面的“陽光依舊燦爛,它不會因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澤”與後面的“天空依舊藍”很不對稱,總讓人覺得缺少一點,顯得很不整齊。

我們可以修改一下再讀:陽光依舊燦爛,它不會因為我的心情沮喪而失去光茫;天空依舊湛藍,它也不會因為我的情緒暗淡而去黯然神傷。突然想到,我不應該這麼悲觀,我要向前看。

這樣再讀,我們就可以感覺到這段文字均衡得多,節奏感也強了。也就是讓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對稱性。

  2.讓你的語言有一種錯落的美。

語言的錯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語言要儘量富於變化,長句、短句、駢句、散句交錯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較強的節奏感,令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搖曳多姿,極富美感。

我們來看一段本班學生的作文語言:走在炎熱的歸家之路上,你已經大汗淋漓。但你仍須揹著碩大的揹包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走著。你累、你熱、你煩躁……,但,突然,迎面吹來一陣涼風,你涼、你爽、你快樂……飄逸的風給你送來飄逸的快樂。

這段話雖然寫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過是放學回家,背上揹著一週來的一些衣物雜件,走在炎熱的歸家之路上。可是,讀起來卻是那樣的富於美感。它的美就在於它的語言的長短交錯,排列恰當,而在總體上又不失語言的均衡性,使語言的節奏感極強,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無窮。

有很多的時候,就整篇文章來看整齊與錯落是交叉的,就是整齊中錯落,錯落中有整齊,那才是一種更理想的表達效果。

  3.讓你的語言有一種情感的美

感情常常充溢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但是,要把我們心中那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來卻是要在語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學生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句話精煉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種情:友情是水,愛情是酒,親情是血。顯然,其中最珍貴、最濃厚的是親情,在我看來,親情是不單隻發生在親人之間,如果友情到了甘苦與共的境界便昇華為親情。

這段話也是很常規的,當然也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靜地告訴我們友情有時也可以與親情等同。讀者讀過之後,可能會頷首稱同,但,很難被感動。

如果我們換一種詞語選擇和語句組合方式,你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請看:

友情是水,愛情是酒,親情是血。這不知是誰用如此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種情。顯然,在人們看來,這其中最珍貴、最濃厚的一定是親情,“血濃於水”啊!然而,在我看來,這濃於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脈相承的親人間,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與共的境界又何嘗不也是一種血的流淌啊!

這樣一改後,我們再讀一讀,就不僅僅只是告訴你什麼,而是感染了你什麼,其抒情性與感染力就大大加強了。

  4.讓你的語言有一種意象的美

所謂意象,就是我們描寫時所選擇的物件,也指我們在運用比喻、比興時所選擇的喻體物件。我們知道,很多寫景的文章,總是選擇那些具有相當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寫,很自然地使語言產生美感。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的描寫物件很難從視覺上給人什麼美感,而這時還只是直白在敘寫就會顯得很淺露、平實,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們能換一個與之有某種相似之處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寫,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會產生一種意象的美,增加語言的美感。

  5.讓你的語言有一種深刻的美

語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個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沒有一個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語言的。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對身邊的人或事,對社會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聯絡你所學過的各科知識,給出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一個較為正確的評價。當然一般這都是在自己的平時訓練中進行的、積累的。

有很多老一輩的作家都是這方面的典範。如臺灣作家林清玄、劉墉、本土作家賈平凹等,他們都是從平常小事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物件。

當然,使語言美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多用美詞,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等等。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想著這些方法,在寫作中在適當的位置,自然地運用它們,一定會使我們作文的語言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