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的講話: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盲人作文

文/麗水老呂

國旗下的講話:有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盲人

在中國,曾經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古代的樂師一般都是由盲人擔任。這裡的樂是音樂的樂。

古代的盲人樂師稱作“瞽矇”,鼓是打鼓的鼓下面一個目。矇,是目字旁,邊上一個蒙古的蒙。瞽矇兩個字,都是眼睛失明的意思。據《周禮》記載,“瞽矇”的職責是掌九德六詩之歌。就是說這些盲人器樂演奏家,以演奏各種樂器為職,也擔負禮儀演出中的聲樂部分,並在琴瑟等樂器伴奏下,諷誦詩歌

歷中上著名的盲人樂師是戰國時晉國師曠,據說:當師曠彈琴時,馬兒會停止吃草,仰起頭側耳傾聽;覓食的兒會停止飛翔,翹首迷醉,丟失口中的食物。

其實師曠並非是天生的盲人。師曠覺得眼睛外視容易使精神耗散,為了使自己的音樂素養更上層樓,便用兩枚針將自己的雙眼刺瞎,結果果然成為中國的一代音樂宗師。

要回答“盲人為什麼對音樂的感受會特別的敏銳”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複雜,盲人的好處在於“淨”。心淨。這裡的淨是乾淨的淨。所謂眼不見為淨就是這個意思,又比如不見可欲,其心不亂,說得也是這個理。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和盲人交談。他們曾經在我面前非常詳盡地描述了他們所聽到的各種各樣常人無法聽到的聲音,比如,樹葉飄離枝頭的聲音,花兒在風中靜靜開放的聲音,天空中大雁飛過的聲音等等,描述得非常的具體,非常形象,描述得讓人砰然心動。是的,當一扇門關上的時候,一扇窗被徹底打開了。音樂之花就盛放了。

由此可以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大凡有成就之人,是必須用心專一,潛心研究之人,是必須讓自己在某些時候成為盲人的人。

我們很幸運,生活在這樣一個物質非常充足,諮訊非常豐富,慾望非常廣闊的時代,我們擁有無限的選擇權,我們可以無所顧忌地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我們又非常不幸,面對光怪陸離的世界,常常會讓我們迷失自己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麼,面對無限的機會卻無法用心去把握其中哪怕一個的機會。我們常常平庸,而這平庸,絕不是因為我們見識短淺的過錯,而是因為我們實在是過於見多識廣了。

我們的生活似乎總是那麼的不如人意,我們中的一些人總是有太多的怨言,抱怨學校蠶食了我們的雙休日、節假日,抱怨老師打擾了我們上課的昏睡百年,抱怨自己的成績沒有進步,抱怨自己的夢想是那樣的遙遠幾乎等同於空想,惟獨沒有用抱怨的時間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自問,我是否用心付出了,是否專心致志了,是否在該成為一個盲人的時候,偏偏偷窺太多了?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做一個盲人,我們做一個盲人不需要用兩枚針刺瞎自己的眼睛,我們只需要將投向遠方的目光專注到當下的實際行動上來,然後再用這些實際行動去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打拼。請記住,有行動,才有希望,路在腳下,腳下就是遠方,期待著大家的進步以及成功!謝謝。